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唐县令元德秀

2019-01-04薛存心

中州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鲁山县令百姓

薛存心

(河南工业大学 漯河工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元德秀(约公元695年—约754年),字紫芝,河南嵩县陆浑村人。唐玄宗开元年间著名县令。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由龙武军录事参军(相当于正营级干部)调任河南鲁山任县令,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任期届满之后,回老家陆浑隐居,天宝十二年(公元754年)病逝。

元德秀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基层县官,而且在文学、音乐、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被世人称为元鲁山,鲁山百姓为了感谢这位知心县令,集资在县城为其筑琴台一座以示敬重,史称“琴台善政”。由于他在当时影响极大,去世后,唐代诗人文学家李华为他撰写墓志铭,文学家元结为他撰写墓表,书法家颜真卿为他书丹,雕刻家李阳冰为他刻碑。这块元德秀的墓碑,被后世称之为四绝碑。

元德秀品德高尚,知识丰富。在政期间清正廉明,朝野皆知,百姓拥戴,留下了辉煌而又短暂的业绩。他的做人、做事、做官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执政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元德秀从实际出发,带着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以心中有国家、心中有百姓、心中有责任、心中有敬畏的精神境界,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叹为观止的千年背影!

一、思想家的境界

元德秀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性格特征上正如《旧唐书·元德秀传》称他“性纯朴,无缘饰”的那样:忠厚耿直,朴实无华,不加任何修饰,崇尚自然,喜欢简洁清净,俨然原生态之状。在生活作风上 “食无盐酪,藉无茵席”“岁属饥歉,庖厨不爨,而弹琴读书,怡然自得”。元德秀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十分苛刻,一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哪怕是遇到饥荒,厨房里烟火不生,吃不饱穿不暖,元德秀仍然以弹琴读书为乐,怡然自得。在施政理念上遵从“道法自然”“以百姓之心为心”,关爱百姓,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坚决反对给百姓增加任何负担,主张求真务实,反对华而不实;主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道德教化人民,以圣贤之风勤勉于政,以“知足常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来把持操守,坚持底线,洁身自爱。 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简易”来要求自己终日素餐,一身布衣,缝缝补补。以“鄙视功名利禄,粪土王侯”来约束自己 “禄薄俭常足,官卑廉自高”。他还经常用自己的奉禄来救济那些贫穷和生活困难的人,自己则过着一日二餐甚至一餐的生活。李华在《三贤论》中称“德秀志当以道纪天下”,正是对元德秀圣贤之道思想的最中肯的评价,也是老庄思想在元德秀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更是老庄思想对元德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在思想领域的领悟和修养已达到了融于心而流于表的至高境界。

二、政治家的丰碑

(一)心系百姓,敢于担当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元德秀调往鲁山任县令。唐朝时期的鲁山县位置偏僻,地处山区,盗匪横行,虎患猖獗,百姓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威胁。元德秀到任以后,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与疾苦,然后根据情况制定政策、广施仁政、安抚流民、打黑除恶、兴修水利、整治农田、重视教育,帮百姓干活、为百姓现场办公,吃百姓饭穿百姓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百姓打得火热,慢慢地元德秀的威信在鲁山就树立了起来,百姓非常信任这位元县令。

鲁山县有一位叫姚半县的恶霸,依仗是河内(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地区)太守的亲戚,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谁都不放在眼里,连续制造了周诚偷羊、陈大年抗租、王虎抢劫三起要案,并要求处理。此时,元德秀刚到鲁山任县令时间不长,一看这三起案件的原告都是姚半县,心中便对此事打了个折扣,一方面对姚半县的所作所为已有所耳闻,另一方面三位百姓是否有所冤枉,还不得而知。于是决定先不打草惊蛇,深入实际调查事实,很快从老百姓那里还原了案情的真相,掌握了姚半县的大量违法犯罪事实,原来这三件大案都是姚半县强夺民女强敛民财不成而进行的诬告。元德秀查明真相后,非常生气,顶着强大的压力,坚持排除了说情打招呼的系列干扰与威胁,果断依律法处置了姚半县,这件事让鲁山百姓对元德秀刮目相看,纷纷点赞,无不拍手称快。

有一次,一位因盗窍被捕入狱的犯人强烈要求面见元县令,请求县令让自己杀虎来赎罪,并从此以后改邪归正,重新做人。这种情况不论是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大唐,还是在现代的法治社会,如果没有上级的允许,私自为犯人开脱,都是要冒很大的风险、承担极大责任的。轻则罢官,重则要有牢狱之灾的,同僚官吏纷纷劝阻,强盗所说的话是不靠谱的,是欺骗人的把戏,不能因此受到牵连。元德秀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给这位大盗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自愿承担一切责任。没几天,这位大盗如约背虎尸而还,整个鲁山县群众闻听此事,感叹万分,啧啧称奇。

