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设施葡萄栽培管理要点

2019-01-05路贵龙张凯闵治平赵海英土旦吉热南吉卓玛李艳锋

中国果菜 2019年9期
关键词:白粉病基肥养分

路贵龙,张凯,闵治平,赵海英,土旦吉热,南吉卓玛,李艳锋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拉萨 850032)

葡萄(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于亚洲西部,目前世界各地均有栽培,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葡萄果实香甜可口,堪为果中佳品,有鲜食、制干、酿酒、药用等多种用途,还可以美化环境,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1]。葡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登记的品种有16 000 个,其中常见的有数百种,主要分为鲜食(如巨蜂、夏黑、美人指、红巴拉多、红地球等)、酿酒(如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雷司令等)、制干(如无核白、百加干、马奶子、红玫瑰、琐琐等)等几个类型[2-3]。

西藏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独特,具有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光照时间长等特点,这有利于果实营养物质的积累。发展设施种植,不仅可以解决葡萄有效生长季短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西藏光热资源优势。目前,西藏葡萄在生产上以设施栽培为主,但因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生产力等因素的制约,在栽培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4]。本文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

1 整地施基肥

西藏设施葡萄用地多为河滩地,土壤有机质少且含砂砾较多,在定植前要先将定植穴及周围的大砂砾清除干净,后填充壤土、有机肥等。定植前先开深约50 cm、宽约50 cm 的定植沟,于沟底撒施腐熟有机肥,用量为10~15 m3/667 m2,并与土壤充分混匀作基肥。

2 品种与砧木选择

由于设施内温度可人工调节,所以葡萄品种选择对成熟性要求不高。可根据消费者喜食色泽艳丽、香味浓郁、含糖量高的葡萄的特点,考虑早、中、晚熟类型合理搭配[5-6],选择玫瑰香、醉金香、夏黑等优良品种。

西藏冬春季夜晚地温较低,在选择适宜栽培品种的同时应配以抗寒砧木如贝达、山河1 号等,以减少冬春寒害,提高葡萄苗木的成活率[7-8]。

3 定植及定干

3.1 定植要求

根据生产实际需求,提前选购优质健康、无病虫害、根系发达且检疫合格的葡萄苗木。一般于3 月上旬~4 月下旬或11 月扣棚前定植,株行距采取0.8 m×2 m(约416株/667 m2),该种植密度既可减少土地浪费,又可避免因空间和养分不够而使得葡萄苗木间相互竞争。定植结合起垄栽培进行,垄高与垄低处差约20 cm 为宜,且砧木部位保持露出地面5 cm 左右。

葡萄定植后即可在行间铺设黑地膜,于种植行两侧沿缝隙对齐,用土压紧实,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降低设施湿度以减轻病害和防止杂草生长[5]。

3.2 定干

葡萄幼苗时只保留一条主枝,用尼龙绳绑缚向上生长,并疏除所有侧芽;当苗高80 cm 左右时,使其继续横向生长,当横向长度约80 cm 时摘心,促进枝条加粗生长,即为葡萄的主干。定干后开始在横向主干上培养8~10 个侧芽,朝两侧均匀分开,沿Y 形架或壁篱架,将侧枝用橡胶圈或尼龙绳固定在铁丝上,促其向上伸展[9-10]。

4 日常管理

4.1 整枝修剪

葡萄无明显的休眠期,环境适宜即可生长,但若不进行合理调控则以营养生长为主,很难进行花芽分化。在生产中常采用修剪来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主要方法有摘心、抹芽、去须、去副梢、疏剪、短截、环剥等[11]。

4.1.1 摘心

葡萄主枝萌芽后,每枝留一个靠近主干的健壮芽进行培养,长至花序上有6~8 片叶时摘心。适时摘心可促进夏季冬芽花芽分化、枝条增粗,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4.1.2 抹芽

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尤其是摘心后,叶片基部会抽出新梢,如任其发育则会影响主枝生长,而对新侧芽采取留1 叶后抹芽,不仅可增强单位面积光合能力,而且可以避免植株郁闭遮阴及病菌滋生。

4.1.3 去须、去副梢

葡萄在生长中会不断产生卷须和新梢,而卷须与花器同源,及早剪除卷须可以减少养分消耗;及时疏除主梢和抽生副梢,利于养分向下运输积累和促进果实发育。

4.1.4 疏剪、短截

在葡萄生长中后期,光、热、营养等条件适宜,葡萄的生长势较强,容易造成行间郁闭、滋生病害。此时对葡萄适当进行疏剪、短截处理,可以提高通风透光度、减少病害发生,便于生产管理[12]。

