APP下载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开发研究

2019-01-08王兆成

乡村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展园太湖园艺

王兆成 顾 宇

(扬州市职业大学旅游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园林园艺博览会是国家和地方重要的行业盛会。举办园博会不仅可以展示园林绿化设计的发展水平,促进国际国内的交流、传承与创新,引领行业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也是展示城市形象与地方文化的窗口,为地方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大型园博会的举办越来越规模化和综合化,展园数量增加、形式多样,从科学选址、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到会后利用更加需要科学谋划,才能为举办地留下融生态、园林、景观、文化、艺术、休闲和旅游于一体的园林精品[1]。2018年江苏省第十届园艺博览会和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从以往的园博会举办中汲取经验,博览众家所长,反思不足,拓宽思路,对于提升园博会的办展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园博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研究背景与设计

1.1 研究背景

江苏省第十届园艺博览会,将于2018年9月28日至10月28日在扬州市仪征枣林湾举办,主题为“特色江苏,美好生活”。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将于2021年4—10月在扬州市仪征枣林湾举办,主题为“绿色城市,健康生活”。

两大园林盛事齐聚扬州市,目前规划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努力建设融示范性、文化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区域郊野公园和大地景观,将园林园艺展览、生态休闲、健身漫步、非遗展示和公共艺术等融为一体,也为枣林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打造宁镇扬都市圈后花园、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奠定基础。

江苏省第九届园艺博览会于2016年4月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举办,以“水墨江南·园林生活”为主题,营造了“郊野博览公园、太湖山水田园、乡村生活家园”三大主题篇章,将唯美的太湖山水、古典的苏式园林、本真的江南农庄和深厚的古吴底蕴较好地呈现出来。苏州太湖园博会闭园后,强化了后续利用,在苏州园基础上提升改造为沐春园,完整保留了苏州园的主题园林“小筑春深”,开放以太湖水生态保护为主题的“飞鸟与鱼”展馆。增加生态体验、农事采摘体验、渔家生活体验、水上运动、露营拓展和空中观光等项目,构建休闲旅游区,为科学谋划“后园博时代”园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1.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江苏省第九届园博会——苏州太湖园博会为例,设计出江苏省第九届苏州太湖园博会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了问卷预调查,修改完善问卷的选项设置及语句表达,使问卷结构更科学合理、语句更简洁清晰易懂,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于2018年6—7月对有参观游览经历的当地居民及游客进行线上及线下正式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有效率为90%。

2 基于游客评价的苏州太湖园博会调研分析

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游客基本资料分析

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为1.00∶1.08,女性游客略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情况看,中年游客比例最高,占比53%,其次为青年游客30%;从文化程度上看,受访游客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2%,大专学历占31%;从收入水平看,受访游客整体收入水平较高,月收入水平在5 000元以上的占比35%,月收入为3 000~5 000元的游客占比49%,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下的游客占比16%。

2.2 游客满意度分析

如表1所示,74.5%的游客对苏州太湖园博会的评价是很好,24.1%的游客认为一般,1.4%的游客认为很差,表明第九届苏州太湖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总体比较成功。如表2所示,苏州太湖园博会总体布局合理、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完善、导引系统明确,展示了较高的园艺水平,值得游览。但同时25.5%的游客还不是很满意,表明第九届太湖园艺博览会规划与服务仍有提升空间。

就城市展园而言,游客认为好的展园具有展园创新设计、园艺创新设计、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特色、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特点;展园特色不明显、单纯花艺拼接、偏重静态展示、缺乏互动的展园缺乏吸引力,游客对此类城市展园评价不高。

总体评价很好一般比较差合计占比/%74.5 24.1 1.4 100游客数210 68 4 282

表2 苏州太湖园博会游客总体规划评价

2.3 基于游客评价的苏州太湖园博会存在的不足

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从游客反馈情况来看,苏州太湖园博会的不足之处占比由高到低集中反映在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园艺知识普及度不高、园博会主题体现不深入、后续利用不足、缺乏特色与创新、景区管理不到位、创新景点少以及文化内涵挖掘不够8个方面。

