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2019-01-08黄振环刘红英

中国农业会计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仪器设备会计制度

黄振环 刘红英

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需要,构建科学、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2017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作出了新规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科研单位管理人员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创新工作方式、优化管理流程,以保证新制度的顺利实施。

一、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使用时间一年以上并能够在使用时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或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固定资产一般按照用途分为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等六大类。

固定资产是科研单位履行职能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保障,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随着国家对科研基础投入的逐年增加,固定资产数量逐年增多,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新要求,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日趋凸显,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重购轻管

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大部分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一些单位缺乏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管理松散,导致管理责任不清晰。一些单位重视资产购置预算、审批环节等前期工作,但忽视实物资产管理。科研单位年度绩效考评中,大多不会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内容,比较重视项目资金规模、成果和论文数量等;项目结题验收,也偏向于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有效等,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如何,仪器设备耗费支出如何,很少涉及。制度设计不科学,导致了实际工作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局面。设备申购部门只注重设备性能越高越好,不注重对设备的后续维修及保养,小故障不及时维修,导致核心部件损毁,给国有资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重采购,轻管理现象较为明显。

(二)科研仪器设备闲置浪费,利用率不高

随着科技的创新,一些科研院所对固定资产的需求不断增长,要求的设备参数也越来越高端,但随着项目组工作任务的完成,会出现部分仪器设备闲置。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共享制度,但是仍然存在着表面共享,实际仪器存在闲置的状态,且一个单位存在着各实验室拥有相同专业设备的情况,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固定资产折旧精细核算不到位

原科研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只是冲减非流动基金,而不计入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损耗费用在账面上无法真实的反应出来。政府会计制度下,计提折旧方式发生变化,由原来虚提折旧的方式改为实提折旧,计入成本费用,理论上解决了费用不实问题。但在新旧制度衔接转换阶段,折旧处理方式的变化,对于准确归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科研单位固定资产购建渠道,除基建和修购项目外,相当分是科研项目购买,由于管理不到位,很多没有及时登记,也就不能及时核算其折旧费用;即使已登记核算的固定资产,由于科研课题、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年度折旧周期中,既存在已有资产和年中新购资产并存的情况,又存在结题项目和在研项目交叉的情况,把不同种类资产设备折旧费用合理分摊科学匹配到数量庞大的不同科研课题和项目中,在日常的会计处理上,仅靠传统技术手段难以完成。

(四)资产处置程序复杂,可操作性性不强

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现行制度规定资产处置环节较为复杂。部分科研试验基地较为偏僻,当地暂无产权交易平台,或者很少,对于一些毫无回收价值的资产,处置单位还要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评估,并且要支付相应的评估费,大型仪器设备的回收、车辆处置等问题较为突出,官方指定的产权交易平台与地方车辆管理所等相关部门的手续较为繁琐,影响工作效率。

三、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出台的资产管理制度,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并将该制度纳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科学设立岗位职责,明确单位基建、财务、资产管理使用等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流程,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管理责任到人,将资产管理和费用损耗支出指标纳入单位、部门和个人年度绩效考评。资产管理实现流程化,科学设置资产申购、审批、采购、登记、使用等环节管理职责,实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责任到人”。

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应建立后续跟踪制度,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对于后续购买相关资产提供依据。资产的更新维护、购买应在现有资产存量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支出金额大的,须组织论证,决定是否再次购买仪器设备,避免出现资产重复,资源浪费。

(二)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事业单位应当对50万以上大型仪器设备或者具有专业特色的固定资产纳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改进固定资产调配机制。首先在单位内部部门之间交叉学科设备的共享公用;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在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实现共享,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弥补设备的日常维修(护)费;向社会开放,与当地中小学教育合作,纳入科普教育计划。共享制度实行预约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维护资产使用情况,实现共享共用,防止闲置浪费,提高使用效益。

(三)更新信息技术手段,规范折旧计提方式

科研单位应当对50万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仪器设备纳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改进固定资产调配机制。首先在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实现共享,加强交叉学科交流学习。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在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实现共享,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弥补设备的日常维修(护)费。向社会开放,与当地中小学教育合作,纳入科普教育计划。共享制度实行预约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维护资产使用情况,实现共享共用,防止闲置浪费,提高使用效益。

(四)简化资产处置程序

对资产处置事项,单位内部可成立资产验收及报废处置小组,由经办部门、监审部门、技术鉴定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对于已经达使用年限并且应淘汰报废的科研仪器设备,根据资产的金额大小,遵循重要性原则,实行阶梯式处理办法,及时做好实物处置工作。对于废旧车辆处置,国家可以出台规定,协商由供货商直接回收,并预计残值,直接冲抵购置预算,将报废和更新业务一同处理,车辆管理所将报废车辆的信息直接更新到新购置车辆系统中,这样既确保了国有资产不流失又节约了预算,提高了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仪器设备会计制度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科研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