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2019-01-08文凌云

农业经济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协同

◎文凌云

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业以及生态农业均具有充分的开发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强化三者之间的合作、联动,则能够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分散资源、提高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加快农村产业融合与产品、服务的供给创新,形成多层次、立体化一体式的生产与经营体系,这就有助于巩固互补、共进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新型的市场主体,从而夯实农村产业绿色、共享、长效发展的基础。而在当前农村正处在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调整供给比例的背景之下,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之间的并重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层面上的资源共享、合作运营,而是应当立足乡村发展的实际、依据各个产业自身的特性,依据当前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凸显特色化、差异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由此去实现农村各类产业的协同运营、共赢发展。

一、强化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运营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一)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优化农村产业规划,形成互补共进的发展格局。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业以及生态农业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够使农村各类优势资源有效突破地域间、行业间的限制,而实现共同聚合,成为可以共享利用的优质资源,进一步降低各类生产要素的运营成本,并形成本地资源的群聚效应,吸引持续性投资。而通过导入更具创新性的发展理念,能够对文化传承、旅游业改革以及生态农业推广的协同并进式发展进行了实践,有助于优化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协同发展,助推设施共建、效益共获、产业共进局面的形成与巩固,推动各类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产品供给创新,培育、壮大新型市场主体。一方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将得到有效增强,使农村产业的链条得到充分延伸,驱动二、三产业进行规模化与群聚化发展,催生出类型更为多样的全新业态,助推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设施的现代化、服务的规范化与精细化。促成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的稳步推进,提升民俗工艺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各类农产品的整体品质,逐步扩大了地域化、特色化经营的辐射力;另一方面,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也能够带动新型市场主体的崛起,围绕文化传承、旅游改革以及生态建设,出现一大批基础作用强、引领示范佳、服务能力强、效益联结好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融合性的市场主体,对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三)有助于构建联动立体化的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产业的绿色、共享发展。从具体的经营层面上来看,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能够显著增强县区、园区以及景区等经济区块之间的联动作用性,形成分工细化、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并推动跨区域的产业联盟的建立与完善。而在此基础之上,则会对绿色、共享的新型发展观进行充分实践与完善,通过资源共享、合作运营,农村各个产业之间能够共同打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安全系数高、清洁低能耗的农产品,强化各个产业之间的合作互助,共同进行产品与服务的设计研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营销渠道拓展等,由此去充分带动农村经济的创新、绿色、共享发展。

二、制约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联动发展的因素

(一)各个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偏低,整体合作结构比较松散。依赖重工业、轻视第三产业,曾长期主导着农村社会的基本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各类产业的结构调整、深度融合。对于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并重发展,则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方政府存在认知偏差,大多都是被短期利益所驱动而产生的跟风发展意识,缺乏对于本地各类自然、人文资源的深入了解与科学规划,仅仅通过宏观引导去促成多个产业之间的沟通、合作,缺少更为具体、合理的运营方案。这就容易导致各个行业之间,并未形成强有力的关联性与整合性,由此使分散化的粗放式经营仍旧占据了主导。而相对松散的运营体系,也严重削弱了多个产业并重发展的竞争合力,致使深层次、全方位的开发与合作仍处在初级阶段。

(二)同质化愈发明显、创新性不足,局限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随着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农村不少地方政府也意识到,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联动发展,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快了相关项目上马、资源整合配置的速率。而基于少投资、快生产、快收益的考量,大部分的农村地方政府都倾向于采用直接、单一的移植模式,并未因地制宜地进行特色化运营,导致出现了大量趋同、雷同的产品与服务。这种缺乏差异性、原创性、创新性的运营模式,由于难以给予受众新颖、别致的感官体验,无法释放充分的消费吸引力、驱动力,自然也让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收益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由此让大量资源出现闲置、废弃,致使投资与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

(三)市场定位相对模糊、缺乏特色性,受众影响力偏弱。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找准市场定位、突出特色化、提升产品与服务的综合品质,才能产生充分的消费驱动效用。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定位意识、一味强调投入与收益转化的最快获取,同时在对本地自然、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并未形成文化传承、旅游改革以及生态开发联动发展的良性格局,更多的依旧是不断投入特性相近、性价比并不突出的产品与服务,自然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市场影响力。

(四)各自为政、恶性竞争逐渐显现,共享、互利发展受限。在追求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发展意识的驱使之下,当前农村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生态农业产业之间,实际上仍然保持了之前相对孤立、分散的发展形态,所达成的发展共识,也因为缺少规范的管理机制而缺乏应有的执行力与约束力。在这一背景之下,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低价削价、以次充好、捆绑销售等不当竞争现象,由此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乡村旅游的全面革新以及生态农业的有序推广,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也破坏了三大产业共享合作、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的良性关系。

三、推动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同步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合作、共享的联动发展制度,引导各个行业进行全方位对接。应当立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全面解析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各自的行业属性,明确平等互惠、协同共进的原则,通过深入的调研、磋商以及改革,围绕人文传承、运营调整以及模式更新,展开循序渐进的合作开发,通过文化感染、旅游体验以及生态建设的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资源共用、成本共降、效益共升的联动发展制度。而在此基础之上,则应依据各个产业的突出特性、结合当前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进行产品、服务的同步创新,逐步探索、促进各个产业从部署、统筹、创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互通与融合,为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度改革创造积极条件。

(二)明确多元化的市场定位,同步推进文化创新、观光消费、生态保护。农村各类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找准市场定位、因地制宜地走特色化与多元化发展之路。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演变,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之间的并重发展,则应当精准定位目标市场、避免盲目跟进,持续探索领域细分、类别深耕以及定制经营,引导市场进行多元化发展。要突出产品、服务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使优秀民俗文化内涵、别致的旅游观光体验以及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保护开发形态,能够充分结合、彼此交融,形成具有区分度、辩识度、创新性的发展新业态,不断释放资源共享开发的潜力,推动农村产业的协调、交互、绿色发展。

(三)推行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的运营模式,驱动消费良性发展。减少、消除同质化竞争,是强化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的关键所在。因此,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应当明确差异化、多样化以及创新化的运营准则,充分突出民俗文化底蕴、乡村旅游品质以及生态农业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产品、服务的精细打造与定制式供应,并逐步构建起由不同价格区间、连片精品集聚以及优质高端类别等组成的品牌体系,营造出更为新颖、切实的消费体验环境,不断增强对于受众的消费吸引力,持续挖掘潜在市场、扩大辐射力与影响力,引导农村消费的良性发展。

(四)强化与周边行业的融合、互补,推动区域产业的协同一体化发展。要遵循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以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充分聚合乡村周边行业的优势资源,加强与餐饮、住宿、娱乐、康体等关联行业间的联结与对接。逐步形成相互促进、彼此助益的交互发展生态,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去创新生产与经营模式,不断降低各类成本投入、持续提高整体收益水平、强化多个产业之间的互信融合。探索、推广更具前瞻性的消费观念与方式,不断寻求与伴生产业间的深度合作、联合创新,持续推动开发模式、经营项目以及配套服务的更新升级,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互利、合作共赢的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协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