3 对扬州园博会的开发规划与会后利用的启发

3.1 以人为本,注重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园博会最终的服务对象终究是人,园博会要真正以人为本,注重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园博会要真正创造出大众喜爱的园林景观和园艺作品,亲身体验到园林园艺的魅力,感受到园博会所带来的快乐。园博会不能只满足于走马观花、看热闹,应增加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展区,如阳台花园、家庭花园、屋顶花园、垂直绿化、少年儿童花园、老年人花园和创意园区等;游客既可以观赏、购买园艺作品,又可以科普、学习和咨询园艺技术,也可为有创意兴趣的游客或者艺术家提供创意展区,进行创意植物摆设与造型,增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用性家庭园艺、插花艺术等方面的科普展览,为市民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和场所,满足人们对园林园艺爱好不断提高的需求,提高老百姓的参与积极性。以人为本原则还要着眼于长远,既要服务于展会期间,又要考虑会后有效利用,发挥省园会的最大效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在规划和设计之初就要综合考虑会后利用及转型

园博会的规划和设计要统筹规划、高瞻远瞩,尤其要根据地方实际,根据综合园林博览园的位置、特色、规模、游客量和前期发展目标等多方面因素,注重会后利用及转型定位,划分临时性展区和永久性展区,对园区各类绿地进行系统性分类,明确会后利用策略,拓展会后单一的主题公园利用模式,积极拓展公共休闲绿地、主题公园、城市新区绿地等模式[2],保证场地生态功能,提高场地使用率,使园博园的后续利用具有可操作性。园博会在会后既可成为游览观光地,也是周边居民的公共游憩场所,会后的开发要综合考虑游客出行需求和市民的日常使用需求,增强参与性与娱乐性,提供安全、多功能、自由的空间场所,相应增加公共休闲空间和娱乐空间、餐饮设施。注重会展与会后餐饮、会务、住宿、休闲等功能衔接,向区域会展基地、江苏非遗展示基地、园林园艺专业培训推广基地、宁扬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等转型升级。

3.3 深挖主题,提升科技内涵与特色,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

园博会要在主题上不断创新与持续性改进,建立不同城市地方微缩景观、展示城市传统文化成为园林展的惯例,随着举办次数的增加,传统文化展园将失去吸引力,江苏省园博会应深挖主题,提升科技内涵与特色,注重创新性与实践性,从单一的文化展示走向思想与信息的深入互惠,注重园林园艺新科技、园林园艺新材料、园林园艺新思想的展示与游客的互动交流,突出绿色、环保、惠民、共享的理念,展示海绵技术、智慧技术等新型生态园林技术[3],用互动参与、科普宣传等方式将园林与科技、园林与生活、园林与人文、园林与艺术有机联系与整合,实现文化为魂、科技引领、创意生活的特色园博会。

3.4 加强大景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园内外的综合交通规划,打造便捷快速的交通连接系统,确保游客的可出入性,展会期间可设置公交专线,做好高峰客流组织预案。充分考虑游客、儿童、老人、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需求,设置好相应的设施设备及服务。注重互联网VR实景展示、交互式展览设计、手机APP等技术手段应用,服务于园博会网络预定、园区导航、停车、餐饮等游客需求[4];仪征枣林湾地理位置优越,提前做好统筹规划,以省园博园为主,统筹周边景点和餐饮配套服务,整合周边生态旅游和运动休闲景区,在开园期间形成组合,为游客提供看点多、参与性强的旅游套餐,为枣林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打造宁镇杨都市圈后花园、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做好准备。

4 结语

园博会与城市发展、百姓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园博会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到会后利用不仅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会后利用,更要贴近百姓生活,使市民和游客充分享受到绿色美好生活,才能充分发挥园博会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展园太湖园艺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周菡菡 韦覃作品
基于地域文化条件下的城市展园景观设计
园艺系
园艺
海绵城市理念在展园施工中的应用
第十二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室外展园风貌控制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