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支原体肺炎疫苗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2019-01-04代洪波

养猪 2019年6期
关键词:肺脏活疫苗猪群

代洪波,李 琰,江 勇

(1.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100;2.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1 猪支原体肺炎概况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又叫猪喘气病,主要由猪肺炎支原体(Mh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等症状,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肺脏的肉样变和胰样变。临床上猪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一旦在猪场发生,极难清除。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动物后主要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定植,然后穿过纤毛屏障隐藏在细胞间隐窝内,通过呼吸道上皮细胞获取营养增殖,释放有毒代谢产物,导致呼吸道纤毛脱落,进而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功能与异物排斥功能减退或丧失,致使肺脏功能失调,出现呼吸困难。动物呼吸道疾病将引起全身供氧不足,影响饲料转化率,导致整个猪群生长缓慢。此外,猪肺炎支原体破坏呼吸道的纤毛后,为其他病原微生物进入肺脏打开了方便之门。临床上猪肺炎支原体往往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 型(PCV2)、副猪嗜血杆菌(HPS)、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苗(APP)等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

猪支原体肺炎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猪群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主要存在感染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气喘和喷嚏的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在猪群中传播。试验条件下,猪肺炎支原体从疫点通过空气传播距离可达数公里。猪肺炎支原体一旦在成年猪气管内定植,感染猪可带毒185 天以上,病猪在症状消失之后半年以上仍可对外排菌[1]。猪支原体肺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但是春冬天气较为寒冷的时间段易高发,通风不良和环境卫生较差的猪场发病更为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猪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不敏感,常规用药抗生素难以直接到达病原体最多的呼吸道纤毛组织,因此抗生素只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容易复发。目前常用的猪肺炎支原体治疗药物有: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林可霉素,以及部分中药制剂。

2 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研究进展

猪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较长,致使本病在猪群中常年存在,成为临床上最常发生、流行最广、最难清除的重要疫病之一。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容易复发。疫苗接种是猪支原体肺炎防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我国猪支原体疫苗使用越来越广泛,普遍认为疫苗接种可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感染动物肺脏的损伤,降低料重比和死亡率[2]。猪支原体肺炎的单苗可以分为弱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

2.1 活疫苗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国外没有市场化销售的产品,我国现有3 个毒株的活疫苗产品,分别为中监所研发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兔化弱毒株)、江苏农业科学院研发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 株)、中监所研发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RM48 株)。猪支原体肺炎兔化弱毒株活疫苗属于组织苗,接种鸡胚或乳兔进行生产,采用胸腔内接种的方式进行免疫,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同时副反应较大。市场销售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以168 株和RM48 株为主,168株通过肺内注射方式进行免疫,RM48 株采用胸腔注射或鼻腔接种的方式进行免疫。

弱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好,能够同时刺激机体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活疫苗进入肺脏以后可以产生一定的占位效应,阻止野毒株的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现有活疫苗的免疫方式主要通过胸腔注射、肺内注射或鼻腔接种,免疫接种对猪群造成的应激损伤比较大,而且操作麻烦,工作量大。此外,活疫苗接种前后禁止使用抗支原体的敏感药物,在实际生产中,非稳定猪群的免疫时间可能推迟,扰乱整个猪群的免疫计划。

2.2 灭活疫苗

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市场化产品众多,进口产品主要有3 个毒株,分别为J 株、P 株和P-5722-3株。目前市场化销售的国产灭活疫苗共有6 个毒株,分别为NJ 株、SY 株、HN0613 株、CJ 株、DJ-166 株、J株;还有部分国产灭活疫苗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灭活疫苗可以减轻感染猪的临床症状与肺部损伤,可以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数量,减少排毒,提高免疫猪群的日增重。灭活疫苗主要通过肌肉注射进行免疫,但大多需要接种2 次。灭活疫苗的免疫操作相对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优势。但是灭活疫苗也有其不足之处,特别是感染猪群接种后清除病原体的能力比活疫苗更弱,无法完全阻断病原体在猪群内的水平传播。有试验证实,免疫组与非免组的二次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无法控制猪肺炎支原体在猪群中的传播,但能够减轻感染后的症状和肺脏损伤[3]。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至关重要,优质的免疫佐剂不仅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可以降低疫苗的免疫应激,延长疫苗的免疫持续期。

