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巴基斯坦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与路径探析

2019-01-03马广奇黄思慧

时代金融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中巴巴基斯坦一带

马广奇 黄思慧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一、引言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1]“一带一路”倡议架起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发展的桥梁,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的一系列务实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果实,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得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巴基斯坦作为中国传统友好邻邦参与其中,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连接和示范国家。[2]

“一带一路”倡议完全契合两国合作发展愿景,中巴正携手迈进新时代。2017年12月18日,《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巴基斯坦“2025发展愿景”深入对接,指导规划走廊建设,推动两国协同发展。2018年1月,巴基斯坦总理阿巴西表示,“一带一路”精神与“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主题不谋而合,倡议惠及周边各国,并且受益于此,巴基斯坦出口实现15%的增长率。2018年3月,巴基斯坦《每日时报》称,中巴经济走廊兼具机遇与挑战,将成为一条繁荣与和平的走廊。巴基斯坦政府考虑在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时,以人民币取代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这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中国和巴基斯坦贸易合作现状

2016年,巴基斯坦对外贸易概况不容乐观,进出口总额为914.94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下降速度远高于服务贸易,货物进口额为471.55亿美元,同比上升7.67%,货物出口额为204.35亿美元,同比下降7.49%;服务进、出口额分别为153.93亿美元和85.11亿美元,同比下降3%和7%。从贸易地位角度,巴基斯坦始终处于贸易逆差,且逆差额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达336.02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了1.82倍(详见图1)。作为净进口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巴基斯坦成为受益方,进口价格下跌的利润大于出口价格下跌的损失,对巴基斯坦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推力作用,但部分具有价格优势的进口商品挤占了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对其民族企业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振兴起着抑制作用。[3]

图1 巴基斯坦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2005-2016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贸易总额以16.0%的增速逐年递增,从42.6亿美元增加至217.5亿美元;出口额以16.4%的增速逐年递增,从34.3亿美元增加至164.8亿美元;进口额年均增长率为11.6%,从8.3亿美元增长至182.9亿美元。可见,中国在中巴贸易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连年实现贸易顺差,并且顺差额不断扩大(详见图2)。对于中国而言,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国。对于巴基斯坦而言,中国是巴基斯坦第二大的贸易伙伴,即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中巴贸易额占巴基斯坦对外贸易总额在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上涨幅度越来越大。[4]

图2 中国对巴基斯坦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地缘优势明显,政治互信度高

较之世界其他地区,南亚与中国更具有地缘优势。“一带一路”下深化中巴经济合作,应该把南亚大国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摆在显著位置。从区域角度来看,对于中国西部而言,中国和巴基斯坦恰好天然接壤;从能源视角来看,中国西部现有三条输油管线通向中亚和西亚,分别是源自哈萨克斯坦的输油管线、源自土库曼斯坦的输气管线、拟议中的巴基斯坦输油管线;从安全角度来看,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经济合作,有利于增强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谋求和平与发展,维护南亚地区的稳定格局。巴基斯塔前总理谢里夫多次访华,积极寻求本国发展战略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对接。

巴基斯坦是中国唯一全天候的合作伙伴,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最纯粹、最真诚、最坚定的友谊奠定了两国政治互信的基础。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67年来,长期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关系,休戚与共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岁月,这种独一无二的政治互信关系将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有效保障。“一带一路”倡议下,巴基斯坦各项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8年4月13日,中企承建的最大水电站项目并网发电,将有效缓解巴基斯坦全国15%人口电力紧缺问题,为巴基斯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经济稳步增长,后势发展强劲

在2006年,美国《外交政策》和美国和平基金会将巴基斯坦评为全球第九大“失败国家”,但是巴基斯坦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率远高于美国、印度等国家,经济增长强劲有力。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资料显示,2016年巴基斯坦经济增长率为5.47%,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789.13亿美元,排名世界第42位。巴基斯坦近十二年来经济状况总体向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5年的1095.021亿美元跃升至2789.134亿美元,GDP增长率从1.70%跃升为5.47%,GDP增长率在金融危机受挫后逐渐回升并达到近十年最高水平。人均GDP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大致呈同方向变动,从2005年的711美元跃升至1468美元,成功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升。2014-2015年度由于受政党抗议、能源短缺、农作物减产等负面因素影响,未实现6%的增长目标,目前巴基斯坦尚处于经济复苏的低增长状态,后势发展强劲。[5](详见图3、4)

恐怖主义威胁下的巴基斯坦,外资吸引能力较弱。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巴经济合作框架,不仅尊重巴基斯坦的民族文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恐怖主义问题。中巴经济走廊自投入建设后,吸引了许多外资参与到相关项目中,迅速推动了中巴双方在经济特区、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水利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大量投资机会涌入中巴经济走廊,加快巴基斯坦经济增长步伐,在注重提高经济质量提升的同时,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活力。

