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寒地果蔬保鲜储运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1-05王志伟

中国果菜 2019年9期
关键词:寒地储运保鲜

王志伟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

果蔬在贮运过程中仍进行着生命活动,主要是呼吸作用,不断消耗营养物质,降低果蔬品质。采收后如不作保鲜处理,果蔬极易因生理衰老、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等原因腐烂变质。据统计,2018 年我国因不进行保鲜处理或保鲜方法不当,造成的果蔬损失率达20%~40%。果蔬保鲜的基本原理是创造适宜的贮藏条件,将果蔬的生命活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延长果蔬的生存期[1]。

水果和蔬菜的储运保鲜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对于果蔬保鲜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北方寒地气候冷凉,早晚温差较大,这对当地的果蔬储运工作较为不利。受到当地气候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北方寒地种植的果蔬以李子、海棠、毛樱桃等耐干旱、风沙及严寒的品种为主[2]。了解北方寒地的水果蔬菜保鲜贮运状况,选择适宜北方寒地运输的果蔬品种,并加强果蔬的储运与保鲜研究,在确保其优质口感的基础上,使果蔬的储存时间更加长久,提高北方寒地水果保鲜水平。

1 北方寒地果蔬储运保鲜工作的现状

目前北方寒地的果蔬贮运现有设施落后、利用率低。且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技术力量相对较弱,仍较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保鲜的传统方式,对于果蔬口感和生存周期延长都达不到最优效果。使用化学杀菌剂一直是北方寒地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主要处理方法。基于环境与健康等因素的考虑,它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质疑。采用化学杀菌剂虽然可以防治病害,但引发的健康问题应当引起重视[3]。储运技术的落后会直接影响果蔬保鲜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维持优质的果蔬口感,就会缩短果蔬的保鲜储藏时间。现阶段只有分析北方寒地果蔬的主要储运方式,了解果蔬贮藏运输的不足,积极发展商业性耐贮品种,才能进一步完善北方果蔬储运保鲜工作,使储运保鲜技术更加贴合果蔬产品。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完备

我国北方果品产量增长迅速,但贮运能力远远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到位[4]。因此贮运设施的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当果品产量高时,将会由于不健全的配套设施阻碍了储运水平的提升。中间环节不通畅,出现全局性的问题面对当前呈现的真实情况,应当细致剖析,查找原因。目前真正商业性贮藏的品种较少,大多数果蔬与市场化的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果蔬市场中,无法发挥其优势。

2.2 缺乏完善的规范标准

果蔬贮藏技术是运输的关键。目前,北方果蔬市场现行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如水果蔬菜贮藏的国家标准有《李子冷藏技术》《海棠贮藏技术》等,但标准实施状况较差[5,6]。果蔬的储藏管理是一件系统而全面的工作,现阶段呈现出的规范缺陷,是制约果蔬储藏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相应建起许多大型的冷藏及气调保鲜库,并实行企业化管理,然而,由于目前果蔬市场为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使得市场运行较为混乱,监管力度也有待提高。针对目前北方寒地的果蔬储藏管理,应当以完善的行业规范标准作保障。

2.3 技术研究投入不足

虽然北方地区对果蔬保鲜贮运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总体投入不足,并且有“抓大放小”的思想观念,强调大宗品种的技术推广,忽视了新品种的贮藏保鲜贮运技术研究,严重阻碍了新品种的推广和发展[7]。在技术推广方面缺少有效的组织和政府干预强制推广手段,因此,只靠一些研究部门自身的热情和资金远远不够。北方果蔬储运工作需要多方的参与,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和推广力度并不能满足果蔬储运工作的真实需求。

2.4 缺乏专业人才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北方寒地果蔬贮运工作的发展滞后,从侧面反映出果蔬储运管理中专业人才的不足[8]。果蔬储运工作要求工作人员熟知果蔬的特性,并能在实际的储运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与专业水平。而当前大多数的果蔬储运管理人员依旧延续传统的储藏技术,对果蔬贮运缺乏创新意识和专业的知识储备,这严重影响了果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北方寒地果蔬储运保鲜的建议

3.1 注重果蔬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储运技术成熟的外界条件

在果蔬的生长过程中,只有在阳光充足的外界环境下才能生产出新鲜、高品质的农产品,这是优质果蔬生产的必备条件。为了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储运过程中对果蔬新鲜度的影响,可将水果蔬菜在采摘后立即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如进行放射性杀菌,再包装、运输。目前,美国及南非等国家采取对一定品种的水果蔬菜在一定强度的放射线下进行照射处理;或在储运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保果蔬的保鲜程度[9]。

3.2 加强保鲜技术研究

目前,普通冷库贮藏是北方寒地果蔬贮藏的主要方式,气调贮藏等先进的保鲜方式应用范围较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加强果蔬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力度,如推广气调贮藏,研发天然高效的保鲜剂[10]。气调保鲜通过最大限度地抑制了果蔬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危害,能明显降低贮藏期间的损耗,从而将果蔬贮藏期延长5~10 倍,实现长期贮藏和反季节销售,便于果蔬的长途运输和外销,有利于改变我国果蔬生产中长期存在的“旺季烂、淡季断”状况,显著增加果蔬附加值[11]。此外,采用新型的保鲜膜,如防露薄膜是使用表面活性剂处理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的内表面,可吸收过剩的水分,能适度维持包装内湿度,以达到保鲜的目的[12]。

3.3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针对当前北方寒地缺乏果蔬保鲜贮运基础设施,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增加冷藏车的数量,加大冷藏库的建设。冷藏车是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常用于运输果蔬等。冷藏库是利用降温设施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仓库,又称冷库,是加工、贮存农畜产品的场所,对果蔬保鲜贮运工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4 加强标准体系的建设

当前的果蔬市场建设依旧存在体系建设不健全的问题,应细致分析内部存在的缺陷,面对体系的建设,要结合果蔬市场的发展特点,以不断提升目前果蔬保鲜水平为目标,结合保鲜工作的性质,进一步加大果蔬贮运标准体系的建设力度。对于不符合现阶段发展要求的标准,应予以修改和调整,以防阻碍后续工作的开展。

3.5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是关键性措施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果蔬保鲜贮运工作的效率。根据北方寒地果蔬保鲜工作现状,探索适于本地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13]。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以能力为主线的“分段递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果蔬保鲜贮运工作的特点,从培养人员专业能力入手,从认知到独立管理,再到创业的技能升级递进式培养,在培养中注重个人能力培养,探索人才培养与职位的对接途径。

猜你喜欢

寒地储运保鲜
勘误证明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原油储运管道缺陷安全性评价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樱桃保鲜掌握技巧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