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伪性”思想在中国画学中的观照

2019-01-03周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荀子

周璇

摘要: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明确阐释了自己“性恶”的思想,以及为了让人性回归到“礼义”层面所提出的“伪性”思想。本文旨在以明万历年间成书的《养正图解》为例,管窥荀子以及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画学中的嬗变。

关键词:荀子;性本恶;化性而伪;养正图解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039-01

在《荀子·解蔽》中,荀子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即人本身是具备客观认识事物的能力的,而客观的事物本身也是可以被人所认识的。但是,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会犯错误,致使人认识不到正确的事物本质。“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人时刻都容易被其他的因素蒙蔽,因而虽具备客观认识的能力,但是困难重重。本文便以《解蔽》篇为滥觞说开去。

一、荀子的人文思想

(一)性恶思想

在《荀子·解蔽》篇中,荀子关于诸子百家有这样一段认识:

“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欲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埶谓之

“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

在荀子对于庄子的评述里,荀子认为庄子被自然规律所蒙蔽而不知道人的本质。强调人的自我认识是荀子思想里的重要一环,从荀子对于庄子的批评中,可以看出荀子对于“人”的概念的强调,这是荀子人文思想的提现。关于荀子的人文思想,其最直接的体现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直接提出了与孟子“人之性善”相反的观点,即“人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首先提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人自降生时起,就好利、疾恶、好色的本性,放纵这些本性就会带来不良后果,纵容人的本性的任意发展只会使得礼义崩坏。”

(二)伪性思想

在提出“性本恶”思想以后,荀子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荀子认为只有师法的教化,礼义的引导才能矫正和约束人性,所以古代的圣人“起禮义、制法度”来化导人的情性。“性相近,习相远”,在孔子的思想中,不难找出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的共同发源,即认为人的品性是相近的,虽然前者认为人性发于善,后者认为人性发乎于恶。

在“性恶”论的基础上,荀子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和说明,他认为“性恶”并不是一成不变,通过后天的学习,接受礼义的教化,人性会发生变化,即“性伪”。

荀子认为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不是通过外界学习便有的称之为“性”,可以通过外界的人、事发生改变的称之为“伪”。因为,

“性”是一个恒定量,而“伪”是一个可变量,荀子说: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二、荀子的性伪思想与中国画学的关系

荀子的性伪思想发乎于其性恶思想,即人天生具有的不好的品性可以在后天的学习中得到改善。至于改善到什么程度才符合荀子的期望,荀子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在荀子的两段话中我们大致可以知晓荀子的意思。

其一,是荀子对于孔子的评价,语出《荀子·解蔽》: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

荀子认为孔子仁德明智而且不被其他事物所蒙蔽,广学博览,集其大成而以来辅助古代圣王。虽只有孔子这一派掌握了周备全面的道,但他们推崇并运用它,而不被成见旧习所蒙蔽。所以他的德行与周公相等同,名声和三代开国之王相并列,这就是不被蒙蔽的幸福啊。

其二,是荀子对于圣人的描述,语出《荀子·性恶》篇: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从荀子的话里,他认为孔子的品德能够与周公相媲美,周公在荀子的心目中是具有很高的评价的,在《荀子·非相》篇中写: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

即使是有着很好的政绩的、施善政的大禹和商汤,他们也比不上周王的才能。而孔子由于仁而不蔽,又有很好的礼义,故而能与三王并举,能与周公齐名。对于礼教的强调,不仅在孔子荀子,在整个儒家的思想里都尤为重要。从孔子提出“仁、义、礼”,到孟子发展为“仁、义、礼、智”,再到西汉董仲舒演绎为“仁、义、礼、智、信”,“仁、义、礼”一直备受儒家思想家的重视。在荀子的思想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对“仁、义、礼”的发挥,但同样也有阐释,在上文引述的《荀子·性恶》篇中便有介绍,荀子直接将礼义与圣人联系起来,礼义是圣人所有的,常人也可以学可以做。

“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直接反应了荀子对于教化的认识,同样强调的教化的还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思想。《礼记·经解》有言: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

关于如何伪性,让人向着善的层次发展,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能启迪人以礼义教化的,都可以用作手段,艺术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主张“克己复礼”的孔子在谈及“六艺”时,以“六艺”中的“射”为例,孔子说: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关于“艺”所包含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扩充,君子通过“艺”来修养品格,陶冶心性。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开篇便说: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到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之画”,直追唐王维为“南宗之祖”,“文人画”的便正式由文人追逐笔趣借以抒怀的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有专门称谓专门所指的画系。“成教化,助人伦”,画作为文人敞胸抒怀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相较于文学作品有独特的优势,自西汉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中之文字触怒汉宣帝而遭腰斩以后,文字狱在历朝时有发生,以清朝最为严重。而跳脱了文字束缚的绘画,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灵”,寄情于景,于笔墨纸砚,文人的情愫得到了极大的抒发,故而画学日益兴盛。

三、“伪性”思想在《养正图解》中的体现

《养正图解》是一部蒙学读本。明万历年间,焦竑任皇子讲官时,为劝导皇长子朱常洛而编撰此书。《易·蒙》有“蒙以养正”之句,疏曰:能以蒙昧隐取,自养正造。此书辑录周文王至宋代的傳说典故,绘图60幅,每图后附解说,故名《养正图解》。

焦竑将历史上广为人称颂的事迹典故绘图辑册,编订成书。书中以图解的形式通过历史典故、古人事迹宣讲忠君、孝悌、诚信等封建伦理道德及言论行为规范,在解说中作者明理析义,借古喻今,竭力阐述儒家的纲常观念及仁义礼智信五德思想,劝勉皇子从细微琐事入手修身养性,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从《养正图解》的功用来看,《养正图解》与荀子的“伪性”思想是一致的,作为太子讲师的焦竑深谙教育下一代君主成为治世明君的重要性,将抽象的义理以简单易懂的绘画表达出来,既便于年幼的皇子接受也起到了引导皇子向着“仁、义、礼、智”的方向学习。

四、结语

绘画不只是简单的图像拼接堆砌,具有“成教化,助人伦”功用的绘画与荀子“化性而伪”的思想是契合的。“化性而伪”作为荀子思想的重要一环,他主张用各种方式善诱人们往“礼义”的层次去发展,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以陶冶情操、抒发胸意为目的的作品比比皆是,写意山水、工笔花鸟无不兼备,焦竑的《养正图解》以版画插图的形式,虽然与山水花鸟的形式相比稍有不同,但同样具备“伪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战国)荀况,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明)焦竑.养正图解[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荀子
《孟子》《荀子》引《论语》考论
荀子弟子张苍考论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和谐
荀子的生态环保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