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鸡规模化高效生态放养技术的探究

2019-01-06田学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土鸡原生态规模化

田学国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农技和农村合作经济服务站 416000)

农村土鸡属于本地鸡,与肉鸡相比,其肉质细嫩鲜美,口感好,鸡蛋和鸡肉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原生态放养技术主要是根据农村土鸡生活习性及生物学特点,利用养殖区域的天然资源,对放养鸡舍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多种放养技术和疾病防控技术来提高农村土鸡质量,农村土鸡规模化原生态放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新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

1 科学选择放养鸡种

不同放养场地区适合放养的品种有一定差别,需要根据放养区域的实际情况及对鸡蛋、鸡肉品质的要求科学选择品种,在选择时也一定要保证整体的经济性。在实际选择放养品种时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本地养殖的品种,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生产能力强,体形适中,受市场欢迎的品种。如果在果园内放养土鸡,为了避免土鸡对果实造成破坏,可以选择飞翔能力弱的鸡种,如肉鸡与本地鸡杂交的兼用型鸡,也叫土杂鸡;在林地或草场放养土鸡可以选择当地本地鸡,如细脚土鸡、倒毛鸡;也可选择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的优质鸡种,如固始鸡、三黄鸡等。

2 鸡舍场址的合理选择和建设

2.1 场地选择

一是要满足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要求;二是在实际选择场地时,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饮水方便而无污染、远离村庄,环境安静,放养区域的坡度需要控制在30°以内;三是要评估分析放养面积与养殖数量,根据养殖数量选择放养面积,一般来讲,总面积会超过50 亩,以自然的一座小山或平地为好,原则上放养区域要有充足的天然饲料资源及活动场所,能满足农村土鸡的养殖要求。

2.2 配套设施建设

鸡舍面朝南,每个鸡舍间隔在150m 左右;棚舍跨度要在5m 左右,高度要超过2m,长度在15m 左右,每个鸡棚内可以饲养400 只左右青年鸡或200 只左右的产蛋鸡,建设面积一般按雏鸡20~25 只/m2,一月龄鸡10~15 只/m2,成年鸡4~5 只/m2的标准进行计算。在棚舍内安装自动饮水和供料设备,为农村土鸡提供科学的饲养环境,还需要在棚舍内安装灭蚊杀虫装置,设置诱虫灯。为了避免土鸡受到其他动物的迫害,在养殖区域周围安装防护网。为给土鸡创造良好的活动场所,要在鸡舍外建设沐浴沙场,也要种植一些果树,竹木等。

3 掌握农村土鸡生活规律,确定养殖密度

土鸡的养殖密度不同,鸡的活动范围也存在一定差距,土鸡养殖密度在不断增加,活动范围在逐渐缩小,通常来讲,鸡的活动半径在100m 左右,与放养区域的坡度和植被覆盖率有关。如果放养区域的植被生长良好,土鸡的活动半径比较小,植被生长质量差,可食用牧草比较少的区域,土鸡活动半径也会增加;对于地势较为平坦的放养地区,土鸡活动范围比较大。另外,农村土鸡的活动范围还与鸡舍位置、朝向、饲养管理水平有关,土鸡一般在鸡舍门前的区域内活动,在鸡舍后面的活动范围比较小;若保证鸡舍内的饲料充足[1],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鸡依赖性,活动半径也会减小。

为了保证区域内生态环境平衡,提高农村土鸡放养效益,一定要确定好土鸡的养殖密度,对于50~80 日龄的土鸡,每亩适合饲养70 只左右,不能超过80 只,对于超过80 日龄的土鸡,每亩适合养殖40 只,若在人工草场上进行饲养时,土鸡密度可适当增加,要根据放养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科学调整。

4 土鸡规模化原生态放养补饲技术

在对农村土鸡进行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要想保证原生态放养效果,不同饲养阶段及环境气候条件下为土鸡提供的营养物质也存在较大差别。育雏期:刚破壳的鸡仔需要在专门的育雏舍内进行饲养,严格按照土鸡饲养标准做好育雏消毒关、饮食关、密度关、温度关和光照关,提高成活率。放养期:雏鸡1月龄后可进行野外放牧,白天放牧,天黑回舍,放牧时间由短到长,范围由近到远[2]。由于土鸡长期在野外觅食,会消耗较多的能量,在补充饲料的过程中,饲料中的能量水平要高于笼养鸡,饲料以农村种植的无公害玉米为主[3]。夏季保证放牧地有充足的饮水,让土鸡在山林、草地上自由采食青草、树叶、昆虫,补充土鸡所需的原生态青绿饲料及动物蛋白饲料;在冬季,农村土鸡在场外采食的天然饲料量相对要少,又因气候变冷,土鸡所需能量有所增加,要定期补充青绿饲料和维生素,也要适当增加补充精饲料,其补料原则按每天投放的饲料不剩余为标准。与笼养鸡相比,放养鸡的产蛋率比较低,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可以给放养鸡补充无污染的贝壳、蛋壳等钙、磷物质,给放养鸡进行早晚补料时,补料数量根据放牧区域植被多少及采食情况进行调整。

5 放养鸡疾病防治技术及野兽防范措施

放养鸡会在原生态环境中成长很容易接触到一些受到污染的饲料和水源,而且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也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在这种环境中会感染病菌。放养过程中会与地面接触,许多病菌、虫卵会通过土地、水源、饲料和粪便等进行传播,特别在特殊的天气环境中,病毒的传播速度比较快。为了实现对放养鸡疾病的有效防治,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放养土鸡的抗病能力;二是制定完善的疾病防疫机制并落实到位;三是定期消毒,消灭传染源;四是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防止交叉传染;五是划区轮牧,减少污染,达到树木、青草对土鸡排泄物的有效吸收,促使动植物生态平衡;六是在远离鸡舍的下风区设鸡粪处理场,周围用网围住,以防鸡刨食,将清理出的粪便掺加适量秸秆粉及厌氧发酵菌种搅拌均匀后放入发酵池,冬季外界温度低时加盖塑料薄膜增温,在发酵菌的作用下会发酵升温,高温发酵能有效杀死和消除畜禽粪便中所含的病原菌、寄生虫卵、蝇蛆、杂草种子等。防范野兽对土鸡的侵害可在养殖场地内适当养殖放养鹅,可防止野猫,猫头鹰,老鼠及黄鼠狼对土鸡的侵害。

6 结束语

农村土鸡规模化高效益原生态放养是将传统养殖与规模养殖技术相结合,利用天然的荒山、林木区、闲置地及果园进行规模化养殖,让农村土鸡自主采食昆虫、山果、野草,结合人为的补饲及合理的饲养管理,生产出优质、安全、美味、无公害的产品,达到产量、效益、安全和生态、环保并重的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

猜你喜欢

土鸡原生态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土鸡的十大生活习性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