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虚构写作:时代呼唤人性觉醒与群体意像表达

2019-01-04张林贺

中州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虚构

张林贺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 非虚构写作的起源——文学和新闻学的跨界产物

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又被称为“叙事新闻”,诞生之初就是文学和新闻的跨界产物。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围绕发生于1959年堪萨斯州的一起没有明显作案动机的真实凶杀案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于1966年公开发表了名为《冷血》(In Cold Blood)的小说。该作品充分运用了文学创作的各种手法,被公认为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以此为发端,在杜鲁门·卡波特、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等作家的推动下,非虚构写作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尚先生》《滚石》《纽约客》等杂志上繁盛一时。

作为“新新闻报道”的代表人物、时任《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的汤姆·沃尔夫(1931—2018)成功地将小说的写作技巧移植到新闻报道中,使得其笔下的新闻报道集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于一体,形成所谓“新新闻主义”,其作品也被冠以“新新闻报道”,这种写作手法被许多媒体记者所追捧。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记者约翰·富兰克林采写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获得首届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成为非虚构写作在新闻报道领域运用的典范之作。约翰·富兰克林在其1994年出版的《为故事而写作》一书中明确指出,特稿就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

2015年,白俄罗斯女记者、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其《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作品,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她通过对当事人深度访谈的方式,真实呈现了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中不同身份幸存者们的生存状态。这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非虚构写作作家,被认为是非虚构写作的划时代胜利。

二、非虚构写作的中国面目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落地生根并枝繁叶茂,是文学界和新闻界两条路径的齐头并进。在载体上则呈现了从文学刊物到传统新闻媒体,再到互联网、新媒体的百花齐放。

(一)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以独特视角观照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中国文坛正式引入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始于2010年。当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首次引进并出版了美国作家雪莉·艾力斯编著、翻译家刁克利译校的标志性教材《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非虚构写作开始被炒热。同年,权威文学杂志《人民文学》开设“不同于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非虚构” 专栏,为非虚构写作提供阵地。此后的“人民大地”非虚构写作计划,不断助推非虚构写作创作实践逐渐走向深入。

不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先后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梁鸿通过对家乡河南邓州梁庄长期的调查,通过笔下人物口述和现场描写,还原了梁庄近三十年的巨大变迁,书写了留守老人、儿童的悲凉无望,展示了农村养老、教育和医疗缺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物质和精神面临崩溃等冰冷现实。成为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文学创作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探索。除了《人民文学》,同时期的《当代》《收获》《十月》等文学期刊也纷纷开设 “非虚构”栏目,掀起非虚构写作热潮。很快,在文学创作领域,涌现出揭露传销内幕的东北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关注农村自杀问题的大连作家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描述辽阔荒远的新疆阿勒泰见闻的新疆作家李娟的《羊道三部曲》、记述南漂一族打工生活的湖南网络作家萧相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反映农村转型拆迁的河南作家乔叶的《盖楼记》《拆楼记》、通过自己相亲经历揭露各类婚介机构隐秘内幕和道德伦理的李天田的《相亲记》、通过追忆自我成长经历拷问历史的沉重与无奈的韩石山的《既贱且辱此一生》、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都是文学创作领域非虚构写作代表作。

2016年春节,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副主任黄灯跟随自己的丈夫回到湖北孝感孝昌县的一个村子,随后所写的返乡笔记《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发表于《十月》杂志2016年第1期,黄灯以沉重写实的笔触书写了留守乡村的人和从乡村走出的人,探讨了三农问题、留守儿童、养老问题、城乡二元对立等公共话题。文章刊发后引起极大关注。

而一些常年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如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代表作《江城》《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纽约客》杂志第二代驻华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欧逸文(代表作《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胡舒立》)、《全景镜头》NPR驻上海记者罗伯·施密茨(代表作《东北游记》)等,则以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创作的非虚构作品都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传媒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从特稿进化到平台孵化

1.传统媒体的非虚构写作探索——特稿的出现与成熟

相较于文学领域,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新闻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则与20世纪末21世纪初都市报、周末版和人物类杂志的崛起相伴而生。彼时,非虚构写作开始以“特稿”的名义在深度报道的创意写作方面不断探索,渐成热门,并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2003年,时任南方周末首席记者的李海鹏以一篇《举重冠军之死》展示了北京亚运会举重冠军、被称为“亚洲第一力士”的才力贫病至死的故事,获得当年南方周末“最佳特稿奖”。此文被业界称为中国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

