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生活资源”,促进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思考

2018-12-27王志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生活资源演示实验有效性

王志强

摘 要:实验教学在《科学》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广大科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使实验向课外有效延伸”三方面阐述了提高初中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素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有效性 演示实验

初中科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借助演示实验,增强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借助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因此,在教学中常常借助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趣味性实验来导入新课教学。在一个倒置的漏斗中放入一乒乓球,請一个学生沿斗柄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会掉下来吗”?这时,学生个个全神贯注,思维进入活跃状态,猜想着结果会怎样。而事实上乒乓球不会掉下来,同学们都感到惊讶、神奇: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而在疑问和好奇中展开了思维的翅膀。

(二)借助演示实验,解答疑难问题

如在学习了电功率之后,习题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目:两只分别标有“PZ220―100W”与“PZ220―40W”字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照明电路中时,哪只灯泡更亮?学生总认为是标有“PZ220―100W”的灯泡更亮。对于学生的这种由于想当然而导致错误的情况,我当场取用了两只不同型号的灯泡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实验真实的结果,由此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灯泡亮的程度定于实际功率这一知识点。

二、有序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而分组实验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它不仅能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掌握运用实验手段来分析问题的基本技能,而且能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与操作技能。

(一)预习报告,明确目的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实验,实验前应让学生复习好有关的课本内容,预习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报告册),明确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取用的仪器和药品、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应观察的现象、现象的解释和实验的结论、对本实验的疑点分析和改进的方法。通过预习报告的书写,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记忆深刻,各步所需的仪器、药品清晰,各实验应观察的现象了如指掌。这样,学生对实验胸有成竹,不会再“照方抓药”了。

(二)注重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经过预习实验报告及教师的指导,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准备,知道了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当然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强有弱,所以对同一实验现象的描述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在实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在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能力弱的学生描述为“蜡烛火焰熄灭”,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描述为“蜡烛火焰由大变小,最后熄灭”。所以在进行现象观察时,教师要悉心指导,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放过任何细微的现象,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要及时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书本知识而不顾实验事实猜想现象。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学生在完全正确操作下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计算出三次电阻值并不相同,并且发现计算出的电阻值越来越大,通过讨论、反复寻找原因才发现,主要是电阻丝的温度升高导致了电阻变大。这样既让学生明白记录实验要尊重客观事实,又引导了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发现问题。

(三)奇思妙想,鼓励创新

在教育学生认真地按照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对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法,允许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实验,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如在《二氧化碳的制法》的分组实验中,我先让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药品和发生装置,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的状态,再进行质疑:能否用制备氧气的两套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经过讨论学生很轻松地得出了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然后,立刻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乘热打铁在引导分析这套装置的优缺点,启发学生对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进行再设计,一经点拨,学生启动了思维,最后设计出了几套可行的发生装置。所以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三、拓展课外实验,使实验向课外有效延伸

(一)成立科学课外兴趣小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培养目标具体的兴趣小组,如教具制作小组、课外发明小组、探索实验小组等,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完成一些小制作,如微型地球仪、简易望远镜、小照相机等。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有效探究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建立家庭科学小实验室

学生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可引导他们把实验搬回家,启发利用身边方便易得的材料,设置一些简单易行的家庭小实验。例如,在家庭条件下探究可乐、啤酒中气泡的成分是什么?铁或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护发素、洗涤剂、厨房清洗剂的pH是多少?显酸性还是碱性?观察鸡蛋在液体中的浮沉,用杯子演奏乐曲,做筷子提米等实验。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提出:“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教得更少,学生学得更多。”科学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实验,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获得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青云.新课程新实验初中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生活资源演示实验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