元德秀心中装满了百姓,为了百姓什么也不畏惧,哪怕皇帝陛下也不例外。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元德秀调任鲁山任县令以后,皇帝李隆基驾幸东都洛阳,要求方圆三百里以内的刺史、县令都要组织精彩的节目,到一个叫五凤楼的地方献艺,同时还要进行评比,胜者重赏。这消息一出,可把范围内的州、县两级官员给忙坏了,这可是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最好机会,谁抓住了这次机会,谁就有可能获得皇帝的好感,加官晋爵就有可能。于是纷纷聚集辖区内人力、财力、物力,竭尽全力准备节目,以讨皇帝开心。河内太守更是别具一格,独出心裁,不仅让数百名美女演员都穿着绫罗锦缎,就连拉车的黄牛都披红挂彩,声势浩大非同一般,大有不获得头名不罢休的势头。一生清政廉洁、心系百姓的元德秀县令对于玄宗皇帝亲自安排的重大事情,不仅没有刻意奉迎,而且还把团队人数一压再压,仅仅是自己背着那个自家祖传的破古琴、带着几名歌女步行去了洛阳,在玄宗皇帝面前自己抚琴,让歌女演唱了自己创作的、以后被清初大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将这首歌列为中国古代讽喻代表作之一的歌曲《于蔿于》。唐玄宗当时就惊呆了,天下居然还有这么不识趣的县官,对皇帝安排的大事居然视为儿戏,拿一把破琴,带几个歌女就来了。正想发怒时,作为乐坛高手的李隆基越听越不对劲,这哪里是什么娱乐节目,分明是一曲讽刺的曲子,等元德秀把曲子演奏完之后,绝顶聪明的唐玄宗慢慢地明白了元知县的苦心,接纳了他对自己的劝谏。于是下令重奖元德秀,免去鲁山县百姓三年的赋税和徭役,同时罢免河内太守的职务。这种为了百姓不惧杀头坐牢、敢于担当尽责的官员,当时也恐怕只有元德秀能做得到吧。

(二)善政勤政,勇于创新

工作中有很多的方法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果没有丰富的基层经验,就不会有对百姓体贴、包容的情怀。

元德秀作为一名政府官员,除了具备了为国尽忠、为民尽责的情怀外,自身也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学修养。在公务之余,这位知县大人常常在鲁山县衙门口抱着那把祖传的紫褐色的七弦琴,为百姓弹琴,过往百姓都会聚拢过来,驻足细听。这时,元县令就会把琴停下来,问问百姓的日常生活情况,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然后再根据这些实情制定施政方略,处理公务就在这弹与听之间,许多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顺便就得到了解决。整个鲁山县城的百姓都成了他的忠诚粉丝,每天秋天缴纳皇粮时,只要元县令弹奏一曲《庆丰收》的曲子,老百姓就会积极主动地把皇粮交到县里,根本用不着官员去催促。为了感谢这位知心县令,鲁山群众集资在县城墙下为其筑起了一座专门用来弹琴的琴台,从此以后,元德秀干脆就把弹琴和办公理政的地点搬到了琴台,以琴传情,以琴理政,尽职尽责,勤政善政,创新工作方法,与民同乐。一时间,鲁山百姓万民同乐,政通人和,受到了玄宗皇帝、王公大臣和平民百姓的一致称赞。

此后,元德秀琴台善政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名扬天下,以致于东坡先生也发出“恨我不识元鲁山”的感慨。欧阳修先生亦称赞:“其志凛凛与秋霜争严,其丈夫哉!”连司马光也说:“德秀性介洁质朴,士大夫皆服其高。”

(三)两袖清风,县令楷模

元德秀本性质朴,对自身要求极为严格,保持操守,洁身自好,一身布衣,终日素食。据记载,元德秀三年任期离任时,在他那破竹箱里,除了一匹薄布,再无分文。鲁山百姓见此情景,不忍别离,纷纷簇拥到他乘坐的柴车前,挥泪告别。元德秀情到深处,拿出古琴,再次为鲁山百姓弹了一曲《于蔿于》,车虽已远,袅袅琴声依然盘旋在鲁山的上空。

回到老家陆浑后,元德秀在青山绿水之间过着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虽然家产只有祖上留下的薄田数亩,无院墙的草房几间,没有门锁,没有仆人,可他依然仗义疏财,救济百姓,有时候俸禄刚发下来,就给那些贫穷的困难百姓买衣买食,自己则过着粗茶淡饭的布衣生活。洛阳五凤楼演出结束以后,玄宗皇帝奖励了元德秀大笔钱财,让他购买田地,享受生活,可他到鲁山后,却将这些钱用在了兴修水利、赈济百姓上去了。碰上饥荒之年,他甚至整天都不烧水做饭。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九月,陆浑山突发洪水,元德秀与外界失去联系七天之后,饿死在家中,大唐县令元德秀至此星沉玉殒。

