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共享机制与优化策略

2019-01-03刘兵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共享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刘兵

摘要: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法最早源于德国的包豪斯,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对接企业和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各艺术院校都建有相对完备的艺术设计工作室,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立足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教学实践,对地方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共享机制与优化策略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教学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艺术设计工作室;共享机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J50-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及学生本人对人才培养的共同追求和价值共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肩负着人才贮备、通过专业定位和课程特色对接地方产业的重任,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方法从西方引进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比较成熟,但将各艺术设计工作室作为一个大系统进行横向资源共享的整合研究并不多,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概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坐落于湘中娄底地区,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公办地方本科院校,其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办学历史有近20余年,现有美术学、书法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5个本科专业,分别设有摄影、包装、印刷、陶艺、美术创作、书法创作、装裱、雕塑、计算机图形、环境设计(景观、室内、园林等)、影视、广告设计类等10多个工作室。各工作室所对应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书法、篆刻、版画、雕塑、陶艺、国画、书画装裱、雕刻、室内设计与实训、景观设计与实训、室内软装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摄影等。各艺术设计工作室根据其专业类型和对应的实训课程归属于不同专业教研室,由专业教师负责管理和维护。

三、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室管理制度的不规范

学院对于艺术设计工作室的管理制度不够科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简单的把艺术设计工作室的管理制度等同于理科院系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缺乏对于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特点的考量,存在“一刀切”现象,灵活性不足,管理刻板,不利于发挥各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优势。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上略显复杂。我院各艺术设计工作室所涉及到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主要有学校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各专业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工作室负责人、任课教师等。大到工作室设备的申报,小到各种耗材的采购和器材的维修等都要按照学校章程层层审批,程序繁杂,效率低下。

此外,各艺术设计工作室主要由工作室负责人管理维护,但也涉及到其他在工作室上课的任课教师,由于管理权限的模糊,导致工作室的日常维护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很多时候连基本的卫生要求都不能达标,更不用说对工作室设备的专业维护了。

学校刻板的规章制度、重复的管理、复杂的审核审批程序、管理权限的模糊等都造成了各艺术设计工作室不能很好的应对平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降低了各艺术工作室的使用效率,无形中增加其运行成本,从而出现了很多不作为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各艺术工作室的教学效果。

(二)工作室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各艺术工作室的实践课程较为单一,基本都是针对特定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缺少专业与专业之间、工作室与工作室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跨界合作与交流。现代艺术的多元性,导致艺术与设计都朝着大融合的方向发展,鼓励各种跨学科、跨专业、跨材料的结合。艺术院校对于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这一大趋势,设置更为合理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出更为综合全面的创新设计艺术人才。

四、艺术设计工作室共享机制与优化策略

针对我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在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如下。

首先,在学校层面的管理机制上要实现各艺术设计工作室的自主精细化管理。打破机械的规章制度、简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责任,激发出工作室负责人和任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弱化主管部门对于各艺术设计工作室的行政干预,减少工作室设备采购和维护中的各项审批环节,完善工作室监管和评估体系,给予各艺术设计工作室更多的自主管理权利,充分发挥各艺术设计工作室在实践教学中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构建艺术设计工作室共享机制。在教学体系上,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跨专业、合作型、系统性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研究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艺术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对接专业课程和具体项目,以应用导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在教学内容上,分别从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机制、跨专业合作模式和资源整合优化策略等方面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最终将创意产品进行实践转化。在课程设计上,采用专业课程与工作室培养相结合模式,依托专题项目训练板块,形成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专业课教师与工作室教师共同辅导,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单一和零散的理论知识加以深化理解和实践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只有這样,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在艺术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中落到实处。

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本院艺术设计工作室的资源整合与优化,在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具体的成效。在教学方面,已经实现了部分课程的跨专业、跨工作室合作教学模式,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关于陶瓷器皿的设计,书法专业的《篆刻临摹》课程中关于陶印、瓷印的制作等,都由陶瓷工作室负责人协助任课教师完成相关实践教学任务,直接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大大提升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项目《长沙传统年俗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学生利用包装、陶艺、摄影等艺术设计工作室,完成了比赛项目中实物产品的制作,并进入了复赛。以上,教学成果都进一步验证了艺术设计工作室共享机制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需要我们不断的优化,以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创新性设计人才。

六、结语

在强调产学研结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理念下,充分发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作用,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共享机制教学模式,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课程设置,结合项目实训和各类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和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8重点教改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共享机制与优化策略”,项目编号:RKJGZ1806。

参考文献:

[1]王力强.产教融合视角下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美术教育,2019(05).

[2]江岸飞,孙晋博.有关实验室和工作室相结合的本科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06).

[3]邱杰,张敬婕.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路径初探[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

[4]张亚军,余雪莲.爱尔兰与中国高校陶艺工作室管理模式的比较和思考[J].保山学院学报,2016.

猜你喜欢

共享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