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乡烘烤工艺执行与烤房节能减排研究

2019-01-08李川保

乡村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隆阳区烤房保山市

李川保 范 嵘

(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隆阳分公司,云南 保山 678017)

丙麻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东南部,与西邑乡、瓦渡乡、汉庄镇和昌宁县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丙麻乡总面积219.33 km2,有13个村委会(社区)种植烤烟,乡内最高海拔2 383 m,最低海拔1 050 m,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雨量850~1 290 mm。烤烟主要规划种植于海拔1 400~1 700 m的地区,历经发展,烤烟已成为丙麻乡人民脱贫致富、增收创业的第一产业,并巩固发展成为隆阳区最适宜烤烟生产的骨干区。

因种植历史悠久,以烟为主业,丙麻乡的调制设施和调制方法基本上经历了保山市烟草发展的整个过程,而烟农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对新推行的技术接受和执行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1 烤房数量与建设使用情况

1.1 建设时间和类型

自1988年开始试种烤烟以来,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乡烤房类型繁多,有最老的云曲88、明三暗五垄及小烤房,普遍存在于各个种烟村。随着调制设备的发展和应用,为满足烘烤需要,2006年对69座小烤房进行了热源内置功能性改造,2007年改造了248座,共改建317座。

按时间区分,2008年之前是各家各户的小烤房、节能立式炉等。2008年之后,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乡不再建设小烤房,转入卧式密集气流下降式烤房建设。截至2018年,共建设102群816座。2015年又陆续出现了果蔬烘干机,建成在用的有160座。

2008—2016年,丙麻乡卧式密集烤房共建816座,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1.2 建设管理

为切实改善调制环境,近年来烟叶工作站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引领示范,带领烟农把烟叶集中在大烤房调制,并对不再使用和年久失修的全部小烤房进行了核销,消除安全隐患。

对用于烟叶烘烤的160座果蔬烘干机加强管理,让果蔬烘干机成为烟叶调制设施的有益补充,缓解卧式密集烤房分布不均匀而烟农迫切需要的矛盾,改善烘烤资源的紧缺性。

图1 2008—2016年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乡卧式密集烤房建设数量

从2017年开始,对2011年前建成的烤房进行有计划的维修,其中2017年维修了40座,2018年维修了104座,同时,对地质灾害造成的4群58座危旧烤房进行核销。

2 烟叶调制工艺的延革

2.1 旧调制习惯的形成

2008年以来,隆阳区丙麻乡推广的是保山市烟草公司下发的三段式烘烤工艺。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指导和管理不到位,有多年种植和烘烤经验的烟农,借鉴小烤房的烤法,按照自己的烘烤习惯,不重视卧式密集烤房的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宣传与应用。

2.2 设施设备的使用

对于烤房建设时配置的控制系统、排湿系统,完全忽视了其作用,仅仅使用了循环风机排湿、水温探头看温度。未利用自动排湿系统,全凭自己的眼法和手感来固定进风量排湿,对于加热助燃的鼓风机却直接不安装、不使用。

2.3 混乱的关键节点

变黄温度和变黄时间可谓是百花齐放,升温时间和稳温时间各行其是,特别是干球35℃之前,超过一天一夜不排湿,把烟叶的捂黄时间浪费在此时间段,看到烟叶变黄了,才开始排湿,导致排湿时压力巨大,棕色化反应临界点排湿难保证,风险剧增,烤烂、烤糟现象时有发生,烘烤损失率大,稳定性差[1]。

2.4 新工艺的引入

2015年,丙麻烟叶工作站邀请云南省烘烤总监亲临授课,全面推行走六步闯三关烘烤工艺,明确设定了烟叶变黄、定色、干筋的干球温度点,灵活设置调控湿球温度点,“看着烟叶烤,撵着烟叶跑”,以烟叶变黄和失水干燥的状态为目标,追求色形同步,科学解决山地烟和田烟部位、品种间的差异,烤出工业企业需求的“黄、亮、软”烟叶,降低烟农烘烤风险。

