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运用

2019-01-03谈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游戏

谈敏

摘要:将游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小学生都具有贪玩好动的性格特点,学习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中融入游戏,能够帮助教师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从而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课的上课效率大大提升。但是课堂中引入游戏也要注意诸多问题,否则效果可能不佳。

关键词:游戏;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209-02

學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我们应该重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一方面,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习离不开游戏,教师将教学内容带上一些游戏的色彩,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这显然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们通常作为课堂的主角,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氛围,会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潜意识的烦躁和畏惧心理,大大削减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只有15分钟,而一节课有40或45分钟,失去注意力,只是教师单调的讲和学生被动的学,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将游戏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契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舞台应属于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抽象枯燥的数字、计算符号变成了形象具体、生动有趣的游戏元素,学生乐于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他们的主体地位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郭思乐教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位“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的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在游戏教学中,应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使学生主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学习10以内数字的顺序与大小时,就可设计游戏“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有学生找到答案并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完全是主角,便轻松地掌握知识,也为今后学习有关应用题打下很好的基础。

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具体形象的事物。“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需要借助直观信息和感性材料来帮助学生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1因此,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实物教学,常常采用图片和小动画。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这正是小学生所欠缺的,因而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需要借助具体的观察和触摸来对事物产生直观的认识,进而对其有深入的理解。将游戏活动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刺激,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时,仅仅依靠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来让他们理解和记忆知识,显然有点困难。教师需要借助相应的教具来引导学生总结,也可以让学生带上自己的玩具,如魔方,积木等。教师讲解了立体图形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本中的定义来制作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快、做得好。小学生的好胜心强,都希望在游戏中获胜,因此会积极投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方式,对新知识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计算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学技能,但反复训练会让学生失去兴趣,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掌握基本算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游戏活动,如“开火车”。在课堂上,教师把某一行或某一列的第一个学生作为“火车头”,按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生动有趣的提问和练习方式,就是常说的“开火车”游戏。经常用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偶尔掺入“开火车”的游戏会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这样的游戏复习训练活动更具趣味性,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更有利于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功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对开放的数学游戏,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数学素材,在各小组之间展开自由而开放的数学游戏活动。如教师让学生制作一些数字卡片,就此展开游戏。开放的活动给予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现,学生所设计出来的游戏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如有的小组开展比较大小的游戏,每人一张卡片,代表一个数字,随机走出两名学生,持大数的学生出一道计算题考考持小数的学生;组合成最大与最小的两位数、三位数等,公约数、公倍数等基本的数学知识点都用到了,我们为学生的表现喝彩。这样的游戏活动将学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串联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同时,教学中加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游戏中,老师最好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让学生单独参与。小组内的每名成员都动手操作,这需要成员之间的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小组和小组之间也可能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分工合作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情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和谐、轻松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数学课中运用游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游戏,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课开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引入教学,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课中,学生学习十几分钟后,注意力开始分散、思维不再活跃时,教师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剩下的学习任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后,游戏也是学生课余学习的有效形式,课堂里学到的新知识,经过课余的游戏,能得到巩固和深化。

注释:

1杨新跃.精美数学课堂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183.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7.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游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