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黄山市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18-12-28黄山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黄山市众创孵化器

◎文/李 瑛(黄山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在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推进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黄山市科技局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调研,本文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推进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发展情况

1.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黄山市相继出台了《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服务创客群体,服务创业企业。制定了《黄山市众创空间备案细则》,负责全市众创空间的规划、协调、备案、管理。市政府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初创期、种子期企业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建立了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2.双创载体建设发展初具规模

黄山市积极布局双创载体建设,2017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1家。目前,全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其中国家级1家,累计入驻企业184家,累计毕业企业38家,孵化面积7.1万平方米。2017年,在孵企业总收入2.2亿元,R&D支出近千万元,开展各类活动83场次,培训达4270人次。全市培育建成了7家众创空间,其中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由孵化器建立,总面积达2.77万平方米,可提供工位292个。2017年,众创空间共开展创新创业及创业教育培训等活动59场次,服务企业团队91个。

3.孵化平台运营探索转型升级

先后引进浙江向上、颐高集团等专业管理团队,为众创空间和入驻团队发展注入活力,目前空间运营各有特色。从第一家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落地到祁门针对新型电子元器件开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平台从初期提供综合性服务逐渐向专业化服务转变。目前,6家众创空间以集团统管或自有资金等方式设立100万~300万元额度的种子资金或培育基金,结合高层次人才团队、天使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融资基金,2017年共帮助16个团队及企业获得风险投资1318万元(详见表1)。新设立的祁门县新型电子元器件科技企业孵化器、EGO徽州双创示范基地也正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探索设立扶持基金。

表1 2017年众创空间投融资服务开展情况

二、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双创平台身处起步阶段,盈利模式单一

黄山市各类双创载体建设时间不长,省级以上载体数量及占比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公共服务能力整体不足,收入主要来源于场地租金和财政补助。2017年,4家孵化器收入503万元,物业费、财政补助等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18%、72%,投资收入为0;6家众创空间收入502万元,物业费、财政补助等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28%、40%,投资收入占比6%,仅2家众创空间实现投资收入。各大双创载体普遍面临着盈亏平衡压力,股权投资模式仍在探索阶段,但因股权投资成功率低且退出周期长,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盈亏平衡压力。

2.专业化运营程度不高,服务同质化

各运营主体的资源链接、资本嫁接、项目运营、投后管理等相关资质或资源整合能力较为局限,缺乏市场开发和运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基础条件、管理团队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难以匹配众创空间的扩张速度。除提供物理空间外,大部分众创空间以提供综合基础服务为主,即工商注册、财务咨询、政策解读、政策申请等,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缺乏经营上的亮点,容易做成“二房东”。

3.创新基础薄弱,优质项目有待挖掘

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孵化项目的主要来源之一,黄山市境内仅黄山学院一家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输出能力有限,专业科研平台、先进技术成果、技术人才等方面没有优势条件。大部分创业者有热情、有想法,但缺乏创业经验和商业素养,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沟通协调、技术管理、生产运作等能力上有缺失。优质项目缺乏,以2017年众创空间为例,仅17%项目获得投资,75%以上投资项目投资额不超过50万元,除省高层次人才团队投资项目外,基本没有外来风险资本投资。

4.创业政策有待优化

与相邻地区相比,黄山市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较弱。铜陵市对新备案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并对绩效考核优秀的双创平台给予30万元补助。宣城市通过备案奖励、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绩效评价、种子基金配套等支持方式给予双创平台最高200万元政策支持。池州市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奖励高达300万元。而黄山市仅对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给予绩效考核补助,在众创空间资助力度、初创企业贷款扶持、支持方式多元化等方面还较为欠缺。

三、对策与建议

1.整合政策资源,加大行政服务力度

当前省市政策通过运营补助和绩效考核等方式积极支持双创平台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增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问题严重。政府要关注众创空间发展,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对于孵化平台的优惠支持从认定奖励转移到阶段性考核,限制众创空间盲目发展,将有限资源集中在真正具备实质孵化能力的服务机构上,侧重对孵化平台入孵项目质量、税收贡献、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等指标考核,充分认识“众创空间不是大兴土木”,引导运营机构不断提高软实力,形成特色的创业服务生态系统,提供差别化服务。此外,还要加大行政服务力度,持续简政放权,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放宽工商注册的限制要求,简化住所登记手续,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

2.聚焦主导产业,多渠道引进项目和人才

众创空间、孵化器应找准定位,将创业项目招引与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契合,对接主导产业上下游资源,开展目标导向式的孵化。依托高校院所内部科研基地、技术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和科研成果,把握上游技术来源渠道;以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方向招商引商,为孵化项目提供天使客户,提高项目存活率;依托产业园区提供与大企业对接、产业落地的机会,既提供孵化场所便利,又为创业企业提供未来产业化安排,稳定落地渠道,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充分放大孵化平台“有限的物理空间打造无限的产业空间”的特性,发现和遴选一批优质潜力项目,最终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单打冠军”、龙头企业。

3.强化创业融资服务,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场地出租是最初级的盈利,长期依靠租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众创空间势必面临淘汰。想要顺应创新创业2.0时代,打造新型孵化载体,必须要与资本深度融合,按照国家战略重点,设立投资基金,支持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在投资前提供咨询服务,投资后长期跟踪指导,缓解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因缺乏有效资产抵押、难以获得投资的痛点;提供更完备的创业投融资服务,在培育壮大孵化企业的过程中实现投资盈利。同时,在自有资金的基础上与其他投资机构成立投资战略联盟,在投资上形成主投、跟投的关系,项目资源上相互推荐,形成可持续化运营模式和良好的行业资源。

4.借力产学研,加强孵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与学校图书馆合作,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为企业提供科技情报数据库等资源;加快建设科技文献查询系统和专利信息服务平台,集中购买服务器、基础软件和云服务等,向创客免费开放;与高等院校开展战略合作,鼓励推动大学公共仪器设备、大学实验室和技术平台全面开放,或合作共建其他重点领域公共技术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扶持有较强实力的、从事专业孵化的众创空间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并向其他创客开放。

5.注重品牌管理,提升孵化载体影响力

在孵化载体激增和创业服务市场泡沫化情况下,创业服务机构要做大做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产业细分领域充分整合资源,梳理服务模块,形成管理标准,打造创业孵化领域的金字招牌。市县科技部门要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共同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帮助双创平台争创国家级、省级品牌,提升影响力,招徕高素质项目。众创空间属于“注意力经济”,优秀创业项目和团队的“扎推”更容易吸引天使、风投、创投等投资机构青睐,品牌效应将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

6.打造创业联盟社群,建立资源链接平台

行业联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配,成为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利益协调、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打造创业联盟社群,实现从创业者到投资机构、企业家、导师、市场资源等更大范围的优配,并利用不同众创空间的不同行业背景和资源,聚焦产业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与市场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创新创业相关主体,解决大多数创业者在资金、人脉、市场、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困境。同时,通过创业联盟协调好政府部门与众创空间、各众创空间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创业指导、项目申报、投融资、技术创新等专业服务。

猜你喜欢

黄山市众创孵化器
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孵化器清场
为领导干部荐书
基于DEA有效性分析的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以西部地区30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