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班钢琴课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

2019-01-06费瑞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钢琴个性化教学活动

● 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任务: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文件突出了艺术教育的普及、艺术教育师资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深入艺术类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要求和方向。钢琴教育作为艺术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等钢琴教育也成为很多高校美育的重要手段,但在高等钢琴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 钢琴课程特点及目前问题

钢琴教育是一种通过学习钢琴音乐而获取各种能力的过程,来丰富学习者音乐文化素养并培养育人的活动。[1]钢琴课程(以下简称“课程”)作为高校钢琴教育主要载体形式,是以钢琴为主要教学工具,围绕学习钢琴所需的情感、知识能力及文化素养而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习者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等目的。目前,随着幼儿教育、中小学和培训机构对钢琴师资需求的增大,高校加大了钢琴课程的开设量,但课程开设的普及诱发师资紧缺、教学实训室不足等现象,导致课程由传统的个别化教学与小组(3~4人)学习方式向大班教学方式转变,从而造成课程实践时学生个性化学习环境的硬性改变,这将很难为学生提供高度参与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因此,在大班教学环境下,构建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的学习环境及活动是本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向。

● 混合式学习支持课程个性化学习的理论探讨

国内外学者从混合式学习实施方式或作用意义角度阐述了不同的认识,本研究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以互联网、移动技术和传统面对面教学环境为基础,搭建不同(程度)融合的交互信息通道,支持并培养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钢琴课程在实践教学时需要独立的试听练个别化空间,对个性化学习体验提出很高要求,而随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对多、一对一以及多对一等信息交互通道日益成熟,混合式学习环境具备了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及指导的技术条件。因此,混合式学习环境为支持大班课程教学的个性化学习及指导打开了思路。

● 问题症结分析及解决方案

目前,高校大班钢琴课程以集体教学形式替代个别教学形式,出现了教学个性化指导不足、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参与性弱和教学评价不准确三个主要问题。本研究从课堂教学问题症结出发,以个性化教学指导特点为依托,试图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实现信息联结,构建混合式学习一般环境(如上页图),在满足大班环境下个性化学习发生的同时,发挥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

1.信息联结促使个性化指导发生

钢琴教学原本属于个别(化)教学[2],个别教学形式微观上不仅给予学生练琴所必需的一个独立视听练空间环境,而且方便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弹奏效果从而提供实时指导,宏观上教师可以再结合学生阶段性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特征,针对性安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现实中,集体教学时为了保证學生练琴独立的视听练空间环境并不打扰其他同学练习,学生需戴上耳机而禁锢在自己的封闭视听练空间,这就导致弹奏练习任务发布后,教师不易感知学生弹奏正确与否,也无法提供相应指导,致使个性化指导发生率较低。为此,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联结师生、生生钢琴弹奏信息,解除视听练空间封闭性,使得教师及同伴端口可以轻易获取学生演奏效果信息,为小组学习及同伴学习提供硬性条件,并保证在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提高个性化指导发生率和有效性。音乐电子钢琴管理控制系统信息处理功能可支持相关的教学(互动)功能,如下表所示。

音乐钢琴管理控制系统开发定位于大班钢琴教学环境,满足以封闭教学空间、信息流向控制等系统(教学)功能为依据开展趋近个性化教学、形成性评价等教学活动,在保证大班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了课堂教学面对面教学时师生感情交流和理论知识传授。

2.手机移动平台支持理论性知识学习

音乐理论性知识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练习弹奏技能效率。对大班授课情况而言,个别(化)教学采用的师生“提问—回答”、眼神交流等个性化互动方式提高或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不适用于大班集体化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可利用手机支持开放移动学习平台讨论、投票等功能,设计并开展嵌入教学关键问题的相关活动,加强学生课程参与感,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3.评价信息收集量大造成评价有效性不强

钢琴课程评价一般包含课上评价和课后评价两部分内容:课上评价可以通过现场展示和“提问—回答”方式获得学生学习信息,从而实时改进教学策略及内容;课后评价是教师为学生课后练习的弹奏(还课)视频或者上交的乐曲分析文打分完成总结性评价。而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现场展示与问答形式仅能获取部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不利于实时改进教学策略和内容,此外,课后作业的收缴(还课)、批改均成为一项耗时耗力的任务。而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如超星学习通,课上能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为给予实时评价并决定下一步教学策略与内容提供依据,课后作业(还课)视频可以直接上传到讨论题中,满足教师评价需要与其他学生查看学习需要。

● 结束语

音乐钢琴管理控制系统、学习通为解决大班钢琴课程授课出现的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但各种功能的自然堆砌不可能构成积极的、整体的支持性力量[3],唯有在遵循一定学习规律条件下,将信息技术工具有机应用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真正展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优势。本研究后续将在混合式教学理念指导下,探讨学习通支持下的线上教学活动如何整合到音管系统为教学设施的教学活动中,切实解决集体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娟.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戴毅杰.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05):72-73.

[3]严大虎,费瑞伟,陈露遥.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1):79-85.

作者简介:费瑞伟,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教学交互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实践及推广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号:2018SJSZ272)。

猜你喜欢

钢琴个性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纸钢琴
钢琴
同桌宝贝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