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中医康复治疗探究

2019-01-03

关键词:肌张力肌力上肢

张 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中医科,新疆 阿勒泰 836099)

为进一步提升其临床治疗方向,研究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抽取30例患者予以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疗法,男8例,女7例,年龄48~70岁,平均(62.5±3.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3±0.5)年;观察组接受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男9例,女6例,年龄49~71岁,平均(63.5±3.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8±0.5)年。两组患者均无诊断禁忌,排除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及器官功能障碍疾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疗法,包括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与基础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需在专业医师,治疗师的指导下,根据受损患肢情况,给予生物反馈,以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关节松动训练,肢体气压等做康复治疗,从而促进其受损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同时需结合患者病情恢复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严格遵从医嘱,针对患者改善其活动能力,降低肢体疼痛;最后需予以患者恢复性理疗,指导其选择正确体位,辅以治疗仪缓解其肢体痉挛[1]。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综合康复疗法,选择针灸、中药等治疗途径;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川芎、桑枝、茯苓、赤芍、地龙、甘草等药物。针灸选择穴位:内庭、外关、风市、足三里、合谷、曲池等穴位,采用提插泻法进行针灸操作,1次/d,20 d/疗程。

1.3 观察指标

通过两组患者上下肌张力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上肢肌力、上肢肌张力、上肢活动能力、下肢肌力、下肢肌张力及下肢活动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肌力、上肢肌张力、上肢活动能力,分别为(2.71±1.34)分、(1.82±0.82)分、(2.52±1.39)分;下肢肌力、下肢肌张力及下肢活动能力分别为(3.46±1.48)分、(0.75±0.17)分、(3.26±1.17)分;对照组患者括上肢肌力、上肢肌张力、上肢活动能力分别为(1.35±0.86)分、(2.75±1.16)分、(0.87±0.43)分;下肢肌力、下肢肌张力及下肢活动能力分别为(1.86±1.24)分、(1.99±0.42)分、(1.46±1.28)分;组间对比,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括上肢肌力、上肢肌张力、上肢活动能力、下肢肌力、下肢肌张力及下肢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在中医理论中,即常见的“中风”症状,属于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高,病理结构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同时其与患者年龄关联密切,在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现状下,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处于上升趋势。目前针对脑卒中的治疗中发现,其病症类型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一旦治疗不当将致使其持续恶化,诱发肌张力增高,从而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影响,严重情况可致使生命危险[2]。《景岳全书》中有记载:“于中风,其跟于血液,血液枯燥,故而痉挛[3]。”可见通过针灸疗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其中医药方具有化瘀解气,清热明目,镇痛止痛,舒经活络等功效,可进一步改善肌张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治疗方式针对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肌张力,提升其生活质量,保障肢体功能的正常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肌张力肌力上肢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