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综合防治猪丹毒

2019-01-06袁明明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猪体心内膜炎猪丹毒

袁明明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畜牧兽医局飞云工作站,744307)

猪丹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呈现高温和在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慢性时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

1 发病原因

猪丹毒的病原体是猪丹毒杆菌。猪对本菌最敏感。除猪以外,水牛、绵羊,家禽、马也能感染。人有时也经伤口感染,称为“类丹毒”。

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当大,干燥不易将它杀死,直接日晒下可生存12d,腌制3 个月的猪肉和5 个月半的咸肉,尚可发现活菌,已掩埋9个月的猪尸体内还可找到活菌;对温热的抵抗力不很强,70℃的温度5 分钟就可以灭菌。碘酊、1%漂白粉、3%来苏儿、10%-20%新鲜石灰乳都迅速将其杀死。

进入猪体的门户主要是消化道,如皮肤有损伤,也可感染,蚊蝇可以通过刺蛰传播本病,侵入机体的细菌,迅速进入淋巴以至血液。如机体抵抗力弱,细菌毒力强,则细菌可于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繁殖,初为菌血症,继则菌数增多,损害器官,使血管壁受损而出血,脾和淋巴结增大,引起败血型猪丹毒;如机体抵抗力较强,细菌毒力较弱,则细菌积聚于皮肤局部的淋巴间隙与微血管,形成局限性的炎性充血区,或局限在心内膜上和关节囊中,引起疣状心内膜炎或浆液、纤维素性关节炎。

病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它的大小便中均含有病菌,易于污染周围环境及饲料、饮水。土壤被污染后病菌可在其中存活很长时间,从而增加了猪感染猪丹毒的机会。业已证明:健康猪可以携带猪丹毒杆菌,细带主要存在于扁桃体回盲瓣等处。当外界因素使猪体抵抗力减弱时,可以引起发病,井大量排菌传染给其他健康猪。另外,患猪丹毒痊愈的猪,也可带菌。因此,除了病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外,健康带菌猪在本病的传播上也具有一定作用。

2 诊断要点

2.1 流行特点 本病在常发地区呈地方流行性,多发生于使猪体抵抗力降低的炎热和寒冷季节,病猪年龄以3-12 个月的居多。

2.2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5d,也有更长的。猪感染后有四种表现:

2.2.1 最急性型:经过迅速,突然死亡。

2.2.2 急性型:突然发病,高热嵇留(往往可升高到42℃以上)。眼睑水肿,结膜充血,不食,呕吐,初便秘,后腹泻,粪便有时带血。发病1-2d 后,常见皮肤有红色疹块,大小形状不一,压之退色,有时有水泡,内含浆液,后变为痴块。行走不便。严重的呼吸增速,粘膜发绀,多在2-4d 内死亡。死亡快的往往不见皮肤变化。

2.2.3 亚急性型:经过比较轻缓,身体各部发生方形或菱形疹块,凸出皮面,呈红紫色,中部苍白,上面有浆液渗出,干涸成痴。有时皮肤发生坏死,多发生于耳和尾部,起初肿胀发热,随后干而冷,不久脱落。发生于背部时,常有大片皮肤脱离。病猪有时行走不便。此型一般呈良性经过,病程10-12d,死亡率1-2%。

2.2.4 慢性型:系由急性或亚急性型转来。病猪发生心内膜炎,因而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全身虚弱,心跳增快。另有关节炎,关节肿大,行动僵硬甚至不能站立。食欲仍好,而生长迟缓。严重者可在2-4 周内死亡。

3 剖检变化

在急性病例,胃及小肠粘膜充血及出血。脾充血肿大,肝淤血,肾混浊肿胀,有时有轻微出血点。肺充血或水肿。淋巴结肿、充血、出血。心内外膜出血,心包积液。在慢性病例,特征的病变是赘生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左房室瓣,有时蔓延至两侧半月瓣及右房室瓣,呈菜花状。关节炎病部关节囊增厚,内含纤维蛋白渗出液,有时形成骨化关节。

4 防治措施

平时搞好防疫注射,能有效地预防猪丹毒的发生。其用法是,猪丹毒菌苗断奶后的猪一律皮下注射5ml,注射后21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 个月,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

发病后,如果及时隔离,早期治疗,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治疗,以抗菌素疗法效果较好。

4.1 西药疗法 青霉素是治疗猪丹毒比较有效的药物,尤其在病猪应用效果更为可靠。每次按每公斤体重注射1.5 万-2 万单位,每天4 次,应连续注射,直至体温、食欲恢复后再注射1-2 次。为避免多次注射的麻烦,可在第一次注射后,再按体重每公斤注射青毒素油剂6000 单位,如此可维持药效24-48h 左右,次日再注射一次。

4.2 中药疗法 地龙50g、石膏50g、大黄55g、元参30g、知母25g、连翘30g。将以上各药用清水煎煮后胃导管灌服。大猪连服两剂,每剂分2-3 次灌服,3-4d 后可见效果。

猜你喜欢

猪体心内膜炎猪丹毒
夏季养猪要做好防暑降温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简述猪丹毒的屠宰检疫、处理对策
猪舍热舒适性评价及夏季湿帘作用下的CFD模拟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浅析猪丹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新式猪场猪的产热产湿量计算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