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9-01-05丁匀浚毓汤卫春季金龙陈丽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溶血性胆红素肝功能

丁匀浚毓,虞 琪,汤卫春,季金龙,蔡 华,陈丽平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妇产科,江苏 南通226000)

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 是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与红细胞膜结合,使红细胞破坏加速,但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以代偿而发生的一种溶血性贫血[1]。由于发病率低(成人每年发病率约 1-3/100000[2-4]),国内外有关妊娠合并AIHA的报道罕见,妇产科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母儿结局不良。本文结合临床案例对妊娠合并AIHA进行阐述。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29岁,孕32+6周,因“产检发现血清胆红素升高5月,加重1天”入院。现病史:患者5月前我院产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serun total bilirubin,STB)51 μmol/L,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CB)18.1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32.9 μmol/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胆汁酸均正常,未治疗。定期复查胆红素维持在该水平。今来院复查发现胆红素水平均明显升高:STB 91.2 μmol/L,CB 45.7 μmol/L,UCB 45.5 μmol/L,ALT 133U/L,AST 60U/L。结合既往史(2013我院诊断为温抗体型AIHA,口服甲泼尼龙治疗1年后停药),拟诊“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收治入院。平素月经规律。2016年外院阴道分娩一女婴,过程顺利,孕期未用药治疗AIHA。

1.2 诊疗经过入院后查血常规:红细胞2.55×1012/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4 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14.1%,红细胞分布宽度18.3fL,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尿常规:尿胆原(+),蛋白质、隐血(-);自身抗体谱、抗双链DNA、磷脂综合征三项及Coombs试验:(-)。B超提示:脾肿大(170×69 mm),肝脏大小正常。诊断为妊娠合并AIHA、妊娠期肝功能损害。给予护肝治疗同时予地塞米松6 mg肌注,每12 h 1次(促胎肺成熟同时治疗AIHA),48 h后改为每日10 mg静滴。5月4日查血常规:Hb 97 g/L;肝功能:ALT 31 U/L,AST 14 U/L,STB 27.3 μmol/L,CB 11.1 μmol/L,UCB 16.2 μmol/L。治疗1周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血红蛋白升高,疗效显著,2天后改为泼尼松口服。孕38+4周患者再次入院,水囊引产后阴道分娩一男婴,过程顺利。产后4天复查血常规:Hb 90 g/L;肝功能:STB 26.1 μmol/L,CB 7.7 μmol/L,UCB 18.4 μmol/L。半月后患者自行停药。产后2月患急性乳腺炎后溶血加重,口服甲泼尼龙好转。其子女随访至今,未发生AIHA。

2 讨论

2.1 妊娠合并AIHA的分型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少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6],继发性较多见(约占 50-75%)[2],可能与感染、造血系统肿瘤、药物、结缔组织病[3]等有关。本病例产后因急性乳腺炎导致溶血加重佐证了以上研究。根据抗体作用的最适温度,妊娠合并AIHA还可分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以前者多见[3]。温抗体型的自身抗体在37℃时作用最为活跃,冷抗体型则在20℃以下时作用活跃。温抗体型主要为IgG,为不完全抗体,引起血管外溶血。临床表现为高血红素血症、黄疸、脾大、肝大,通常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冷抗体型主要为IgM,大多是完全抗体,引起血管内溶血,包括冷凝激素综合征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通常起病急、进展快,可有寒颤高热、腰痛、酱油色尿、呕吐、腹泻、急性肾衰等表现,甚至出现休克、昏迷。

2.2 妊娠合并AIHA的实验室检查

AIHA系正常细胞性贫血[1],红细胞破坏同时骨髓代偿性增生活跃,本病例患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性减少,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网织红细胞增多,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温抗体型患者的致敏红细胞被肝脾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释出血红蛋白,并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可转化为胆红素进一步代谢。实验室检查表现为:①肝功能:CB与UCB均增加,但UCB增加更为显著[1],正常人CB与STB比值为0.2-0.4,AIHA患者比值<0.2[4];本病例患者CB、UCB、STB均升高,但CB/STB>0.2,考虑与妊娠及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肝细胞性黄疸有关。②尿常规:尿胆原增多,而尿胆红素阴性;③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值正常;④Coombs试验:是诊断温AIHA较特异的实验室指标[3],阳性说明患者红细胞表面包被有不完全抗体(IgG或C3)[5]。Coombs试验的效价与溶血严重程度并不一致,正如本病例孕晚期溶血加重,而Coombs试验呈阴性。因此Coombs试验并不适用于病情评估。

