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明利从肝郁脾虚论治功能性风湿症的经验总结

2019-01-07孙蓬远高明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风湿病肝郁肝气

孙蓬远 高明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辽宁 沈阳 110032)

高明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年整理古籍文献、博览群书,长期从事中医风湿病的临床诊治,在临证过程中,对功能性风湿症根据脏腑相关理论辨证有其独到的见解,用药少而精。吾有幸学习于侧,现将高师有关从肝郁脾虚论治功能性风湿症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功能性风湿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是一组由焦虑/抑郁所引发的风湿样躯体症状的总称,躯体疼痛和感觉异常为其最常见表现,缺乏器质性改变,无法用解剖、生化或组织学解释。国外研究显示,平均65%的抑郁患者存在各类疼痛[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门诊在门诊半年时间内,功能性风湿病的患者占15.94%,患者数占同期门诊患者数第三位,仅少于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2]。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节复杂,心身疾病逐年增加。本病发病前常有致压力大、情绪低落的负性生活事件。临床表现常见躯体慢性疼痛、皮肤感觉异常(怕风怕凉、刺麻感和酸沉感等)、颈肩僵硬不适、口眼干、长期低热[3],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和身体危害。目前西医多应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苯二氮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并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和运动疗法,短期治疗症状不会彻底消失,停药后易复发;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较低。功能性风湿症又称功能性风湿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此类患者经常被误诊[3],目前已有医家探索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规律、疗效等方面[4-7],提示中医药治疗该病远期疗效显著,患者接受度较高,是中医药发挥优势之处,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现根据高师在应用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经验,从中医学肝郁脾虚理论探索功能性风湿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

1 肝郁脾虚致痹的理论基础

早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就有“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基础”的论述,肯定了情志(喜怒)在疾病发生中的意义。《灵枢•贼风》有云“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此为情志致痹的先河论述。明•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进一步指出“痹者,气闭塞不通流也……周身掣痛麻者,谓之周痹,乃肝气不行也。”《杂病广要•身体类 痹》指出“抑郁成痹 有一种别无外感,亦无内伤,只因情志抑郁而成痹者……”《临证指南医案•卷六 郁》指出“七情之郁居多,如思伤脾,怒伤肝之类是也……”高师认为,肢体关节疼痛虽与邪气痹阻关节经络有关,但情志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功能性风湿病因其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临床多伴有情绪抑郁、心烦不寐、纳食不馨、腹胀乏力等症状,辨证属肝郁脾虚。

2 肝郁脾虚的病理机制

情志因素通过影响脏腑气机、气血阴阳,使人形体亏虚、易感外邪从而出现不同的痹证表现。虽然功能性风湿症的确切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但从其临床表现和诱发因素来看,中医辨证当以肝郁脾虚为主多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脾两脏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作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在五行属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体合筋。《素问•宣明五气论》 说:“肝主筋”,《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素问•五胜生成》说:“诸筋者,皆属于节。”中医学理论的“筋”,概指与关节相连的肌肉、韧带、肌膜等,并与肝的关系密切。脾司运化,为气血之源,在五行属土,在体合肉、主四肢。《素问•痿论》有云“脾主身之肌肉”,《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脏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四肢肌肉,则肢体得以充养。

肝脾为子母之脏,《素问• 宝命全角论》云“土得木而达”,脾脏需依赖肝之疏泄才能运化有度;“脾土营木”,肝脏依赖脾生化气血才能刚柔相济。《丹溪心法•六郁》有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若长期忧思怫郁、情态不遂、喜怒不解,肝气抑郁,疏泄失常,气机郁滞,则脾胃之气也因而呆滞,生化不足;脾失健运,肝血失荣,肝气横逆,更克脾土。肝气机郁滞,木郁土壅,《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曰“脾病,体质量即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其肢体疼痛每随情志郁怒而加重,故功能性风湿症的发生与肝脾两脏有密切关系,肝郁脾虚是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3 从肝郁脾虚论治功能性风湿病的临证思路

