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鸦片战争后中英茶叶贸易探析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饮品茶文化

索 亮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辽阳 111003)

我国是最早孕育茶文化的国家,在唐朝时期,我国的茶文化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茶叶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汉朝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茶叶贸易越来越频繁与成熟。茶叶作为一种出口商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在明朝时期,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一方面,海港区海盗猖獗,威胁我国边境安全;另一方面,我国“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施,这些都促成了我国闭关锁国政策的颁布与执行。茶叶贸易由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萧条的状态,直至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与英国进行不平等的茶叶贸易,而英国不仅将中国的茶叶带到自己国家,也将中国的茶叶带到其他国家,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它的确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推动。探究鸦片战争后中英的茶叶贸易,不仅仅是探讨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应该涉及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1 鸦片战争前中英茶叶贸易的状况

1.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茶叶经济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在当时相对成熟与完善。清朝时期,茶叶在国外大受欢迎,从而促进了茶叶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当时,很多地区为了满足更多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而专门开设多处茶厂,并雇佣了大量新生劳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茶叶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就业,对当时仍处于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清朝来说是一项小小的进步。在公元1851到公元1861年间,福建省内大部分的小县城都拥有超过百家的制茶厂,雇佣了数千名工人。除了福建以外,我国四川、江西、云南等地的茶叶经济也有着蓬勃的发展势头。从中英茶叶贸易的数据上看,在1775年到1779年间,我国出口英国的茶叶数量约为1695.6吨,而到1833年的时候,我国出口英国的茶叶数量已经达到11792吨了。这从侧面反映了清朝时期我国茶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商业化,严重膨胀的茶叶贸易也为后续的鸦片战争埋下伏笔。

1.2 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对英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被外国誉为“天朝圣国”,包括英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对中国有着一定的崇拜和仰慕之情。在1658年的伦敦,皇家交易所旁边开设的一家咖啡厅开始售卖中国茶,并在广告宣传册里写到:“一种被中国医学家交口称道的饮品,他国称之为TAY,别名叫TEA”。这是可以追溯的中国茶叶最早在英国进行售卖的一条记录。那个时候,中国茶被奉为非常名贵的茶叶品种,只有英国皇室才配享用。在英国,伦敦东印度公司拥有对中国茶叶最大的经销权。众所周知,英国有下午茶的习俗,因此,从1840年开始,随着英国的饮茶之风从皇室蔓延到上层,中国茶在英国上层社会流行度也越来越高。在1846年的时候,我国出口的茶叶已经到达56500磅,中国茶叶占据英国进口中茶叶数量的百分之九十及以上。在欧洲地区,英国不仅是茶叶消费的头号大国,也是茶叶转口的头号大国,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茶叶皆源于英国的出口。由此看来,中国茶叶不仅满足了英国消费者的需求,也促进了英国茶叶经济的发展。

2 鸦片战争后中英茶叶贸易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鸦片战争后中英茶叶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英茶叶贸易成为一种严重不对等的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总的说来仍然是弊大于利的。首先,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鸦片的大量入侵使得我国的白银大量流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朝政府开始采取以货易货的政策。就是说,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只接受“物物交换”的贸易模式,禁止使用货币和白银。由于外国人对中国茶叶非常青睐,茶叶在国外的畅销形势看好,所以清朝政府决定将茶叶作为主要的“物物交换”的货物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个政策颁布之后,本来处于顺差严重的茶叶贸易其顺差状态更加严重,茶叶生产又再一次被刺激,茶叶经济再一次迎来发展的小高峰。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政府自视甚高,将茶叶的对外贸易视为是对西方人的怜悯,是展现中国博大情怀的一种方式。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成为一种抵制白银外流的被动策略。一定程度上,中国茶叶作为“以货易货”的主要货品缓解了白银大量外流的局势,从而减轻了中国的经济损失。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茶叶贸易改变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使得中国茶叶拥有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从而促进了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中国茶叶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经济领域,经济生活影响文化生活,中国茶叶在走进国外人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开辟了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发展之路。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茶叶不断流向英国,我国的茶艺、茶道以及采茶舞蹈等茶文化内容,也流往国外并受到国外居民的热烈欢迎。

