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痘的防治

2019-01-06孟迎霞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痘病毒金丝雀病灶

孟迎霞

(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陇西748100)

禽痘是一种各龄鸡都能感染的比较缓慢的病毒性传染病。分干型和湿型两种,干型的特征是产生皮肤病变,湿型的特征是喉部产生纤维素性坏死性病变。病毒一般存在于有病组织的上皮细胞内。本病对雏禽和中雏的危害性较大,死亡率为5%~10%。成年鸡亦有发生,死亡率虽较低,但可使产蛋减少或停产。

1 病原

该病病原是禽痘病毒,此病毒在皮肤和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中生长繁殖。有3 种密切相关的病毒或毒株引起的疾病,即鸡痘、鸽痘和金丝雀痘。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免疫力。在皮肤结痂中的鸡痘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存活3~4年)。

2 流行病学

各种家禽绝大部分都能感染,尤以鸡和火鸡最易感染,鸡痘能感染雉、鹌鹑和鸭。鸽痘能感染鸽、鸡、火鸡、鸭和鹅。金丝雀痘能够感染金丝雀、鸡、麻雀以及其他鸟类。鸡痘是世界性的,养禽地区都见流行。

本病可通过空气、蚊虫或感染的痴皮传播。病毒穿过皮肤的伤口进入血流,随之就发生鸡痘的皮肤病灶。蚊虫叮吮患鸡痘的病禽血液后,就成为传染媒介。

3 症状

典型症状有头、腿、泄殖腔和无羽毛皮肤上出现突起的疣状病灶,病禽生长停滞,开始时是小病灶,逐渐融成一个大的病灶。单纯皮肤型痘疹,症状轻微,如病变范围扩大,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佳、体温升高、产蛋停止或减产。病程15~40 天。

白喉型(粘膜型):在口腔、咽喉粘膜发生痘疹。初期有黄白色圆形、稍突起的斑点,逐渐扩展成白喉样假膜。脱落或剥离后,则遗留下稍下陷的溃疡,有假膜时病禽张口呼吸,常摇头或短咳,发出异常声音,最后因窒息而死亡。

病变侵害鼻咽部时,则泪管和下眼窝发炎,在鼻腔中蓄积有粘液脓性淡黄色分泌物,呈干酪样物。侵害眼睛时,初期呈现卡他性结膜炎,进而有大量粘液性分泌物或纤维性的渗出液,翻开眼睛,可见到干燥白色块状物,类白喉性假膜。

混合型:在鸡冠、肉髯和皮肤上出现痘疹的同时,禽可在口腔、咽喉发生白喉样假膜。

4 诊断

禽皮肤型痘有特征性,诊断并不困难。口腔和鼻腔有病变时则诊断较难。为了正确诊断,须做实验感染鸡和感染鸡胚检查。

5 治疗

5.1 目前禽痘没有治疗特效药,一般采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症状和防止痘疹破溃感染而发生其他合并症。可用3%紫药水涂于患处,白喉型的可用镊子剥离后涂碘甘油(即碘酊1 份、甘油3 份)。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加些青饲料和补给维生素等。此外,以等量的硼砂和硫黄,加少许冰片配成散剂,或用冰片散、喉风散和醋酸可的松软膏涂擦口腔。病禽眼部发生肿胀时,可将眼内的干酪样物挤出,然后用2%硼酸溶液冲洗,再滴入5%的蛋白银溶液。剥离的痘痂、假膜或干酪样分泌物应集中销毁,以防病毒的扩散。

5.2 除局部治疗外,每千克饲料加土霉素2g,连用5~7 天,防止继发感染。

5.3 水杨酸制剂可以抑制禽痘病毒在细胞内的合成,尤以乙酰水杨酸钠效果最好。当鸡接种了大剂量的鸡痘病毒后,每天注射0.05ml 的10%水杨酸钠溶液2 次,连续6 天;或口服乙酰水杨酸钠,每天2 次,每次0.25g~0.5g,连续6 天,可以使病状减轻,病变的出现推迟,并可抑制禽痘病毒在机体内的增殖。

5.4 用双花、牛蒡子、连翘各60g,当归、全蝎、紫草、枳实各50g,黄芪45g,甘草25g(60日龄500只鸡用量)。用法每天用1 剂,连用3 剂,水煎后混水饮服,病重鸡可用原汁灌服。

6 预防

通过接种疫苗和配合其他措施易于控制本病。

6.1 要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 或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饲料,若用鱼肝油或其他维生素制剂补充时,其剂量应是正常量的3 倍,这将有利于促进组织和粘膜的新生,促进采食,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6.2 禽舍保持良好卫生环境,驱除蚊蠓等吸血昆虫,具有良好预防效果。

6.3 加强免疫工作,按时接种疫苗。用鸡痘鹌鹑化弱毒冻干苗100 倍稀释,在翼下三角区刺种。6~8 周龄和27~28 周龄各刺种1 次。

6.4 雏鸡刚发现痘疹时,用免疫鸡或痊愈鸡的血清进行治疗 (每只鸡注射0.5ml),有较好的效果。

6.5 发生鸡痘后也可视鸡日龄的大小,紧急接种新城疫Ⅰ系或Ⅳ系疫苗,以干扰鸡痘病毒的复制,达到控制鸡痘的目的。

猜你喜欢

痘病毒金丝雀病灶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鼠痘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五号山谷
金丝雀的歌
柳林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