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处方调配中的应用

2019-01-04俞涛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差错率调配差错

俞涛

(普洱市中医医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随着药学服务工作的不断进展,近年来中药房工作不再单一将重点放在配药方面,同时也融入了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性的服务[1]。对中药药方展开合理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中药使用合理性,杜绝中药调剂差错,避免医患纠纷,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2]。本文以对比形式观察了在实施中药处方分析前后我院在处方调配差错率方面的变化以及常见差错类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开具的中药处方共1200张,其中600张为传统管理模式下2017年6月—12月期间开具,另600张为实施中药处方分析下2018年1月—6月期间开具。

实施前600张处方中包含39张中药针剂、51张中草药、510张中成药;实施后600张处方中包含42张中药针剂、53张中草药、505张中成药。

1.2 一般方法

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中药处方分析,成立点评小组,从高到低依次为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组、专家组以及领导小组。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为中药处方的点评提供依据。自行制定中药处方实施方案及评价管理规范,根据其标准与内容对我院开具的中药处方展开严格点评,筛选调配差错的处方并统计差错类型。

按照处方分析结果,中药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主要在于未按顺序调配、书写不规范、未按规定执行、外包装相似混淆、药名相似混淆、药品不合理摆放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对策,要求药师在发药时详细核对信息,与患者沟通时交待注用药注意事项、用量、用法等,必要时将要点写于药品外包装上;强调药品与处方的审核,详细核对药品信息及患者个人信息;在药品摆放上,中成药应分类摆放,避免取放混淆;强调中药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将调配差错率与其个人绩效奖金挂钩,提升其责任意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在实施中药处方分析前后出现调配差错的几率,差错类型包含剂量错误、错配、少配、多配、发药错误几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方调配差错率以及各差错类型均以n(%)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处方调配差错率

比较在实施中药处方分析前后调配差错发生率。结果显示,在实施前后均抽选600张处方对比下,实施前出现33张调配差错,差错率为5.5%;实施后出现10张调配差错,差错率为1.67%;差异显著(P<0.05)。

2.2 差错类型比较

根据处方调配差错率统计差错类型,显示两组均为少配差错构成比最高(P<0.05),见表。

3.讨论

对于基层医院而言,药方是其窗口部门,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总体印象以及医院名誉与整体形象,因此必须强调药房管理质量。在药房管理中,中药房属于重要部门,其工作内容在于中药的调配与发放。

中药处方分析的目的在于对处方内容展开合理评价,评估处方开具过程中是否考虑到配伍禁忌问题、是否存在夸大行为、是否符合患者疾病特征,从而间接了解中药师在处方调配时有无做到严格审查,可帮助控制调配差错率,让中药调配工作规范顺利进展[3]。根据本次研究,在基层医院展开中药处方分析前后,其差错类型均为少配发生率较高。在实施处方分析后,差错率由5.5%降至1.67%,说明处方分析操作可让中药师对处方调配加以重视,提升处方合理性。

在处方调配中,中药处方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展现其优势。首先在重复用药方面,某些中药存在多个名称,在同一配方中可能多次出现,或重复出现于医生协定处方以及基本协定处方,此时处方分析下可检查药物搭配的合理性,避免重复用药[4]。其次,可审核患者基础信息,包含患者电话、地址、科室、性别、年龄、姓名、门诊号等,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针对产妇、孕妇应禁止使用有毒或活血功效药品,对于小孩或老人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处方分析可提升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第三为药物搭配,中药材存在配伍禁忌,处方分析可进一步观察处方中是否存在不可同时服用的中药材,例如天花粉、半夏和草乌、川乌属于配伍禁忌,阿司匹林和党参、当归若同时服用易出现出血症状,磺胺类药物与虎杖、大黄同时服用会影响患者身体代谢,若患者存在皮炎或哮喘症状在服药期间不可食用韭菜、鱼、虾、羊肉、鸡肉等食物[5]。第四为用药方式方面,中药大多采用煎煮方式去渣取汁后服用,若煎煮方式特殊应额外标注。例如药方中若有珍珠母、石决明、龙骨等药材需标明先煎,若包含薄荷、砂仁、白豆蔻等需标明后下,严格在处方中标记脚注,引导患者正确煎煮。

总之,中药处方分析可及时发现用药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搭配不合理、诊断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提升处方的运用合理性,在经济、技术、法律等多重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药处方分析可加强中药师在书写上的端正性、调剂中的责任心,确保用药安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处方分析可有效减少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率。在今后的处方管理中还需继续强调处方分析操作,提升中药师工作责任心,为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差错率调配差错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大气调配师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调配工人
张馨予调配
我刊在2013年度编校质量检查中被评定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