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更要不断强化舆论监督

2019-01-02高秉喜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内参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扬名立威的重器,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面方面。强化舆论监督也是新闻媒体加强新闻宣传和媒体建设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新闻媒体更要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结合起来,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然而,我们注意到,地方媒体近年来开展舆论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弱,形式也越来越单一。中国地市报人编辑部今年在对全国地市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专题调研过程中发现,接受调查的30家地市报,有24家地市报社开辟有舆论监督专栏,但专栏实际利用率不到50%,有6家地市报没有开辟舆论监督专栏。作为舆论监督的另一种形式——内参,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接受调查的30家地市报社中,只有24家报社曾经办有内参。其中,近三年没有推出内参的有14家报社,有6家地市报社从来就没有办内参。对于“要不要开展舆论监督”的问卷回答,地市报社都表现出绝对地统一“要”。地市报社对强化舆论监督的呼声很高,但对开展舆论监督的阻力很大表示担忧。不过,更多的地市报社对争取各方支持、强化舆论监督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舆论监督很重要,但舆论监督很难做,这是新闻媒体和媒体人的一个共识。不过,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听到各级领导“支持舆论监督”的好消息,这无疑对媒体不愿或不敢开展舆论监督营造了良好氛围。

2018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推出重要文章《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11月30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一次工作点评会上指出“凡是媒体曝光的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一态度,充分表明北京市委对媒体舆论监督的鼎力支持。

笔者注意到,早在7月23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主持山东省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也提出,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形成主流舆论,凝聚推进工作的强大正能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舆情监测和研判机制,形成意识形态工作合力,对发生的重大舆情随时研判、果断处置。要以真实、准确、及时、用情为原则,切实做到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回应关切,遇事不遮遮掩掩,更不能冷冰冰、干巴巴,而要充满真情地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会议要求,山东省级新闻单位要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8月11日,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在新闻媒体座谈会上也强调,全省政府系统要做到欢迎、利用、包容、支持和保护舆论监督,展现出海南开放、自信、阳光的政府形象。并表示,海南省政府将成立舆论监督促进小组,为媒体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笔者认为,这一个个掷地有声支持舆论监督的重要讲话,无疑为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扫清了障碍,是为媒体监督撑腰壮胆。但是,作为媒体和媒体人,强化舆论监督工作不是乱监督,也不是伪监督,必须合理合法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直面社会丑恶现象,积极回应民众关切。所有舆论监督要有利于问题解决,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闻媒体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舆论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既要充分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又要发挥媒体优势,依照新闻真实性原则,及时、准确、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新闻媒体和媒体人要真正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媒体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内参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内参报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出圈”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提高站位意识 发挥参谋作用——湖报集团办好内参的几点思考
浅谈基层记者如何采写高质量内参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