除了《南方周末》,同时期的《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经济观察报》和《财经》《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等杂志也是经常有优质特稿推出的媒体翘楚。与此同时,一批诞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新闻周刊如《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凤凰周刊》《Vista看天下》《中国新闻周刊》《博客天下》等也在报纸和文学杂志的缝隙中发展壮大,不断为特稿提供新阵地。

2010年之后,随着新媒体逐渐崛起与强势冲击,许多报纸裁撤了深度报道部。李海鹏、林天宏、迟宇宙、南香红、蔡崇达、关军等一批特稿记者,或转投时尚杂志,或转战新媒体,但也仍然有《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传统媒体坚持深度报道和特稿写作。

近两年,以《时尚先生Esquire》和《智族GQ》为代表的时尚杂志,通过深度关注中等收入男性群体感兴趣的时政、经济、社会、生活及科技等领域话题,加入到非虚构写作新闻产品创作阵营,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生产出许多高质量的作品。《时尚先生Esquire》和《智族GQ》分别诞生于1999年和2009年,它们是创办于20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的时尚杂志《Esquire》和《GQ》的中国版。其写作风格延续美国版的特稿传统,关注中国本土话题,展现当下中国各阶层生存状态,已成为非虚构写作报道重地。

2015年6月,《时尚先生Esquire》相继推出记者杜强采写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和魏玲采写的《大兴安岭杀人事件》。这两篇作品从主题挖掘到呈现方式都具有标志性示范性作用,将新时期新闻报道领域非虚构写作拔至一个新高度。而《GQ智族》旗下则集聚了何瑫、曾鸣等优秀特稿作者,《赴美产子:没有乡愁的新移民》《段子手的权利游戏》等爆款作品的陆续推出显示了强大的特稿创作实力。

2.门户网站、新媒体的非虚构探索——特稿记者转战网络助推非虚构写作大众化

随着传播环境的互联网化、移动化,非虚构写作很快在门户网站、新媒体落地生根发展,并不断聚集传统媒体的特稿写作力量,如网易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人间”栏目,由《南方周末》记者出身的关军担当;腾讯的非虚构写作平台“谷雨”栏目,则入住了《南方都市报·中国财富》主编南香红、《Vista看天下》杂志副主编田毅、《凤凰周刊》主笔袁凌和等;上海报业集团原生新媒体“界面”新闻的非虚构写作栏目“正午”,则延揽了冯远征、罗永浩、冯唐、马岩松、庆山、许知远等知名写手;旨在“剥开人物外壳、记录真实可感的生命”的《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微信公众号“剥洋葱people”,继续发挥深度报道传统,注重在第一时间推出高质量的非虚构作品。

北京博雅天下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微信公众号特稿平台“每日人物”则先后引入《新京报》著名特稿记者张寒、《南方周末》特稿记者冯翔担任主编(张寒后转任《人物》杂志主编)。前南方系媒体人雷磊创立的“真实故事计划”、何瑫的“写作工坊”以及“地平线Nonfiction”“三明治”“单读”“ 刺猬公社”“东方历史评论”等公众号也是非虚构写作的重要平台。此外,陈楚汉、杜修琪等非虚构写作的独立作者也日益受到关注。

(三)作为生活方式的非虚构写作的民间探索和培育

1.非虚构写作的民间探索,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和治愈功能

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当今世界,非虚构写作注重与当下生活的关联,强调走进现实、回归生活和知识积累,提倡用个体感官去观察、倾听、触碰、感受真实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提倡只要有经历、有想法,愿意拿起笔,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非虚构写作者,呈现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供不同的生活趣味和人文反思。

2011年以来,大量的民众投入到非虚构写作之中。如许燕吉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姜淑梅《乱时候,穷时候》、赖施娟《活路》、沈博爱的《蹉跎坡旧事》等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岁月沧桑激发了个体人格的觉醒,诠释了非虚构写作的生命力。

