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研究

2019-01-03鲁小丽

关键词:硬化性左室心脏病

徐 博,鲁小丽,王 卯*

(昌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新疆 昌吉 831100)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脏病中出现率较高的一类,介入术是临床治疗这一疾病的有效方法,而为了保证术后康复质量,必须在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心脏康复治疗[1]。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开展有效的心脏康复干预能够使心肌缺血情况得以改善,使患者有更好的运动耐力,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具体以我院80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对象,分析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于促进患者康复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28±5.36)岁;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59±5.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则对患者实施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术后第1天保证绝对卧床休息,进行大肌肉群、关节的被动活动,期间要保证手术一侧的制动。(2)术后第2天主要进行床上的活动练习,先协助患者斜靠着床头坐起,之后可以慢慢练习患者自己坐起,然后逐渐增加简单生活自理活动的练习。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吸气时最大程度降低膈肌、浮起腹部,呼气时保持腹部收缩平缓连续排气。(3)术后第3~4天指导患者在床边练习站立、进食、走动等简单动作,术后5~6天指导患者在走廊活动,在协助下练习150米左右的缓慢步行,叮嘱患者保持情绪平和,不要过度兴奋,针对患者所需使用的药物以及饮食进行健康教育。(4)术后7~10天仍主要进行病房中的活动练习,增加步行练习长度,并逐渐增加上下楼梯练习,做好患者出院宣教。(5)出院指导:在家属协助下坚持进行心脏康复锻炼,叮嘱患者家属在增加活动量时必须做好监护工作,一旦有任何不适反应,都要马上暂停训练。

1.3 观察指标

生存质量:在术后1天、2个月利用心血管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评价,共计24个问题,总分154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心功能:术后1个月测定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存质量

术后1天观察组评分(89.63±12.27)分;对照组评分(88.72±13.23)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评分为(120.42±23.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54±2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功能

术后1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66.35±3.04)%明显高于对照组(62.37±2.89)%,左室舒张末内径观察组(42.35±3.26)明显低于对照组(45.09±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观察组接受的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基本是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个阶段是制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床上的活动练习,术后短时间内保持绝对制订,之后慢慢进行患肢的稍微翻转,按照顺序练习坐起、站立、床边活动、室内行走、室外行走等,并慢慢增加活动量。第二阶段主要是在患者有能力下床后,练习行走,并慢慢延长距离。第三个阶段是在第二阶段基础上慢慢增加活动的量以及持续时间,帮助恢复患者运动耐力。各个阶段康复干预的开展能够逐渐恢复患者心功能以及活动耐力[2]。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心脏康复治疗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硬化性左室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1例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