高师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长期临证经验,认为功能性风湿症的躯体慢性疼痛、皮肤感觉异常(怕风怕凉、刺麻感和酸沉感等)、颈肩僵硬不适、口眼干、长期低热等症状多以肝郁脾虚为病机,其症状的加重又与精神因素或失眠密切相关。气机以气的升降出入为其基本运动形式,生命特征通过气的升降出入体现。《素问•经脉别论》曰“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可见筋有赖于肝气的推动、散布精微,才得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气机运动正常,人体生理活动才能正常,而异常的情志刺激可以扰乱脏腑正常的气机运动,从而加重功能性风湿症的发展变化。《医学传灯•痛风》中说“遍身疼痛,昼轻夜甚,痛期筋骨……,古代诸书,皆以风湿为言,害人不浅,改正其非,讲明其理,所制逍遥散一方,每发病者连服,屡试屡验者也,识者珍焉”。高师以“逍遥散”为法,结合临证经验,辨证施治。“逍遥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甘草组成,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云其“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实验室研究显示逍遥散可发挥不同程度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8-12],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对肢体疼痛有显著疗效[4,13-15]。

高师认为,躯体疼痛辨证有虚实之分。虚者,气血阴阳不足,筋脉肢体失养,不荣则痛;实者,六淫、七情为患,壅塞经络,不通则痛。临床功能性风湿症以虚实夹杂之证居多,需辨别肝郁、脾虚以何者为重。对于功能性风湿症表现的恶风畏寒,其基本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脾虚邪侵,故不可过用温经散寒之品,以耗伤正气,否则必致脾虚益甚,肝气愈刚,病深不解;治当以调畅肝木、补脾调中为要,且重在健中扶土以御肝木,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肝为刚脏,职司疏泄,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疏肝应以调气为主,和血为辅,体用兼顾。逍遥散中柴胡苦平,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调达;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其辛散之性助肝气调达;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使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郁遏之肝气、清肝经之郁热;生姜和中达郁。上述药物可使肝郁得疏、脾弱得复,肝脾同调。高师在临证时灵活化裁,疗效显著。若肝郁则气机不畅而内生郁火,火扰于心,由此导致失眠心烦、口眼干,则加莲子、栀子、淡豆豉、酸枣仁、麦冬、五味子、五倍子等;肝郁横犯脾土,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血少不能养神,而见头晕、乏力者,加黄芪、升麻、党参等;脾失健运,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出现中脘痞满、食少腹胀,加陈皮、枳实、厚朴、紫苏等;脾失健运,营气虚见麻木不仁者,可加黄芪、桂枝、地黄、川芎等;肝失疏泄,经气郁滞,情志不畅、两胁作痛、乳房胀痛明显者,加郁金、佛手、黄芩、川楝子等;气滞湿阻,见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溏结不调者,可加厚朴、陈皮、木香、苦参等。

4 强调心理调护

功能性风湿症发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情志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志因素通过影响脏腑气机、气血阴阳,使人形体亏虚、易感外邪从而出现不同的痹病表现。临床医师在临证中虽认识到情志因素的作用,但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治疗。《中藏经》曰“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最为良矣”。鉴于情志因素对痹证的影响,临床中应重视并加强对功能性风湿症患者的情志教育与调护,以及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及疏导,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功能性风湿症的治疗效果及其转归预后。

5 病案举隅

某女,57岁,因“周身酸痛、恶风寒伴失眠半年”为主诉来诊。患者半年前出现周身关节、肌肉酸痛,疼痛每逢情绪不佳时加重,恶风寒,焦虑失眠,纳食不馨,上述症状每遇情绪激动周身酸痛加重。于多家医院就诊,曾口服多种非甾体抗炎药及镇痛药,疗效不佳。也曾连续口服大活络丹、尪痹片等中成药,证候改善不明显。来诊时无口干眼干、腮腺肿大,无口腔溃疡、面部红斑,无脱屑样皮疹、腊肠指/趾、眼炎,无发热,无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近期无消瘦。查体发现患者面色颦蹙,关节肌肉处无压痛,舌质淡,苔白腻,脉弦。辅助检查提示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免疫球蛋白、血沉、肿瘤标志物筛查无明显异常,关节超声未见滑膜增厚及骨破坏。追问患者病史,发现7个月前家人去世,持续情绪不佳。查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诊断:痹证(肝郁脾虚),功能性风湿症。处方:柴胡10 g、黄芩15 g、当归15 g、白芍10 g、白术15 g、茯苓15 g、生姜5片、甘草10 g、陈皮15 g、酸枣仁15 g、郁金10 g、桂枝10 g、远志10 g。7剂。嘱患者调畅情志、适当运动。二诊:药后身痛、失眠、纳差改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继前方去茯苓,加防风15 g、黄芪20 g、栀子10 g。7剂。三诊:身痛、恶风寒、纳差明显减轻,焦虑减轻,夜眠时间延长。上方继服14剂巩固疗效。3个月后上述症状未有加重。嘱患者平素参加娱乐活动,避免不良情绪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风湿病肝郁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