2017年4月, 乡村民办教师出身在京做月嫂的范雨素一篇《我是范雨素》的网文横空出世, 刷爆朋友圈, 而推出该文的正是“界面”新闻的非虚构写作栏目“正午”。

在这种植根现实生活的平凡人物的各种故事背后,人们感受到的往往是个人经历的曲折与落寞、人生命运的无常与脆弱,折射的是根深蒂固的现实问题,映射出作者悲天悯人的思考和现实改良的强烈愿望。因而也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和写作的治愈功能。

2.非虚构写作的民间培育,鼓励其成为全民化写作

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非虚构写作的重大现实意义,权威文学和时尚杂志等传统非虚构平台、新兴的新媒体的非虚构写作平台纷纷依靠自身优势,通过资助非虚构写作项目来发现和聚拢有潜力的作品和作者,成为未来非虚构写作的行业趋势。如《人民文学》的“人民大地”写作计划、腾讯的“谷雨”计划、网易的“人间”写作计划、界面的“正午”计划,“ZAKER新闻”的“真实故事计划”等,“地平线”“全民故事计划”“商业人物”“刺猬公社”等公众号也纷纷面向全社会征集和培育非虚构作品和作者。这些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除了发布专业特稿记者的非虚构作品外,还鼓励普通人写出属于自己的非虚构故事,通过写作社群、文化交流和写作课程教学的方式,提升参与者的写作水平。以期让非虚构写作成为真正的全民化写作。

2016年11月启动的《南方都市报》中小学生“非虚构作文大赛”鼓励学生进行“求真求实,真情真性”写作,突围应试作文,培养学生的非虚构写作兴趣。2017年4月“刺猬公社”联合“每日人物”“AI财经”发起“校园非虚构故事大赛”为全国所有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提供写作展示平台,并以网络课程形式开展非虚构写作培训。2018年5月30日,中国青年报社和阿里巴巴集团发起“非虚构创作”全媒体呈现全国高校巡回赛,面向全国征集非虚构创作和全媒体呈现人才加盟。

在高校的新闻教学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倡导的“准记者南方训练营”、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坚持多年的“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 大篷车课堂”等都为非虚构写作人才的培养做着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三、关于非虚构写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一)主题和形式的趋同容易混淆不同领域的非虚构写作

然而,在非虚构写作热潮下,许多人对非虚构写作概念并不十分清晰。当下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与新闻领域的特稿写作的主题和形式逐渐趋同,使得非虚构文学越来越像新闻作品,而特稿则越来越类似小说,这很容易给人造成混淆。

我们以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为例,最佳特稿奖作者《GQ》杂志的自由女记者蕾切尔·卡迪兹·甘萨(Rachel Kaadzi Ghansah),对白人凶手迪伦·鲁夫2015年6月17日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教堂内杀9名无辜黑人事件进行深入访谈,采访了凶手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同事,最终写成了《一个美式恐怖分子的诞生》一文。用第一人称对杀人事件的背景和文化因素进行了素描般的呈现、深刻反思和分析。

而2018年普利策非虚构奖则颁给了写作《监禁自己人:美国黑人的罪与罚》一书的作家詹姆斯·福尔曼。福尔曼以自己作为公设辩护人为15岁的美国黑人男孩布莱登因拥有手枪和少量大麻被送上法庭进行辩护的经历为由头,对美国大多数黑人辖区越来越多的黑人以不同的犯罪名目被同为黑人的市长、议会议员、警察局长、法官、检查官等“自己人的精英”所关押监禁的现象进行了抽丝剥茧的采访与论证,试图解释背后的原因。

同属非虚构写作,反映的都是种族问题,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都具备场景、细节、对话、不同的叙述角度,甚至同样采用了第一人称、同获普利策奖,却分属不同领域。二者有何异同是需要厘清。

(二)文学范畴的非虚构写作与新闻范畴的特稿写作异同辨析

1.相同点。不管是文学创作要追求事实真实,还是新闻写作要讲究文学艺术性,都意味着两个领域的非虚构写作都必须同时具备“确有其事”与“文学笔法”两个重要特点,都需要有必要的调查与访谈。

2.不同之处。二者无论彼此怎么借鉴,依然有各自不同属性和运行规则。具体体现在:

