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品管圈提高小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2019-01-03

关键词:品管圈雾化医护人员

何 瑛

(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北方医院)儿科,内蒙古 包头 014000)

在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患儿依从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而治疗依从性差、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现象又会进一步影响到患儿自身治疗效果,无益于疾病快速康复。在本研究中,为了提升患儿临床治疗依从性,笔者特选择500例于我院进行雾化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析品管圈活动对于提升患者依从性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情况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于我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男130例,女120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3.02±0.65)岁,病程3~10天,平均病程(6.58±1.22)天;观察组男129例,女121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3.42±0.19)岁,病程3~12天,平均病程(6.74±1.41)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案

在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2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250例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成立品管圈小组:首先,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并将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组,每组包含6名组员,每组竞选出一名组长担任好小组活动的策划工作。此外,采用矩阵列表方式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患儿雾化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问题发掘:综合各小组讨论结果可知,导致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雾化吸入装置选择不当、家属或小儿对雾化吸入治疗带有排斥感、患儿面对治疗容易恐慌、哭闹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差。

(3)制定对策:针对上述讨论结果,科室也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①为患儿家属多讲解雾化装置选择、使用方式等基本知识进行宣教,帮助其选择正确的治疗装置。②为提升患儿与家属对于雾化治疗的配合程度,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为其普及雾化吸入治疗的基本原理、运用该法的优势等,并且,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的体位干预,并指导家属正确拍背、安抚,一方面提升患儿生理舒适度,一方面给其带来心理支持。③品管圈小组每天对不同患儿吸入治疗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反馈、周而复始地制定、完善相应应对策略。

1.3 观察指标

分别评价两组患儿对于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情况,统计其依从率。患儿遵循医嘱,每日按时按量完成治疗,且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视为完全依从;患儿比较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偶有哭闹,视为部分依从;患者不按医嘱治疗或哭闹不止,视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统计,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5.20%(238/250,140例部分依从,98例完全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225/250,165例部分依从,60例完全依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P<0.05)。

3 讨 论

儿科护理工作中,患儿依从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而治疗依从性差、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现象又会进一步影响到患儿自身治疗效果,无益于疾病快速康复。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相比,在小儿治疗、护理工作中相应运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医护人员与患儿及患儿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而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则从根本上提升了患儿对于临床工作的依从性与家属对于医疗服务的配合程度。对于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而言,通过护患沟通,可以有效纠正其对于雾化吸入治疗的错误认识,并了解到使用该方法治疗的临床优势。其次,通过治疗过程中体位护理、拍背安抚等辅助手段,可为患儿提供心理支持,有助于减少其哭闹行为[1]。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采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儿雾化泵雾化吸入依从性,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了患儿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品管圈雾化医护人员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