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及交通安全管理探析

2019-01-07宋高峰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宋高峰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为运输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汽车安全问题,确保经济利益的前提条件在于能够有效的控制安全问题,如此才能推动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交通事故的出现90%与驾驶员自身因素有关,为致力于事故发生率不断降低就需要从这方面入手。

关键词 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较之前相比获得了大幅改善,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加,再加上道路交通业的发展,随之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且已经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公路交通灾害在城市交通事故中的危险性最大,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平均6-8万,且数据逐年增长。在各类因素中驾驶员是主要因素,因此为最大限度的确保交通安全,就需要深入研究驾驶员的各种人为因素,如心理、生理等[1]。

1 驾驶员不安全行为分析

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分两类,即有意、无意行为。有意行为主要故意犯不当行为,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是都具有“冒险”性;无意行为则指不当行为发生在驾驶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研究发现,大脑支配人的行为,为更好的研究这一行为,可以将人的大脑意识分为五个层次,当处于第三层次时的状态最佳,人此时比较正常、头脑清晰,适合开展活动,再加上此时性格比较沉稳、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具有严谨的态度,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突发事件[2]。

2 事故原因分析

2.1 驾驶行为带有攻击性

即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有意的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行为,损人而不利己,如夜间故意开远光灯、高速超车、随意变道等,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驾驶暴力,即在驾驶过程中所做的行为有意伤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加上道路交通不顺畅,其危害程度甚至高于酒驾,对道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经调查研究发现,这种带有攻击性的驾驶行为多发生在文化程度低、吸烟酗酒、有犯罪前科等年轻男性身上,另外在一些收入低、学历低的单身女性(35岁以下)身上也比较常见。究其原因,主要与个人性格和生活情感受到打击等有关。

2.2 事故倾向性

换言之为事故多发倾向,即一些人在本质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大,研究发现其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为有效预防事故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排除高危人群[3]。

2.3 驾驶员性格

在驾驶过程中脾气火爆的就比脾气平和的更容易出现一系列过激行为。人的性格主要分为三种,即内向型、外向型、标准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驾驶风险。如:内向型的驾驶员往往比较谨慎,会缓慢的行驶,但是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反应过来。而外向型驾驶员相反,驾驶动作、速度均非常快,标准型驾驶员则处于二者之间。因此,根据不同性格还可以将驾驶员分为草率型、敏捷型、慎重型与迟钝型四种,从名称中可以看出草率型、迟钝型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最大。与普通驾驶员相比,因交通而服刑的驾驶人员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率是前者的20倍。

2.4 疲劳驾驶

造成现代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疲劳驾驶,其中感知性疲劳高达52%。驾驶疲劳具体表现为驾驶员短时间内的安全驾驶能力迅速降到最低。而安全驾驶主要指驾驶员的驾驶能力满足最低要求,以此能够实现对交通事故的有效规避。造成疲劳驾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睡眠不足。按照规定要求,驾驶员在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驾驶时间长达10小时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不良交通事故,因此其睡眠时间需要超过7小时。另外,连续驾车也会造成疲劳驾驶[4]。

2.5 视觉因素

对于驾驶员而言,主要依赖视觉、听觉来获取交通信息,在评价驾驶员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其视力、听力和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名合格的驾驶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静视力,即裸眼或矫正视力高于0.7,且立体动态视觉、视野色觉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特别是在追尾事故中,驾驶员的立体视觉往往比较差。暗适应对于驾驶员夜间视觉功能的评价十分有帮助,若驾驶员的夜间视觉功能不佳,则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功能良好的。

其他因素:不能充分的应用小脑平衡,则诱发体感视觉等不协调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如药物、饮酒、身体状况、年龄等。

3 促进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的有效措施

3.1 制定严格的驾驶员准入制度

为保证驾驶员能够满足既定标准要求,即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和整体素质,就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致力于科学聘用管理模式的建立,站在多个角度认真考核驾驶员,有效评估其岗位且得到有效检验。

3.2 驾驶员驾驶档案的建立

在建立该档案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重点预防结合针对性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图像、文档等方式保存驾驶员的相关工作记录与材料,集中教育存在安全隐患的驾驶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致力于其不良心理动态与表现的消除,避免过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出现,能够立足于交通控制与安全 管理方案,督促驾驶员安全驾驶车辆[5]。

3.3 严格暴恐驾驶员入门关

由于存在事故倾向性標准,在考核驾驶员时就需要纳入相关标准的考核,初期在一些岗位确保不会发现这类驾驶员的身影,认真记录与了解驾驶员国王,慎重考虑是否录取那些性格激进、事故率较高的驾驶人员,这主要是因为驾驶经验的增加,随之既有可能增长这种负面情况,为此在录用时需要重点考核驾驶员是否与岗位香匹配。

综上所述,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很多,而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几乎将多门学科内容涵盖其中,如心理学、人机工效等,为最大限度的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出列需要深入的研究多方面的问题之外,还需要对道路环境、信息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在优化公路情况与设计车辆时需充分采用高新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张俊星.浅谈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时代汽车,2019(16):43-44.

[2]桂林涛.剖析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分析[J].时代汽车,2018(12):19-20.

[3]王军.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06):88-89.

[4]于爱国.浅谈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时代汽车,2017(12):31+33.

[5]张保国.浅谈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05):115-116.

猜你喜欢

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浅谈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新时期汽车驾驶员的基本素养及培养对策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