冷抗体型患者产生的IgM可激活补体系统,致红细胞直接在血循环中裂解,释放血红蛋白形成血红蛋白血症。游离血红蛋白(未与结合珠蛋白结合)从肾小球滤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实验室检查表现为:①尿常规:隐血阳性,尿蛋白阳性,而红细胞阴性。②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值显著升高(>40 mg/L有诊断意义);③血浆结合珠蛋白显著降低( < 500 mg/L有诊断意义)。④冷凝集素试验:冷凝集素是一种可逆性抗体,在低温时与患者同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当温度增高时,凝集块又消失。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正常人效价<1∶40。冷凝激素综合征患者效价可达64000或更高[5]。⑤冷热双向溶血试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血清中有双相溶血素,在0-4℃时,溶血素与红细胞结合,吸附补体,但不溶血;当升温至30-37℃发生溶血[5]。

2.3 诊断

2.3.1妊娠合并温抗体型AIHA 诊断标准[4]:患者有贫血表现;Coombs试验阳性;4个月内无输血或可疑药物服用史。部分患者Coombs试验阴性,但符合以下标准亦诊断为AIHA:临床表现符合AIHA;糖皮质激素或脾脏切除治疗有效;排除其他溶血性贫血[3]。

2.3.2妊娠合并冷抗体型AIHA 冷凝激素综合征:患者以遇冷后耳、鼻尖、足趾、手指等部位发绀,受暖后消失为特征性表现。冷凝集素试验强阳性;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遇冷后引起血管内溶血的相关表现,冷热双向溶血试验阳性。

2.3.3Evans综合征(Evans syndrome, ES) 是AIHA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产生的自身抗体可与红细胞及血小板表面抗原结合,导致患者同时或相继出现AIHA与血小板减少[6]。

2.4 鉴别诊断需与HELLP综合征、结缔组织病、 其他类型的溶血性贫血等相鉴别。

2.5 妊娠合并AIHA 的治疗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主要策略[1,7,8]:①治疗原发病;②口服小剂量叶酸;③免疫调节疗法为主,疗效不佳者,可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④选择合适的方法适时终止妊娠(妊娠合并 AIHA并非剖宫产指征);⑤预防产后出血,必要时输血(应输注洗涤红细胞)、血浆置换;⑥保暖是妊娠合并冷抗体型AIHA重要的治疗措施。在免疫疗法中,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结合对胎儿的影响,孕早期最好不用,孕中期慎用,孕晚期可以使用。起始量需充足,减量需缓慢。以泼尼松为例,起始量为1.0-1.5 mg/(kg·d),一般1周后溶血停止,当Hb达100 g/L可逐渐减量。阶段一:每周减10-15 mg至20-30 mg/d;阶段二:每1-2周减 5 mg至15 mg/d;阶段三:每2周减2.5 mg,直至停药[1]。急性期可用地塞米松每日10-20 mg或氢化可的松100-200 mg静脉滴注,数日后改为泼尼松口服。

2.6 展望研究显示[3]胎盘可致母体造血机能发生重大变化,故妊娠可能诱发或加重AIHA,因此患者需待病情控制在静止期再考虑妊娠;孕期监测血液指标,口服激素者建议每周1次,以便调整用药剂量;由于IgG可通过胎盘,还需密切监测胎儿及新生儿情况,警惕胎儿及新生儿发生溶血。大部分患者产后2-3周症状消失,产后发生急剧溶血往往由于感染等因素所致[3]。因此,产后不宜过早停药,并且需加强宣教,预防乳腺炎、产褥感染。综上所述,妊娠合并AIHA需要多学科医生(包括产科、新生儿科、血液科等科室) 密切合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溶血性胆红素肝功能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