因六步三关工艺时间节点少,温度间的跨度大,而各阶段的目标又十分明确,便于记忆,操作性强,在烘烤过程中通过观察烟叶的变黄和失水,清晰可见鲜烟叶的品质显现出来,失水干燥后又固定下来。事实证明,凡执行走六步闯三关烘烤工艺的烟叶,工艺见表1和图2,在烟叶的外观质量上,“黄、亮、软”特征明显,烘烤损失基本控制在5%以内。而传统凭经验烤的损失率无法估计。简单易操作的新工艺,打破了原来的经验主义,揭开了烟叶烘烤的神秘面纱,把水与火交融的艺术公开化,使老烟农省心,让新烟农有章可循,为全面降低烘烤损失、稳定烟农队伍、稳定种植基础打下了良好基础。

表1 走六步闯三关工艺

图2 走六步闯三关工艺曲线

3 节能减排与环境友好发展

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乡属于山区,本地不出产煤炭,煤炭外购成本高昂,加之近年来地貌恢复和植树护林形势严峻。烟叶烘烤对于燃料的需求大,新鲜烟叶8~10 kg才可烤出来1 kg干烟,对于近2 000 t的种烟乡,每年的燃料需求量巨大,可以说燃料成本已成为当地烤烟生产的重要支出。因此,能耗问题与行业发展、地方财税与烟农增收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为缓解这一窘局,密集烤房生物质燃烧机应运而生。生物质燃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成熟,简单可靠,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工厂化生产,近年来已经大量用于节能自动化烘烤中。而且燃烧充分污染少,可以实现智能化烘烤,把烘烤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用长时间值守在烤房旁边。

据烟叶烘烤试验,在相同的鲜烟产量下,同一规格烤房中,每炉按干烟500 kg测算,所需生物质颗粒燃料约为1 350元,煤炭约为980元,木柴约为810元,生物质燃料的成本比木柴高540元。但是,从工人的身体健康和长远发展来看,实行商品化烘烤,一个人可以管理10座以上烤房,按工人工资80元/天折算,每炉烤8 d,10座烤房的人工成本为8×80×10=6 400元,而商品化烘烤的人工成本为8×80×1=640元,与各户自己烘烤投劳相比可以节约5 760元。

4 结语

目前,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乡还没有形成高价值的产业,烟草仍然是丙麻乡当前乃至10年内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产业都无法替代烟草的脱贫致富功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已经改善了当地的沟渠、道路,提高了农民对实用新技术的认知和领悟,为实用新技术在大农业中的示范推广起到了引领作用,大幅度提高了烟农的生活质量,因此,总结和推广新工艺、加强节能减排是烤烟产业发展的最佳出路。首先,加强烘烤工艺推广。力争在2年内,丙麻乡100%执行六步三关烘烤工艺,采用良法烤好烟,稳定种烟效益,稳定种植规模,稳定品牌质量。其次,加强商品化烘烤推广。用商品化烘烤模式,真正实现降工、减本、增效,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加强田地流转。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促进规模化生产,但是大户的面积要适度,不可贪大求快,重点是稳定20 010 m2左右的种植专业户。然后,加强烤房设施设备的维修。功能齐全的设施设备,是确保顺利调制的基础,强化管护,明晰责、权、利,提高烤房的利用率。最后,统筹谋划烘烤工作。在烤房维修过程中,把商品化、生物质燃烧机、烘烤工艺等融合起来,促进实用科技的落地。

猜你喜欢

隆阳区烤房保山市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保山市隆阳区10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隆阳区总工会:牵头举办春季招聘会
保山市总工会:入户再遍访 查找问题补短板
不同能源类型烤房对烟叶品质、经济效益及能耗情况的影响
隆阳区档案馆、隆阳区文物管理所举办碑铭石刻拓片展
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烤房建设中的运用效果
云烟-12型四层密集烤房的烘烤性能及其烘烤效果
密集烤房群余热利用对烟叶烘烤成本及烘烤质量影响的研究
保山市:4年共招2801名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