其一,文体范畴不同。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属文学范畴,是文学作品,应遵循文学的创作规律。要求在叙事上尽量做到真实。其涉及的不一定是重大事件,事实没有明显的时效性,往往需要写作者持久深入的观察、不断的蹲守、持续的记录,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慢功夫、细功夫。文章的篇幅较长,发表途径一般为文学杂志或独立出版成书。而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则隶属于新闻范畴,是新闻作品,要遵循新闻写作的规律。比如,事实必须绝对的真实、涉及的事件一般比较重大具备新闻价值、有一定的时效性、一般篇幅相对较短、语言简洁明快,通常发表在新闻媒体上。

其二,真实程度不同。有作家认为,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在确保写作对象基本真实的基础上,可以添加一些细节。部分情节可以有合理想象的成分,地名和人名可以虚构。比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基本的事实来自梁鸿对自己家乡进行了蹲点式的乡村调查。但书里的细节显然有虚构的成分,甚至“梁庄”就是一个虚构的名字。又比如《生死十日谈》的作者孙惠芬曾表示,她在探访农村自杀现象之后,整理好了这些故事,加入了一些虚构成分,但故事的核心还是原来的。[1]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詹姆斯·福尔曼在他的《监禁自己人:美国黑人的罪与罚》一书中也没有没透露任何人的名字,“我改了评委、律师的名字,隐藏当事人的身份,但也尽我所能让故事准确无误”[2]。许多作家并不反对创作过程中的适度想象或联想,因而作品中常常保留有“创作”的空间。

但新闻领域的特稿写作,几乎没有哪一个记者会认同“合理想象”和“虚构细节”。 “客观真实”作为新闻的铁律早已深入到新闻人的骨髓,因而容不得新闻作品中任何非事实的虚假成分。其对“情节化”“故事化”“细节化” 等文学手法的运用,也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呈现的细节一定是记者现场通过眼、耳、手、口、鼻等切身感受到的,直接引语也必须是采访对象真正说过的话,涉及的地名和人名都是实名,即便为了保护隐私,个别人名可使用化名,但人物和言行必须完全真实,不能有任何虚构和“创作”的成分。特稿对文学手法的运用,只是为了更吸引人地展现事实。

其三,写作者身份和出发点不同。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一般是作家、诗人、自由撰稿人或者其他行业文笔较好的人士,其写作一般为个体行为,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的机动性。写作内容基本是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或者熟悉的领域,写作时间相对自由。作品有调查和访谈内容,但受一定的采访资源限制。

而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特稿),写作者一般为媒体记者或者受雇于媒体的自由撰稿人。特稿的写作一般有团队的策划,有媒体编辑的意图,记者是带着集体的意图进行采访和写作,写作属于记者的职务行为。作品有一个截稿的日期。

其四,呈现态度的方式不同。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由于是作者的个人行为,尽管也追求尊重事实,但在态度呈现方式上比较自由。可以是感性评价,也可以进行理性分析。比如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文字表述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感性评价。黄灯本人承认:“本书的写作,是我作为短暂身份上的城市人,向永久文化上的乡下人的回望和致意。”[3]

而新闻领域的特稿作为职务写作,记者个人观点和个体兴趣不能过度地植入到新闻报道中去。记者可以通过具体的故事呈现、具体的细节描写去感染人,往往将自己的倾向隐蔽起来, 然后通过巧妙的叙述过程去感染读者, 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4]当然,我们在蕾切尔·卡迪兹·甘萨的《一个美式恐怖分子的诞生》中看到了许多带有主观色彩的话语。但这篇特稿的独特之处是女记者采用了第一人称,文章尽管通篇体现了“黑人立场”,但这是建立在详实调查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立场是尊重历史的,也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

(三)新闻特稿与其他新闻题材的不同

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特稿与其他体裁的新闻报道也有明显的区别,比如,普利策奖就这样界定特稿:“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 特稿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5]因而西方的一些媒体也将特稿定义为“除消息和深度报道 (含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 之外的其他新闻文体”。

四、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未来突破与思考

笔者发现,尽管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已经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瓶颈,比如民众非虚构写作土壤还不够肥沃,参与意识还不够强烈,民众写作素质和能力普遍偏低,新闻真相挖掘困难,态度和观点难以自由表达等,都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从而取得质和量的突破,成为社会进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力量。