4.1.5 环剥

对长势较弱的葡萄植株,采取环剥处理,可以促进养分积累,使果粒增大、提早成熟,通常在夏秋季进行环剥。具体做法是于葡萄主干或主枝基部用刀横向将树皮呈双环状切开,并剥掉完整的一圈皮,但不要伤到木质部,环剥宽度一般为2~5 mm。

4.2 花果管理

4.2.1 疏花疏果

疏果不如疏花,疏花可尽早减少养分消耗;及时疏除副穗、穗基部果、穗尖部果、过密果和畸形果,可促进果粒增大和改善果实品质[13]。前两年重在促进葡萄营养生长、培养树型,原则上第一年不挂果,第二年不超过1 穗/株,从第三年开始根据长势合理控制挂果量。

4.2.2 果实套袋

当葡萄果粒达到黄豆大小时开始套袋,套袋时将预留通气孔打开,这样既有利于通风透气减轻果实病害,又能防止日灼,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4.3 水肥管理

4.3.1 水分管理

适时供水,一般一周一次,设施内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保持经常通风,有利于减少或防止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

4.3.2 施肥管理

一般常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随水灌施水溶性冲施肥,前中期以氮肥为主,而中后期是磷、钾吸收高峰,尤其是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对磷、钾的需求量很大,应注重磷、钾肥的施用。一般成年葡萄园每生产100 kg 果实需吸收氮(N)0.6 kg、磷(P2O5)0.3 kg、钾(K2O)0.72 kg,其吸收比例为1:0.5:1.2。施肥时可配施含钙镁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肥料,也可叶面补肥[14-17]。

5 病虫害防治

5.1 常见病害

5.1.1 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组织。该病多在秋季发生,是葡萄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通风不良、低温高湿及树势衰弱情况下,容易发生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一是清除病源。清除病梢、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二是加强田间管理。降低设施内湿度,及时修枝绑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适当增施肥料。补充养分,增强葡萄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四是化学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8%雷多米尔锰锌、72%克露、64%杀毒矾、75%泰克、75%猛杀生、58%甲霜灵锰锌、70%乙膦铝锰锌等[18]。

5.1.2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最敏感。葡萄白粉病一般在6 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 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葡萄栽植过密、枝叶过多、通风不良、高湿或干湿交替,容易发生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与霜霉病的大体一致。化学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10%氟硅唑、70%甲基硫菌灵、40%多硫悬浮剂、50%硫悬浮剂、56%嘧菌酯百菌清等。

5.2 常见虫害

5.2.1 红蜘蛛

红蜘蛛在葡萄整个生长期都能产生为害,易造成早期落叶,果实着色不良,糖分低,品质下降,甚至不能成熟,严重时造成普遍落果。生产上要及时清理园间杂草和残枝落叶,集中销毁;并注意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3°Be 石硫合剂、50%敌敌畏乳油、25%亚胺硫磷、40%乐果等。

5.2.2 蓟马

蓟马主要由若虫和成虫以锉吸式口器锉吸嫩叶、幼果和新梢表皮细胞的汁液产业来危害。幼果被害初时不变色,第二天被害部位失水干缩,而后形成小黑斑,影响果粒外观,降低商品价值,严重时引起裂果。生产上注意及时清理杂草,烧毁枯枝败叶。常用的防治药剂有10%吡虫啉、50%马拉硫磷乳剂、40%硫酸烟碱、2.5%鱼藤精等。

6 防寒越冬

6.1 及时冬剪,减少营养消耗

葡萄一般在叶片完全脱落至入冬前进行冬剪,疏除粗度0.8 cm 以下枝条,0.8 cm 以上留侧枝8~10 个/株,并于两侧均匀分开,每侧枝保留2~3 个冬芽。

6.2 浇灌冻水,增强树体抗性

冬剪结束后,立即清理设施内残枝落叶,并浇一次灌冻水,以预防春季干旱、平抑地温,增强葡萄树体的抗寒能力。

6.3 加强保温,促进葡萄安全越冬

及时撤除地膜可以增加有效低温,促进葡萄休眠。同时,由于西藏冬春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昼夜温差大,宜采取覆盖保温被的措施,保证葡萄安全越冬[19]。

6.4 开沟施基肥

基肥不仅可满足葡萄对各种养分的需要,而且可以改良土壤质地,增强树体抗性。一般在冬季或开春前于葡萄种植行一侧30~40 cm 处进行断根沟施基肥(约宽25 cm、深50 cm),施入5~10 m3/667 m2腐熟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可配合增施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基肥施用量看长势情况适量增减,次年在另一侧施入基肥[20-21]。

猜你喜欢

白粉病基肥养分
不同施肥配方对克瑞森葡萄园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