2.2 鸦片战争后中英茶叶贸易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位于广州。在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被迫成为新的贸易港口并逐渐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在大量的中国茶叶被运输到英国并成为活跃在英国市场的商品之后,英国本土的经济生活也随着中国茶叶的涌入而发生着较为明显的变化,大致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中国茶叶进入到英国市场之后,与英国本土其他饮品诸如咖啡、酒、花果茶等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由于中国茶叶属于外来品,且曾经只有皇室才有机会饮用,所以一旦中国茶叶在英国逐渐市场化,英国人购买中国茶叶的热情就远远高于其他饮品。再加之在不对等的中英茶叶贸易中,英国占据着有利的地位,因此,进口中国茶叶的成本相对较小,其在英国市场上的价格也比其他饮品偏低,这样就照顾到了在英国购买能力低下的消费者的利益,从而更加受到英国广大消费群体的欢迎。这样在英国,购买力一定的情况下,茶叶作为消费饮品的竞争者之一,其竞争优势远远高于咖啡、花酒等饮品,从而使得英国本土生产的咖啡和酒类饮品的市场规模被迫缩小,改变了英国饮品消费的经济格局。第二,鸦片战争之后,中英的茶叶贸易带动了中英的陶瓷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英国陶瓷业的发展。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生活情趣的国家,这一点从英国人的下午茶习惯就可以看出。在中国的陶瓷工艺品和技术传入英国之后,一股强烈的“陶瓷风”在英国掀起,无论是皇室还是平民,大家都开始投身于“陶瓷情调”中。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茶叶在英国的流行,一系列的茶具成为英国当下新的流行商品,这是英国陶瓷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国人讲究情调,因此他们在品茶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茶具的艺术性,中国的陶瓷艺术给英国茶具的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除此之外,同其他器具相比,陶瓷更加耐热、耐磨、光感度更好,而且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因此,陶瓷业在英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茶叶贸易不仅为英国送去了茶文化,也促进了英国陶瓷业的迅猛发展。第三,改变了英国的茶税制度。鸦片战争之前,由于中国茶叶长期处于顺差的状态,英国政府针对于中国进口的茶叶征收同比其他商品更高的税率。在鸦片战争之后,面对其他欧洲国家的茶叶竞争,英国率先通过了《交换法案》,主动降低对茶叶进口的税率,从而巩固了自身在中国同欧洲国家茶叶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3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茶叶贸易给现代贸易的启示

3.1 开拓满足不同国家文化的茶叶产品

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茶叶贸易中,中国茶叶在英国的畅销的确给英国的经济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在这段贸易关系中,英国从中国得到的收获远远大于我国从英国得到的收获。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于我国是被迫进行的这种茶叶贸易,且属于非常不对等的茶叶贸易,如果在中英茶叶贸易中我国占据主导地位,那么情况就截然不同。这就启示我们,在现代贸易中,我国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开拓不同的茶叶产品,从而摆脱贸易被动局面。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茶叶消费习惯,我国茶叶企业在追求自身茶叶品质的同时,也可以花一定的功夫对不同国家的茶文化进行研究,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展现本国的诚意,树立自身的茶叶品牌文化。

3.2 开拓茶叶产业链

在现代贸易中,商品贸易已不仅仅局限于商品本身了。茶叶作为我国现代贸易的热销商品,其可以被延展的空间是很大的,比如茶具、茶道艺术、茶文化旅游、茶画展览等等。当茶叶的对外贸易形成一种产业链之后,处于产业链上的各个要素之间又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相帮助的关系,这是现代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在鸦片战争之后,中英茶叶贸易带动中英陶瓷贸易的发展就足以说明产业链的形成在贸易中的巨大好处。因而可以认为,开拓茶叶产业链也是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茶叶贸易带给现代贸易的重要启示。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饮品茶文化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THE DRUG WAR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天热了饮品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