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情况分析与启示

2018-12-28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安徽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徽省申报计划

◎文/马 静(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技计划项目是政府组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政府合理配置科技资源、调节市场和科学研究不足、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科技计划项目一般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完成,对承担单位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相对于高校及科研院所,安徽省企业在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能力方面稍显不足。提高企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质量,顺利通过专家项目评审立项,成为其提升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对提升全省整体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特点

1.侧重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安徽省科技厅2017年围绕安徽省优势领域产业创新需求,在量子通信、高性能专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等领域遴选实施了205项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经费2.98亿元。2018年1—6月,完成了省重点研究与开发类网上立项项目378项。未来省财政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不仅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上侧重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支持,还将努力争取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立联合基金,实施500项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此外,省科技厅将通过大力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高新区、孵化器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补助,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等方式给予科技创新主体更多支持和补助。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申请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2.项目申报成为政企沟通渠道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是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企业申报项目的过程正是企业发现自身短板、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部门通过受理企业申报项目进一步了解省内行业领域发展水平。

二、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是目前省科技厅统一管理全省科技计划项目全流程业务的唯一网上平台。从近两年的项目立项情况和系统后台咨询问题来看,企业在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存在以下问题。

1.不注重政策文件学习

近几年,国家和安徽省密集出台了许多关于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政策文件,但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没有认真了解文件,不清楚扶持政策。同时,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缺乏沟通,往往由于不了解政策、信息获取不及时错过项目申报机会,如一些后补助项目。此外,立项过的、已成定论的研究领域,一般不会被列入申报指南,但部分企业没有认真阅读申报指南要求,也可能因为申报条件不合格或是重复提交相似课题导致申报失败。

2.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不充分

安徽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与省政务服务网对接,注册与登录入口均在省政务服务网的统一认证中心。有的申报企业不熟悉项目申报渠道、流程,往往等到申报截止前的最后两天才咨询如何进行项目申报。有些企业在申报材料准备上不够充分,申报书准备仓促,内容逻辑性较差,缺乏有力的证明材料,难以通过专家评审环节,导致项目申报不成功。

3.项目创新点欠缺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的关键。申请项目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选题、观点的新颖以及拟解决问题方法的创新上。如果选题论证没有新意,也难以成功立项。因此,申报项目要在某一方面有新的探索和改进,构建新的模型或研发新的产品。但有些企业缺乏对最新技术、方法的了解,在申请项目时没有表现出该项目技术的新颖性、创新性,很难得到国家或省的专项支持。

4.缺少专业型项目管理人才

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缺少专业项目管理人才,没有足够的精力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很难编写出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申报书。同时,企业人才流动性较大,有时会遇到第一年填写项目申报书的成员第二年已离职,或者项目联系人变更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影响企业申报项目的立项。

三、关于企业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的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近两年来成功申报并立项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共同特点:研究内容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能够围绕安徽省重点研究方向,解决某一领域的技术难题或将带来该领域的巨大突破;承担单位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比如在该领域已研究多年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科研团队人才集聚,有充足的配套资金支持该项研究;注重交流合作,擅长利用其合作单位学科带头人及科研条件,带动本单位科研水平提升。企业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应注重以下方面。

1.项目申报应早规划

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分为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省创新环境建设专项、省平台和人才专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专项、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资金、对外科技合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七大类50多个专项。由于各类别专项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其申报周期、申报条件及政策都可能有所不同,所以申报单位应提前做好申报准备,在年度规划时,将申请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单位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提前收集相关申报资料,了解最新政策文件,及时关注省科技厅发布的征集指南和申报通知等,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2.加强企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永远是企业成长的灵魂,企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行动,需要从企业负责人开始高度重视,但企业管理人员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有责任激发和释放人才团队的创造能量,奖励提出创意的员工,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在项目申报方面,项目申报材料的创新点和重点研究内容是评审专家审查的重点。创新应该是对现有问题的改进改善,或是提出能够促进效率提升的全新方式方法,在论证过程中的观点、资料都应具有创新性,这将有助于项目获得立项支持。

3.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

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关键要靠人才,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成正比的。安徽省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若干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科技创新型企业应当以此为契机,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技术好、科研能力强的人才。同时要注意留住人才,形成尊重人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为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4.加强同行业交流合作

中小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在项目申报方面,不如高校院所专业,除了早规划、早准备外,也应当适当借助“外力”,加强与高校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共赢。企业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创新沙龙等,在交流中获取信息,有效地促进思想碰撞。同时,加强企业同行之间的交流,促进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5.培养专业型项目管理人才

目前,省内许多企业缺乏专业型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申报管理多为行政管理模式,新版的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必须是项目负责人本人真实信息注册方可在系统中申报项目,避免了以往任意成员注册即可申报项目的弊端。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将有助于企业重大项目申报和管理,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人才,对于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给予科技项目管理人员一定的奖励,在个人升职、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等。

6.做好项目绩效评价

要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细化管理和监督,确保与科研经费投入相配套的其他资金及时到位,加强经费管理和科研项目的效能跟踪督查,强化审计监督,明确职责,规范经费安排和使用,保障资金安全。要正视企业实际情况,在项目申报时提出符合自身水平的项目预期成果或经济社会效益。在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对水平偏低的考核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短板,通过组织校企科研合作、考察学习等方式,探讨科研项目待解决的问题。要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承担关键任务的团队负责人及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项目申报和立项。

猜你喜欢

安徽省申报计划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