图3 巴基斯坦的GDP及其增长率

图4 巴基斯坦的人均GDP及其增长率

(三)生产要素存在互补性,为产业合作埋下伏笔

巴基斯坦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工业发展明显不足。虽然自1961年以来农业的增长速度放慢、占GDP的比例降低,但农业依然是巴基斯坦的支柱产业。农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为各行业发展提供原材料、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等。就三大产业的发展速度而言,巴基斯坦的工业增加值增长最为缓慢,年均增长率为21.42%;农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率为在24.07%左右;服务业增长迅速,始终保持在51%以上的增长率。[6]由于人们需求转变促使内部结构变化,进而导致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但是服务产业格局依然以批发零售贸易和运输、仓储和通信两大传统服务产业为主,以金融、保险、商务、科技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行业虽比重不高,但发展势头强劲。在农业依旧为支柱产业而工业发展不完善时,服务业增长率过早超过了工业和农业,与大多数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不符,巴基斯坦产业结构发展顺序存在问题(详见图5)。

中巴两国在资本、科技、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方面具有互补性,这为双方进行产业协作埋下伏笔。中国4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跃升为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外汇储备资金需要寻求最佳投资渠道;使中国逐步走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中国将积极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最年轻国家之一的巴基斯坦,在劳动力方面,拥有“人口红利”,但国民受教育程度低,2016年中学入学率仅占44.526%;在能源方面,巴基斯坦地理位置优越,助力中国缩短海上石油运输距离和构建跨国陆路油气运输系统。[7]

图5 2005-2016年巴基斯坦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

四、“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经济合作的路径

(一)深化“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激发直接投资潜力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六大支柱之一,使得巴基斯坦的国际形象显著提升,助力巴基斯坦从十年前“世界最危险的国家”到现在有望成为下一个经济成功的案例。加强中巴经济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首先,持续关注基础设施和运输项目建设,合理改造巴基斯坦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以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木段项目为例,它提供了2.2万个就业岗位,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其次,贯彻落实《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纲要》,开展经济、工业园、能源、通信、金融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另外,强化对红旗拉普口岸的资源投入,加快口岸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步伐,稳步提升陆路出境通道通关效率。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中巴经济合作,将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激发直接投资潜力。第一,将互联网金融融入“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中,着重搭建信息平台、电商平台、支付平台和社交平台,在国际合作中打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例如,2017年5月,阿里巴巴与巴基斯坦贸易发展局(TDAP)签订了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巴基斯坦政府将助力阿里巴巴将在巴基斯坦建设平台和基础设施。第二,制定有效的直接投资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疏通跨境结算障碍,完善支付清算的相关政策,全方位优化直接投资效率进而降低贸易投资成本。[8]第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引导对外投融资基金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导向,实施专业化管理,统筹兼顾,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有效激励奖惩制度,提升中国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的整体质量。

(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巴基斯坦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是其工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发展滞后,制造业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制造业对于GDP贡献率较低。巴基斯坦承接中国产业转移同时兼备经济需求和政治意愿。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了中巴经济合作潜力,中国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实现从外部改善巴基斯坦产业现状。同时,这符合中巴两国现阶段的比较优势,有助于中巴两国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国内供给侧改革的开展下,正面临新一轮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同时巴基斯坦对中国投资开放程度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劳动力资源充足、与中国产业的差异等为巴基斯坦承接中国产业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中国对巴基斯坦输出过剩产能,适应了双方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两国的产业合作应该分三个阶段推进、以点带面逐步进行。在第一阶段,打破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协作、电力合作等基础产业合作领域局限,以点带面将合作领域延伸至制造业。在第二阶段,将传统钢铁产业转移作为制造业合作的重中之重。巴基斯坦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产业转移的实施提供了先天条件,两国经济合作涵盖领域广阔对钢铁投入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一定要求,这是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在第三阶段,以“中国制造”的影响力,积极引导巴基斯坦融入全球价值链,将互联网与各产业紧密结合,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新业态,使中国和巴基斯坦共享金融合作成果。[9]

(三)加强两国人文交流,提升巴基斯坦人力资源素质

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着美好的历史情感。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文化交流则是民心相通的关键。“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深化中巴经济合作、谋求政治合作,更要加强文化交流。

加强两国人文交流在于:首先,将新疆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试点,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中巴民间艺术交流,将民俗文化体验融入到两国人民的交往中,进而推进新一轮的中巴文化交流热潮,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例如,使有组织的社会团体和个别民间艺术团体互访成为民间艺术交流活动主要推动力量,以民间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其次,定期举办中巴友好城市交流会议,强化相关友好城市的人文交流,夯实中巴两国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文化基础;最后,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训的直接投入,为中巴经济合作培育一批优秀的人才后备军。目前有18000多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在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或工作,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应当将加强巴基斯坦留学生教育和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作为基础内容。一方面,伴随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中国应当把加强巴基斯坦留学生教育作为重要任务,例如推进留学生融入中国文化、采取两国联合培养教育模式等;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可以充分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提升教育质量,为留学生回国就业问题保驾护航,稳步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中巴巴基斯坦一带
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
你偷走了我的心
——中巴建交七十周年主题推广曲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中巴纺织贸易投资新方向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中国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巴基斯坦下调风电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