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中西融合的歌剧《马可·波罗》

2018-12-27钟骞

艺术评鉴 2018年15期
关键词:波罗马可歌剧

钟骞

摘要: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是一个文艺创作常用题材,广州大剧院有自制原创歌剧《马可·波罗》,著名华人作曲家谭盾也有代表作歌剧《马可·波罗》,同样作为中西融合的歌剧,却大有不同。笔者就其两部歌剧的特点、价值、意义等方面小议一部歌剧作为“文化名片”递交给世界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西融合的歌剧 中国文化名片 歌剧《马可·波罗》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5-0152-02

马可·波罗是历史上出名的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他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13世纪末他曾与叔父到中国从事贸易,途径中亚、西亚,走过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城市,并结识元世祖忽必烈,记录了元大都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他是中西方的文化使者,将西方文化带入中国,将中国形象带回西方。虽然《马可·波罗游记》真假争议颇多,但其当仁不让成为了中西文化首次直接交汇的记号,具有开辟性意义。

由于《马可·波罗游记》的巨大影响力,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成为了一个文艺创作常用题材。东方歌舞团曾制作舞剧《马可·波罗》,法国巴黎歌剧院少年团的歌剧《马可波罗与中国公主》,华人作曲家谭盾的歌剧代表作《马可·波罗》,德国作曲家施耐德创作的歌剧《马可·波罗》等。其中,在近期最被火热关注、被市场熟知的是德国作曲家施耐德创作的《马可·波罗》,这部《马可·波罗》是广州大剧院2018年度歌剧,也是广州大剧院第一部原创自制歌剧。歌剧创作与演出团队中西结合,作曲家是德国作曲家协会会长恩约特·施耐德,编剧是中国诗人韦锦,导演是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前歌剧总监卡斯帕·霍尔滕,指挥为华人指挥家汤沐海,制作团队中还有2012伦敦奥运会闭幕式多媒体创意总监、奥利弗奖最佳灯光设计得主、“百老汇世界”和埃利奥特·诺顿奖最佳服装设计得主等。演出阵容也是中西兼具,名家汇集,包括彼得·洛达尔(丹麦)、周晓琳、梁宁、袁晨野等人。该歌剧已在广州、北京成功上演,共计6场,票房颇高,几近满座。不得不说,在市场运作方面,广州大剧院歌剧《马可·波罗》大获成功。出品方在演出后的一些记者采访中提到计划将这部歌剧向国外其他剧院推荐,要走出国门。中国文艺界不是第一次对外递出自己的“文化名片”,其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不禁让人对这个“文化交际动作”进行更多思考。

私以为,同样是《马可·波罗》,但真正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名片”不是随意的中西结合可以到达美好愿景。马可·波罗曾用《马可·波罗游记》将过去的中国面貌带给西方,今天的歌剧《马可·波罗》能否再现其国际传播力,值得思考。

在广州,连珠江新城的普通白领也知道广州大剧院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可见其营销推广的成功。但对于音乐圈内许多朋友来说,歌剧《马可·波罗》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国际知名华人作曲家谭盾先生的歌剧代表作。同样是改编自《马可·波罗游记》的《马可·波罗》,却大有不同。

