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长治市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2019-01-06常春元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治市特派员村官

常春元

(长治市科技发展战略所 山西 长治 046011)

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就是活跃在乡村土地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创业,培育示范基地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示范辐射带动广大农村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一支生力军。本文通过介绍长治市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的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如何将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促进“三农”工作开展,尽快让我国的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1 基本情况

长治市从2008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以来,到2018年年底,总共累计派遣了2 007名特派员,选派了法人科技特派员30人;在农村,科技特派员所创办、领办、培育的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了660余个,其中有100余个基地被认定为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引进并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新成果达到了500余项;初步形成了市、县、乡镇、示范基地四级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网络。全市科技特派员示范、辐射、带动农民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达70余万人。

2009年,长治市科技局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李生贵、杨承建等5名同志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2010年,“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事迹巡回报告团”在长治市做报告,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李生贵代表长治市做了经验交流;2014年,长治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壶关太行紫团饮业有限公司”、“长子方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分别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和“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

2 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主要做法和成效

2.1 围绕长治市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市、县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作用,把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管理机制从城市导入田间地头。市、县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是长治市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近年来,长治市涉农部门将科技部门营造多年的“农村技术集团承包”项目、“三区人才”结合起来,将其中的技术骨干选聘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这些技术骨干长期在农业战线上工作,承担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新技术推广,无公害高产示范栽培等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本地区的农业情况了如指掌,对当地的乡情民意、农业发展思路也都做过细致的调研。因此,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给予他们“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使他们能更好地将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与本职工作相联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好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群众的“智囊”和“参谋”,更好地服务三农。通过“法人科技特派员+公司+农户”、“科技特派员+公司+农户”等多种模式,大力推广各种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并对村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实现乡村经济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例如:长治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退休果树专家杨成建,人退心不退,仍然常年奔走在长治市各个果园,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长治市畜牧兽医中心畜牧专家、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宋明则,长期在农村生产一线进行指导,指导畜牧养殖场规划以及疫情防疫等多项工作,在工作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开展了150余场培训;市农机研究所索文斌、市蔬菜所李文斌等农业专家经常深入农村基层,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手把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农民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及时雨”和“科技特派员快速反应小分队”。科技特派员长治市农机研究所的严聚人所长,创建的“山西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该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的代表,为长治市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在,长治市初步形成了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农机服务等农业专业技术全覆盖的,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科技特派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队伍。

2.2 围绕长治市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科技特派员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一方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长治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农村基层入手,围绕“引得进”、“扎得下”、“留得住”做文章,根据长治的实际情况,将各种人为设置的“门槛”打破,从科技部门所培养出的优秀队伍之中选取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长期在农村扎根,通过自己所创办、领办的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利用“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专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贫困户”等多种模式,与当地特色产业以及主导产业结合,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并针对用户的需求以及实际问题进行试验示范。在这个过程中,科技特派员向农村引入了大量的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使广大农民深切体会到科技蕴含的巨大生产力和财富,坚定了他们依靠科技精准脱贫、增收致富的信心。如科技特派员李生贵发明了“生贵式大棚”,经过实践,很快在长治市各县区及周边一些省地市普及推广,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平顺科技特派员耿记贤发明的“菌菜双棚技术”给传统蔬菜大棚增加了新内容,产生了新效益;长治县科技特派员张付保创造了干旱山区种植优质果树品种的新模式;武乡县科技特派员、养鸡大户李旭根立足自己创办的企业“大山禽业”,以“公司+科技特派员+贫困户”的模式,利用全县荒山荒坡建立集中连片又各自独立的鸡舍,搞散养鸡养殖,公司统一为农户提供鸡苗,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收购有机鸡蛋等,使每户贫困户年收入平均增加1 000元以上。像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他们执着地在长治市农村绿色的土地上播种着希望,带动了当地农民群众学技术、早脱贫、早致富、奔小康。

2.3 围绕长治市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三区人才”等科技特派员知识新、头脑活、闯劲足的特点,带动农民朋友不断提高科技致富水平。自长治市组织部门开始选拔“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三区人才”以来,市科特办与市、县组织部联系,每年从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中优选出一批科技特派员,瞄准他们有知识、头脑活、热情高、有闯劲的特点,和能长期扎根基层,住到村里的实际情况,采用“村官、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公司+农户”、“示范基地+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农户”等模式,切实发挥他们的人才辐射带动作用,开创了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的新局面。如黎城县的科技特派员江利斌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办了“利斌生态专业合作社”,利用寸草不生的河滩地,发明了新式大棚培育香菇技术,获得成功,示范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村的2 000多名农民群众脱贫增收。黎城县东阳关镇的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郑新,针对当地实际,利用业余时间编印了 《创业农技信息》,介绍相关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让农民及时了解农业信息动态,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长子县丹朱镇的科技特派员赵守波,建立了独立的短信平台,全年为菜农免费发送各类农技短信10万余条,及时便捷地为菜农提供生产管理信息。长治县的科技特派员梁军为所在村创办了养猪场,平顺的科技特派员陈帅在西沟村办起了土特产超市等等。长子县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组成团队小组,在农时分组进村入户,深入到田间地头,根据群众需要,采用让群众“点菜”,然后“下厨”的方式讲授科学施肥、田间管理、暖棚养殖等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同时及时传达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力争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引导农民群众走上科学生产的路子。下一步,这些大学生村官特派员团队将致力于培育灵芝、木耳、羊肚菌等高附加值的食用菌,辐射带动一方乡亲脱贫增收致富。由于这些特派员在农村基层科技创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表彰,许多特派员已被提拔到了更重要、更能展示他们才华的岗位上。

根据国务院、山西省政府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长治市也下发了 《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长政办发[2017]174号),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我们深入实施“长治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以培育壮大“星创天地”等示范基地为抓手,把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与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优势产业培植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紧密结合,并围绕着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重大项目来开展各项工作。将新农村建设作为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创业中的助产长,让乡村振兴成为科技特派员的首要任务,使科技特派员队伍成为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生力军和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猜你喜欢

长治市特派员村官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唱村官
长治市农业执法队开展屠宰企业专项执法行动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组织创建农作物病虫害暨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评审会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