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探究

2019-01-03刘晓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刘晓妹

摘要:当前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培养目标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技能类课程安排不尽合理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与硬件设施、教师队伍配置不够匹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延展性还有待提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课程内容、课程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着手,以建立符合学校实际同时适应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179-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和教育政策的调整转变,学前教育在我国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使得学前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除了显而易见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以外,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主力军的地方高校,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与需求脱节的问题也亟需革新。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地方高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并试图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可行建议。

二、地方高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较为单一

如果仔细分析各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会发现大部分的高校都以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或者合格的幼儿园保教人才为目标;少部分高校开启了中外合作办学,同时少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将培养目标分为舞蹈方向和音乐方向。区分培养方向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但在近乎相同的培养目标下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无太大差别,这也就使得学生在面对普通幼儿园的教学要求时可以游刃有余,但面对特殊的如奥尔夫音乐、乐高等专业较强的教学任务则有些吃力。与此同时,社会对于幼儿教师专业特长的要求也应该引起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注意。

(二)理论与实践未能充分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在幼儿园及保教机构中从事保教工作的优秀幼儿教师。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设丰富的学习课程,包括教育学、生理学、卫生学等各种理论课程,同时还包括声乐、舞蹈、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类课程。这其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尤其是实践类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学习工作中,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直接基础。但实际上,大多数地方院校出于教学管理的方便,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仍以理论类课程为主,实践课程占据的比例相当低。即使是开设了实践类课程的院校,其整个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脱离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存在。有调查表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有效的理论知识无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大中专学生的解决方法优于本科学生,这与本科与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授课老师有一定的关系。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将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也是高校学前教育课程的不合理之处。

(三)技能类课程安排不合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比例也相应的增加,新时代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对于学前教育高质量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高校学前教育大范围招生导致高校学前教育学生人数大量增加,高校专业技能课设备不完善、技能课老师缺少等硬件设施问题导致专业技能课程上课方式不合理,时间安排不合理。据了解,某地方高校约300名学前教育学生仅有一名舞蹈老师,一名钢琴教师。在地方院校中大部分学前教育学生在入校之前并未接受到舞蹈、鋼琴、绘画等艺术类课程,在短短的三四年中接受快速的教育,在最基本的艺术知识不扎实的情况下,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也是缺乏自信,甚至错误的知识还会给幼儿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专业课程设置不足,学生基础薄弱,无法突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技能课程设计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这也使得一些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低下。

三、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而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有助于我们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硬件设施与课程设置不匹配

学前教育作为一门注重实践技能的学科,其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些特定的硬件设施。具体到学前教育这一学科,其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的硬件支持主要包括教学场地(教室)、教学设备与设施(钢琴等)、图书资料、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虽然要尽可能的完善硬件,但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满足。因此,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完全参照其他院校,并未考虑到本校教学硬件条件。这样一来,一些课程因为没有相应的硬件支持而无法开展,而一些硬件设施又因为没有相应的教学活动而闲置。总体上来看,地方院校限于办学经费的有限,硬件设施的完善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导致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中偏重技能和实践的课程不完善的原因。

(二)教师队伍与课程设置不匹配

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赖于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接受水平。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师资队伍的相对匮乏,使得一些学前教育课程的开展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调整课程设置的时候,如何依据现有的师资配置,发挥教师队伍的团队力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技能和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必须要考虑现有教师的专业特长,才能发挥这些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三)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再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中的重复性过高;课程总体结构过于简单,专业课程间零散,不系统;教与学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讲授,忽视讨论;知识陈旧,脱离实际;没有关注专业信念与责任;实践性课程薄弱,不少学生还表示对见习、实习的场所不满意,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内容;专业技能课程欠重视,在大一大二设置了过多的专业技能课程,但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来说,面对就业的压力,又缺乏专业技能课程的培训与练习,并且所设置的专业技能课程大都不够深入,不能满足幼教机构在招聘时的要求。教育是不断发展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对课程的设置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课程的讲授和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注意课程的选择与创新。所以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不断的再建设、再开发。

四、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培养专业的学前教育人才来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地方院校关注的主要问题。总的来说,每所高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前面分析的相关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进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要做到真正的“整合”与“分科”相结合。理论课程方面,可以邀请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家和讲师,针对现行的课程结构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改变课程结构中“各行其事”的现象,建立课程间的网络体系,以培养目标为核心,注重课程间的联系,吸收借鉴国外优秀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点,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改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类的课程也要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注重实践内容的实用性,避免流于形式。同时注意加强各科课程任课教师间的交流与联系,避免课程内容上的重复性。适当调整实习时间以及实习基地的资源,延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时间,针对实习时间单一并且缺乏弹性这一问题,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使实习时间充满弹性,扩大实习场所,学生既可以去公立幼儿园实习,也可以去私立幼儿园和托幼机构等实习。

(二)加强课程管理,落实教育实践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是改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关键。改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编制,深入专业课程的实施,注重专业课程评价,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实验基地,与托幼机构和保教机构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配备指导教师,保证学生实习的质量与效果,为以后从事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教育实习的评价工作,进行记录,通过回校后的小型答辩、口试以及幼儿园和指导老师的鉴定意见,让学生能够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同时要注重研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使各门课程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网状的、系统的整体,使课程设置不断趋于完善和合理。同时,有必要增加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的比例,这样就可以既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考虑到保教机构中需要的人才的特点。

(三)建立梯队式的教师队伍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专业理想,形成正确的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理想信念。

其次,教师必须要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对知识的深化、质量和知识结果的优化。

再次,教师要注意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重要因素。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制,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最后,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做到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互动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课程设置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标准

我们应该改变一贯坚持的课程模式和实施方法,不要采取一劳永逸的培养方法,而是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给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意识,激发学生巨大的发展潜能,提升职业认同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要加强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对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論的课程中加入实用性的课程,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做到理论与实践二者结合,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和托幼机构中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对科研学科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竞争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1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豫南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9-ZDJH-22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广州: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周丛笑.学习陈鹤琴的课程论思想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思考[J].幼教金刊,2017(02).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杨艳.幼儿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广州:华中师范大学,2004.

[6]步滕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7]胡丽园.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7(27).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