(一)时代呼唤非虚构写作

1.快速发展的社会提供了非虚构写作的富矿

正如前文所述,非虚构写作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呈现社会群体的众生相,让受众看清纷繁复杂而又意味深长的社会图景,并从中提取生活的意义。

当下中国,处于高速的科技发展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各阶层正在不断形成与分化、各阶层的现实构造与生存图景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元,有时候甚至超出了写作者的想象。生活在如此多元丰富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在亲身见证着伟大的历史变革,这无疑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线索和素材。非虚构写作者应精耕时代沃土,深度开掘资源宝库,准确展示生存图景,讲好中国故事。与此同时,具有全球化开放视角,拓宽题材的维度,深入采访、遵循创作规律是出好作品的关键。[6]

2.让更多人的参与,才能凸显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从专业的角度讲,非虚构写作应该更加精致深刻地展现生活,因而是奢侈的。但作为一个文体,能够让更多的人读和写、参与进来才有价值,非虚构又不应该是限于极少数人的内容。[7]真实的生活有快乐、美好和温暖,也有悲伤、无奈和无措,千姿百态、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种生活内涵赋予了非虚构写作能够普及化的内在条件和必备素材,使得更多人参与非虚构写作成为可能。日记、随笔、游记、个人故事集等,都可以成为非虚构的载体。

非虚构写作阵营在中国能否发展壮大,除了依靠写作者本人的眼光和写作技巧之外,发展更多的类似《纽约客》“谷雨”“人间”“正午”“真实故事计划”等这样的培育和发表非虚构写作平台、构建更为广阔的非虚构写作图书市场,都是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加入非虚构写作的关键。非虚构写作读者群的壮大,又会反哺非虚构创作。更多的阅读需求和更高的欣赏力、鉴别力,必然促使非虚构写作进入更高的层次。而高水平的写作、更人性化的表达,意味着美好的社会更加可期。

(二)非虚构写作,离不开深度挖掘和独到观点

1.不可或缺的深度调查与真相披露

非虚构写作,不仅要承担调查真相、展示问题的功能, 还要承担起问题研究与正义倡导者的功能,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

一线作家因为种种顾虑绕开非虚构写作,新闻记者面临职业的动荡和生存的压力,放弃对事实的深入挖掘和对真相的艰苦调查,网络媒体通过各种投机取巧和捷径来博取眼球,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一直坚守严肃新闻和新闻价值的《纽约时报》和《纽约客》因对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哈维·温斯坦等社会名流涉嫌性骚扰的相关报道而分享了含金量最高的2018年度普利策奖公共服务奖,体现了社会良知对根深蒂固的“潜规则”的鞭笞与批判。获得普利策特稿奖的《GQ》女记者蕾切尔·卡迪兹·甘萨为寻访真相付出的无数心血与努力都在表明,即便在全媒体时代,对事实真相勇往直前的深挖与锲而不舍的努力,依然是高质量非虚构写作的根基。

2.好的非虚构需要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一段时期以来,非虚构写作倡导冷静、客观、中立的笔触,摒弃写作者展现强烈的情感,展现爱与恨,强调对所有当事人表示理解和同情,这似乎成为媒体非虚构报道的“政治正确”。

但蕾切尔·卡迪兹·甘萨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非虚构特稿,她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得到了丰满翔实的事实和细节,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凶手失败的家庭、糟糕的学习与工作、白人至上的优越与偏执。除此之外,她在行文中并不掩饰自己感情的流露和犀利尖锐的观点。

新媒体时代,从来不缺少各种喧嚣的所谓“事实”,缺少的是深度而专业的看法和观点。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都是不可替代的。好的非虚构除了善于展现,还需要有自己的情感、立场与独到的观点,有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客观展现与主观态度之间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处理巧妙会让作品更具影响力与穿透力。

四、结语

作为一种悉心关照现实、承载社会使命、深度展现人文、带有时代烙印的文体,其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有足够大的非虚构写作读者市场,但作者队伍依然小众。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民写作的觉醒,更加深刻、高品质的非虚构写作和更加繁荣的非虚构写作市场的未来是可期的。

猜你喜欢

虚构
论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非虚构”书写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2020年8月)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2020年4月)
虚构的钥匙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2019年12月)
年度图书
虚构那些非虚构的故事
风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