2.3 猪圆环病毒2 型、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疫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养猪生产中疫苗接种的频次不断增加。为减少养猪生产的疫苗接种频次,降低疫苗接种、器械应激等对养猪生产的影响,联苗的研发已经成为动物疫苗行业发展的趋势。猪支原体肺炎疫苗与猪圆环病毒2 型疫苗的接种时间相近,具备研发联苗的条件,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从事猪圆环病毒2 型、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研发,部分产品已经上市销售。联苗对抗原生产工艺和免疫佐剂的要求更高,需要更高效价的半成品抗原才能制备优质高效的多联苗,免疫佐剂必须同时满足多种抗原的使用需求,同时需要考虑多种抗原免疫应答过程中彼此的相互影响等问题。联苗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诸多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3 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技术

猪支原体肺炎通过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都可以缓解猪群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排毒,降低对感染猪群肺脏的损伤,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但是要实现猪支原体肺炎的根除与净化,需要制定系统性的防控与净化方案,并且需要配套良好的生物安全控制体系。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猪支原体肺炎净化模式,主要方法有清群后重扩群、瑞士减群法、早期药物隔离断奶技术、封闭全群加药技术、全群检验后清除阳性群等。

欧洲国家最早采用清群后重扩群方法进行猪支原体肺炎的净化,猪群完全清群后,以猪肺炎支原体阴性的猪群重新扩群,加上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实现猪场内猪支原体肺炎的净化。该方案最直接、最彻底,但是净化成本高,需要彻底清群,同时对猪场的配套措施和生物安全体系要求很高,目前在我国难以广泛应用,仅能在部分新建的核心种猪场推广。

瑞士减群法又叫不完全减群法,是瑞士首先使用的一种猪支原体肺炎净化方法。瑞士减群法的主要原理是将低日龄猪(10 月龄以内)与高日龄(10 月龄以上)的种猪分开,确保2~3 周内无新生仔猪,然后用抗支原体的敏感药物治疗高日龄种猪2~3 周,治疗期间所有猪舍每日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治疗结束后恢复生产[4-5]。通过2~3 周的药物治疗和清洁消毒,达到消灭猪场内猪肺炎支原体的目的,该方案在许多国家均有成功的案例,并且有许多灵活的操作模式。瑞士减群法要求猪群的健康状况良好,混合感染其他疫病较少才能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并且需要筛选抗支原体的敏感药物。我国猪病较为复杂,混合感染严重,大量猪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并且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采用瑞士减群法实现猪支原体肺炎的净化难度较大,停药后猪群复发猪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封闭全群加药技术与全群检验后清除阳性猪群的方法,是在瑞士减群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药物控制或者拔牙清除的方式构建净化猪群,但是都必须依赖良好的配套技术。

早期隔离断奶技术一般与分点式饲养相结合,妊娠后期以及母猪分娩后加大抗猪肺炎支原体药物的使用,从而使新生仔猪体内不携带猪肺炎支原体病原,同时控制哺乳母猪对外排毒,在仔猪群尚未感染时断奶,转移到非污染猪舍中饲养,实现疫病净化的目的[6]。

我国当前的养殖模式受到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要全面实现猪支原体肺炎的净化仍有一定的难度。我国主要采用药物加疫苗的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模式,旨在降低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以及减轻感染猪群的肺脏损伤,提高养殖效益。对于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猪群,通过封群药物治疗的方式控制疫情,然后制定合理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接种计划,降低猪群的感染率和发病率,维持猪群的健康与稳定。对于有条件的核心种猪场,可以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猪支原体肺炎控制与净化方案。

猜你喜欢

肺脏活疫苗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不张 肺实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猪屠宰检疫中肺脏病理变化与处理分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