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奶牛产前截瘫症的治疗

2019-01-06宋志刚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患牛肌注黄体酮

宋志刚

(甘肃省临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临夏 731100)

奶牛的产前截瘫也叫产前瘫痪或低血钙血症,中医称为胎风,其症状与产后瘫痪基本相似,是由于饲料中钙、磷等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导致妊娠中、后期腹中胎儿生长吸收母牛自身的营养物质,使母牛血中钙、磷浓度急剧下降引起的运动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常见于3~5胎怀孕中、后期的怀孕母牛和年老、衰弱、营养不均衡的怀孕母牛,其他动物也可发生。

此病的主要特点是多发于妊娠中、后期的怀孕母牛,患牛病初不能久站,交替踏步,最后发展到全身无力、卧地不起,口无烂苹果味、不昏睡,有强烈的站立意识。该病应采取“准”、“快”、“补”的治疗措施,预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引发并发症后预后不佳。

1 病例介绍及临床检查

1.1 畜主主诉

一农户2019年饲养的黑白花奶牛约6.5岁,第4胎,预产期为2月17日,2月6日农户自己给奶牛肌注黄体酮1次,于2019年2月10日傍晚奶牛卧地不起,此牛患病的前1周左右发现站立不持久,交替踏步,胎动明显,其他无变化。

1.2 临床检查

笔者于发病后次日早晨前往诊治患牛,经临床检查,患牛精神良好,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心律不齐,46次/min,体温38.6 ℃,呼吸22次/min,不能站立,伏卧,口无烂苹果味、肌肉震颤,有强烈的站立意识,观察腹部有明显的胎动。

2 诊断和治疗

通过病牛的临床检查、卧地姿势、口无烂苹果味、妊娠后期和畜主的主诉等基本特征可确诊为奶牛的产前截瘫症;进一步确诊也可通过化验血中钙、磷浓度下降等做出诊断。

2.1 西医疗法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准”、“快”、“补”的原则(“准”是准确诊断;“快”是及早治疗;“补”是补充钙、磷等营养物质)进行强心、补钙、补液和对症治疗。静脉注射前为防止流产,肌注黄体酮50 mg 1 mL×6支,之后按序静脉注射复方氨基酸1 000 mL→25%葡萄糖500 mL→0.9%氯化钠250 mL加入15%磷酸二氢钠250 mL→25%葡萄糖500 mL→10%葡萄糖500 mL加入维生素C 7 g,10%安钠咖15 mL→10%葡萄糖酸钙300~500 mL→若有感染加入抗生素,消化不良肌注消食开胃等药物;静脉注射后肌注维生素D2胶性钙25 000单位20 mL,每日1次,隔日口服液体钙300~500 mL,静脉注射和肌注配合治疗,并灌服中药,每日1剂,于治疗第2天下午患牛病情好转,精神良好,食欲正常,站立意识强烈;第3天病牛能勉强站立,听诊瘤胃蠕动音增强,但不持久;第4天能站立,为加强疗效,继续治疗3~4 d直到好转。

2.2 中医配合疗法

静脉注射的同时灌服加减补中益气散,以补气、安胎、消化为主的原则。黄芪35 g,党参35 g,砂仁35 g,杜仲35 g,白术30 g,陈皮30 g,柴胡30 g,麦芽30 g,神曲30 g,山楂30 g,大枣30 g,甘草25 g,粉碎加开水适量,等温后灌服;食欲良好者取麦芽、山楂、神曲;产后取安胎的药物砂仁、杜仲,加入活血化瘀、止痛等药物。

3 小结与体会

此病的治疗应“准”、“快”、“补”为主,及时补充怀孕母畜所需的钙、磷、糖等营养物质,保证腹中胎儿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并配合中医加减补中益气散效果更佳;对怀孕前、中、后期的母牛应适当运动,有助于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胎儿的生长和产出;平时应加强怀孕母畜的饲养管理,注意饲料营养的均衡性,并适当添加钙、磷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防此病的发生;已发病的患牛多垫柔软干草,以防发生褥疮,导致全身感染预后不良。

猜你喜欢

患牛肌注黄体酮
牛瘤胃积食诊断及综合防治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与疥螨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试论肉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控
肌注有机磷农药致急性重度中毒2例
刍议牛腹泻的病因及防治举措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