三、文学家的成就

元德秀在文学方面也获得了非凡的成就。惜墨如金的《旧唐书》在文苑传中专门将元德秀单独列传,与留下了千古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李白、杜甫、李商隐、崔颢、王昌龄、孟浩然、王维等一代名家并列文苑大家名录,全篇介绍字数达424字,超过介绍大诗人李白的319字,仅次于杜甫的478字。他的著作《季子听乐论》《蹇士赋》为世人所称赞, “德秀善文辞”也被《新唐书》所记载。由此可见其名气在当时是非常大的,更是被后世史学大家、文学大家欧阳修高度认可。

四、教育家的地位

元德秀还是一位大学问家和大教育家。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元德秀辞去鲁山县令,归隐老家陆浑,至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16年间,他置身于乡间办私塾教育,设义塾广收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一批在当时有影响、有建树的人物,最著名的有同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的文学家萧颖士、李华、元结。元德秀年龄上虽然比箫、李二人长二十多岁,但他们兴趣相投,志同道合,亦师亦友,可谓忘年之交。

由于元德秀本人德行高、学问大、修为深,全国各地的有志之才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拜师学习。这些人中间有许多品德高尚、成绩优异、多才多艺、 学识渊博之人,许多人还是进士出身,当中有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学问家、教育家等,他们活跃在文坛、政坛,成为大唐王朝风云一时的人物,在正史上都有记载和评价,如唐末历史学家马宇,在安史之乱中曾为颜真卿谋划河北形势并对阻止叛乱蔓延和牵制叛军发挥重要作用的著名使臣李萼,雅志冲淡、敏识精达、擢才进善、以佐邦理的户部员外郎邢宇等等。

在唐朝的教育史上,元德秀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留下了浓彩的一笔。后人和历代学者对此多有论述,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元德秀是“推动古文运动的先驱”。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在《论唐代关中士族的家族教育》一文中称:元德秀退居陆浑山,以琴酒文咏自娱,弟子云集,邢宇、李萼,皆号门弟子,卒后门人共谥曰“文行先生”。

五、音乐家的造诣

元德秀在音乐方面也是造诣非凡,不仅是位能熟练弹奏古今名曲的弹奏家,而且还是一位音乐水平很高的理论家和创作家。他既能改进前人音乐的不足,还能结合现实创作出闪亮的时代之作,最为著名的是为唐玄宗在洛阳五凤楼演奏的流传后世的现实讽刺名曲《于蔿于》。元德秀认为音乐最大的作用是对人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就是出于这样的理念,元德秀对商、周以来的音乐进行修订,写出了一篇有关商、周以来音乐方面的理论学著作《破阵乐辞》,使很多上古乐曲得到流传而不至于消失。此外,还著有《季子听乐论》《广吴公子观乐》等作品。唐朝诗人孟郊在《吊元鲁山》一诗中称赞元德秀: “箫韶太平乐,鲁山不虚作。千古若有知,百年幸如昨。谁能嗣教化,以此洗浮薄。”元德秀不仅是音乐家,他还把音乐之长用在了施政上,教化百姓,治理鲁山,在当地留下了琴台施政的千年丰碑。

唐代玄宗、肃宗两朝宰相房琯曾表达过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任何名利之心便都没有了。玄宗时期秘书少监苏源明常曾有语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元德秀的学生、族弟、唐代文学家元结在《元德秀赞》中称:“英英先生,志行卓异。口唾珠玑,衬怀奎壁。家而孝弟,国而忠赤。至今鲁山,琴台百尺。”南京小带山有一幅对联:“廉吏可为,鲁山四面墙垣少;达人知足,陶令归来岁月多。”说的就是元德秀。

史有古训:“郡县治,天下安。”县官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官不大而责任不小。可以说个人形象就是一面旗帜,这面旗树好了,政府的形象在群众心中自然就树立了。树倒了,官民对立,干群关系紧张,什么事也干不成。县官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始终做到心中有国、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在新时代,各级官员都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少做锦上添花的事,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政党不能没有标杆。广大党员干部应像元德秀一样,把忠诚干净融入灵魂、把责任担当扛在肩头、把群众冷暖放在心窝、把修身律己镌刻脑海,为国为民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为官者如此。

猜你喜欢

鲁山县令百姓
牟恒责罚县令
县令判案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百姓看家“风”
露天放电影 收获快乐多
鲁山:鲁中绿巅
不曾杀陈佗
浅析尧文化在平顶山境内的流传关于鲁山“尧文化”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