不论是广州大剧院《马可·波罗》还是谭盾《马可·波罗》都是中西结合,他们都被认为是用国际语汇传播中国文化面貌,不同的是,一个是由西方作曲家写的中文当代歌剧,一个是华人作曲家写的英文现代歌剧。从国际语汇这个角度来说,前者指源自西方的当代歌剧艺术形式,后者指无国界的发展中的现代歌剧;中国文化,前者体现在中文表达加中国故事,后者指华人作曲家融合中国元素、中国文化思想所做的歌剧现代化发展。广州大剧院《马可·波罗》的剧本由中国诗人韦锦创作,是其在歌剧届的首次亮相,剧本采用传统叙事方式,讲述了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经丝绸之路来中国做贸易期间发生的故事,包括宋元民风经济、主人公的跨国爱情故事、正义与文明的力量等,剧本文思充满诗意,天马行空,彰显了韦锦的诗人情怀,极富浪漫色彩。或许是德國作曲家不懂中文,对中文字词关系认知匮乏,音乐创作上无法完全体现剧本语言本身的美感。唯有一段女主角传云的唱段“我~像一片云”令笔者印象深刻。以前常见的的中文歌词花腔通常出现在语气词“啊”“噢”上,在广州大剧院《马可·波罗》中,花腔技巧被用在了主语“我”上,听起来别具特色,这其实可能是作曲家对中文字词关系认识有局限导致,全新的中文花腔演绎方式算为意外之喜。施耐德先生的《马可·波罗》整体作曲风格在当代歌剧中算较保守,大师作品风范,但就一部中西文化融合的歌剧身份来看,并无可圈可点。舞美制作也算不上先锋,中规中矩,较为保守。谭盾的歌剧《马可·波罗》编剧是保罗·格里弗斯(Paul Griffiths),他摈弃了传统叙事方式,采用了意识流文学剧本,剧本里没有具体刻画人物角色,没有持续的故事情节,将马可·波罗分分裂为马可与波罗两个人,与谭盾一同构建了一部非常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歌剧,向大家展示了其地理、精神、音乐三个层面的旅行。这部歌剧的音乐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虽然是外文唱词,但是昆曲唱腔被大量运用,通过音乐本身传递中国元素,塑造中国文化艺术面貌。

从艺术本身的角度看,广州大剧院《马可·波罗》中的中国文化面貌虚有其表(中文语言、中国故事、少许中国民乐配器),音乐包括整个剧目制作,都是较为传统的西方当代歌剧形式。老外们欣赏起来就如我们听了一出英文版的传统昆曲《牡丹亭》(剧本换成《罗密欧与朱丽叶》),完全没有当代西方文化艺术面貌的影子。而谭盾的《马可·波罗》,表面看没有中文表达,没有直白的中国传统故事,但他不拘于传统作曲技法的突破创作,将昆曲唱腔与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融合,将一切中国元素化有形为无形,让世界看到当代中国作曲家、中国音乐、中国文化的崛起。

是否是一张成功的“文化名片”,且看接受者是否买账。1995年谭盾受英国爱丁堡国际音乐节委托创作歌剧《马可·波罗》。1996年在德国“慕尼黑双年展”上上演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好评,此后在荷兰、香港、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20多个城市演出,均获得成功。[1]1998年,谭盾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威文美尔作曲大奖。2008年,这部歌剧被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歌剧院重新演绎,持续上演九场,收到热烈欢迎。至今,谭盾的歌剧《马可·波罗》已有五个演出版本。作为一部现代歌剧,能够获得如此上演率与关注,大可证明其价值。从作品本身的特点与创作意义上看,谭盾的歌剧《马可·波罗》更适合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在国际上担任“文化传播大使”的工作;而施耐德的歌剧《马可·波罗》更适合作为一出新鲜的中文歌剧在中国普及歌剧艺术形式,当然,这也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简化成音乐会版本,降低成本才有这个可能。

总的来说,开放的艺术态度带给城市新的机会。虽说笔者对广州大剧院自制歌剧《马可·波罗》走出国门持有怀疑,但这部歌剧本身对于广州这个城市来说意义非凡,代表了广州文化艺术发展的新突破。自制原创歌剧是打造歌剧之城的第一步,下一步或许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创演制作团队广州化,打造广州歌剧。广州歌剧,也许是广州人创作的歌剧,也许是广州人演的歌剧,也许是广州人制作的歌剧,也许是讲广州文化故事的歌剧,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罗世民.谭盾现代歌剧《马可·波罗》的美学特征与演唱风格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秦会朵.谭盾《马可·波罗》中后现代主义体现[J].黄河之声,2015,(11).

猜你喜欢

波罗马可歌剧
An incredible journey难以置信的旅程
麦恩是条多情的狗
最好的选择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二)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一)
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