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研究

2018-12-28杨晓婷邹巧燕蔡伟莹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一带一路

杨晓婷 邹巧燕 蔡伟莹

摘要: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新模式应是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有效模式。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及地方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等方面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深化。则本次调查以广东民办高校为例,采取线上与线下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858名高校大学生,对高校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及有效的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一带一路,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体系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了“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一重要理念。[1]高校应与时俱进,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重要理念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专业人才,为推进我国产业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以及区域创新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经济、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以及法律等,都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保证,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推进的重要因素。

2创新创业教育变革在“新时代”下的应用价值体现

2.1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指导意义性

我国的教育从最开始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创新创业教育,这其中的转变使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传统教育方式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采取较传统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忽视了学生为主体这一重要理念,也忽略了人的创造性,大大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及展现,故学生也难以适应社会的磨练及各行业对其的工作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国家创新型人才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如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迫切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走在时代的前端,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教育方法尽可能地体现多样性和实践性,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无疑对于社会、国家、高校、学生自己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性。

2.2大学生创新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和前提

大学生创新与大学生创业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分割。大学生创新可以促进创业,大学生创业可以促进创新。只有把大学生创新与大学生创业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深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更要重视求异创新,摒弃以往盲目统一的传统观念,让教师不再一味地采取灌输性教学,忽视了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的培育及动手实践能力。而是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和创新性教学,让学生们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及见解并大胆提出问题及建议,无论在老师教学内容的实际作用上,还是书本知识的层面上,都希望学生扮演着大胆质疑的角色。因为这是一个让学生自己敢于发声的新时代,旨在不断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兴趣及创造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实证分析

3.1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文采用了自编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对象为广东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主要采取网上发放问卷及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共900份,回收问卷892份,其中有效问卷858份,有效问卷率为96.19%。基于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为例,探索高校是如何抓住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机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的。

从表1中得知,采用基本的描述统计方法,在有效样本858名大学生中,其中调查对象为男生的占45.45%,女生占54.55%。调查对象对对国家及广东省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为非常了解的占2.91%,比较了解的占9.32%,一般了解的占23.54%,不太了解的占53.26%,不了解的占10.96%。调查对象中大学生认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比较重视、非常重视的共约占29.49%,一般重视、不太重视、不重视的共约占70.51%。

3.2期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的授课方式

从图1得知,在858份有效样本中,35.31%的大学生希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为实践操练,29.37%的大学生希望主要授课方式为创业模拟,17.48%的大学生希望主要授课方式为案例分析。9.91%的大学生希望主要授课方式为讲座,7.93%的大学生希望主要授课方式为咨询答疑。

其中,大学生希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为实践操练、案例分析、创业模拟的共约占82.00%,可见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方式注重于亲身体验、培养动手能力的较为认可。

3.3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

从图2得知,调查的858份有效样本中,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采取的措施为建立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的占35.04%,开展多样化的创新创业竞赛占22.00%,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占15.58%,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占15.2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占10.52%,创业实训软件占1.50%,提供创新创业导师跟踪指导占0.02%,设立了创新创业社团占 0.10%。

其中,建立创新创业课程占的比例最大,说明了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中,高校采取的优先措施是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理论知识的补充仍是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常规方式。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新创业导师跟踪指导等注重实践的措施所占比例较小,由此可见,在孵化基地及指导教师体系方面可继续加强完善。

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建议

4.1与时俱进,创新和完善教学体系

“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不能落下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的学生处与团委可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学生社团、学生组织申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校的科研开发处及教务处及可以共同制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计划,为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条件保障和经费保障等支持。同时要注重不同项目、学科之间相结合,注重学科与科研、项目之间的相结合,并及时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看这样的计划是否适用于本校学生,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创新,使现有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

4.2高校构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师资团队

构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师资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也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极其具有挑战性的关卡。新型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模式的构建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可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支持从事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也可让他们驻扎到创新创业园孵化基地,利用国家或地方或高校相关的资金、场地等扶持政策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实验,达到丰富其阅历及教学经验的效果;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创新创业人士举办类似“名家企业走进校园”的活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宣讲普及及实践或落地学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让教师深人到创新创业型公司企业中,去亲身体验与锻炼,感受和学习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具体要求及发展前景,教师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授及指导学生的创新项目。

4.3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型文化氛围

大部分的高校目前创新创业文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不够浓厚。高校可投入多些精力于如何更好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除了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让创新创业理念植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中。[2]在当今“一帶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更多重视的今天 ,高校只有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大胆创新,为创新营造合适的生长环境,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保障与支持,只有以创新为动力,才能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4让学生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换

大学生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研发新技术或新产品,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或更深入地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换,这就是所谓的成果转换。高校通过教学和科研等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思维还是动手实践能力都相对较强,并能有效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化,这个过程中学生若能获得应用基本原理和创新思维转换方向的思考能力将受益无穷。成果的转换更是营造文化、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精神、挖掘创新潜能、传播知识、促进成果转化、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方式。

4.5搭建实践教学实验室共享平台,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

鼓励、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性实验及科研项目,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学术节系列活动孵化等形式多样的让学生成为实践主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也可以联合政府及学联承接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学术型创新创业竞赛为龙头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并不断完善。形成符合本校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学术科技文化展示体系,搭建更多的实践共享平台,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型实验项目中来。

4.6孵化基地注重学生自主式学习、创造性学习

孵化基地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钻研网络上创业的动态信息知识,自主分析成功创业及创业失败的典型案例,不断总结成功创业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从别人身上汲取知识,学会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网络创业的切入点,把握自主或合作网络创业的机遇等。高校可以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的,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式发展。

4.7借助互联网及新媒体,丰富载体及内容

随着数据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通信手段、一种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对大部分的高校来说都处于一个初创的阶段期,都在探索并构建一整套符合学校办学特点的课程教育体系,高校和校企之间的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可以借助“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整合,高校之间可以互访图书馆、开放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借助高科技时代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及新媒体,促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丰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及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德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二[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

[2]田亚杰.创新驱动背景下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7.

2018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8008),2.广东培正学院2017-2018学年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2018-21)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一带一路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