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书画中的“鉴”与“赏”

2018-12-27张卉

艺术评鉴 2018年15期
关键词:簪花仕女图中国书画

张卉

摘要:在中国书画中,“鉴”与“赏”的定义不一样。“鉴”是鉴定的意思,确定书画作品的优劣好坏,辨别其真伪;“赏”是品评,欣赏作品,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中国书画中的“鉴”与“赏”:第一部分,解读“鉴”也“赏”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含义,“鉴”与“赏”是一种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部分,以唐代绘画作品《簪花仕女图》为例,进一步论述“鉴”與“赏”。总之“鉴”与“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里面包含着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关键词:“鉴” “赏” 关系 《簪花仕女图》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5-0038-02

一、“鉴”与“赏”的定义与关系

(一)“鉴”的含义

“鉴”是形声字,从金,监声,本义是一种盛水容器,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从很多古资料记载中了解到“鉴”有三种用途:第一,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记载的:“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在青铜器流行之前,鉴是由陶质材料形成的一种陶盆,盛水用来鉴容照面,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流行青铜器,开始大量制作青铜镜,青铜镜也被称作“鉴”。“鉴”有镜子的作用,盆里装满水,可以当镜子用,整理自己妆容和衣着。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广雅》中:“鉴谓之镜”,还有《新唐书·魏征传》中“以铜为镜,可整衣冠”等都有此意,之后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照、看、察等这些意思,鉴定、鉴别、鉴赏等词语随之而来。“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明镜鉴行”也是其引申之意。第二是盛冰,资料中记载到:“鉴如甄,大口,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把食物放到装有冰块的盆子,可以抵挡热气,使食物保鲜,相当于现在的冰箱。第三是可以沐浴洗澡。总之,“鉴”的本体之意为确定优劣好坏,辨别真伪。

(二)“赏”的概念

“赏”是形声字,从贝,从尚,“贝”指“贝币”“钱财”;“尚”指“摊开”“展平”。“尚”和“贝”结合起来表示“把贝币摊开,摆在表面上,使它的价值显现出来,让别人能看到它”。 “赏”的本义:给看贝币,有功可得。在《说文解字》中对“赏”的解释是这样的:“赏,赐有功也,”指给有功劳的人赏赐。此外,“赏”还有好多意思,例如“赏”同“尚”,有尊重的意思;还有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等。在中国书画中“赏”是品评,对事物的赞美,有欣赏之意,欣赏是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观看者在看到一些事物时,被这些美好的东西所吸引,对其产生喜爱之感,油然而生的表达出赞美之情的一种表现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审美活动。

(三)“鉴”与“赏”的关系

明代张丑说:“赏鉴二义,本自不同,赏以定其高下,鉴以定其真伪,有分属也。当局者苟能于真笔中力排草率,独取神奇,此为真赏者也。又须于风尘内,屏斥临模,游扬名迹,此为真鉴也。是在当局者顾名思义焉斯可矣。”中国书画中的鉴赏包括“鉴”与“赏”两部分,“鉴”是鉴定,属于鉴定学范畴,主要是判定作品的真伪;“赏”则是欣赏,是批评学范畴。鉴定是建立在欣赏基础上的,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出作品的真伪。也就是“鉴”以“赏”为基础,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同样“赏”也离不开“鉴”,精于欣赏的人也具备一定的鉴定能力。欣赏书画的过程,同时也是为鉴定书画作准备。欣赏是基础,是感性的、直觉的,鉴定是在欣赏的基础上的理性行为,鉴定需要有欣赏的能力,如果欣赏的能力不足,鉴定就无从谈起。书画鉴赏中,鉴是前提,赏是目的。鉴定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和文献考证等,欣赏则更注重的是艺术评价,意境和气韵,“鉴”与“赏”是一种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在《簪花仕女图》中感知中国书画的“鉴”与“赏”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周昉的一幅非常杰出的人物画作,这幅画描绘的是几位贵族妇女在春夏之时一起去游园赏花的情景,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妇女们都身着色彩鲜艳的衣裙,肩上上披纱,满头大髻。在这幅画的最右边有两人相对戏犬,其中一人身披紫色的纱衫,左手拿着拂子,侧身右倾,逗引一只摆尾吐舌的小狗。另一个贵妇披浅色纱衫,穿着朱红色的长裙,裙上有紫绿色团花,右手轻挑纱衫领子,侧身而立,似乎对夏天的闷热感到很无奈。第三位是一名侍女,手里拿着团扇,和其他人相比,这名侍女的衣着和发式虽然不华丽,但她的神情安详深沉,这与画中的其他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后是一位身披白格纱衫的贵族女子,头戴荷花,正在观赏她手中的一枝红花。第五位贵妇人好像刚从远方走来,头戴海棠花,穿着朱红色的披风,紫色的纱衫,双手放在前方,从她的表情中能感觉到她的傲慢。最后一位头戴芍药花,纱衫是淡紫色的,右手中有蝴蝶。整幅画用笔朴实、气韵古雅,构图采取平铺的方式,整个画面构图完整。在这幅画中,卷首和卷尾仕女的姿态相互照应,在人物之间点缀小狗、白鹤、玲珑石和辛夷花等,既表现了这些贵族妇女生活环境和情趣,又起到了连接整个画面的作用。整幅画虽然描绘的是贵族女子游园赏花的画面,但却没有用花园庭院最为背景,只是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动态,姿态各异,温婉动人,线条简劲有力,用色浓艳而不俗,能用简练的线条准确地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手势,对衣服花纹的刻画非常精致,整幅画卷层次清晰,十分逼真。从她们的神态和动作中感受到一种淡雅安逸的气息,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贵族女性的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悠闲,妆容精致,但从她们凝神若有所思的眼神和神态中表现出了唐代贵族妇女的百无聊赖、无所用心,还是掩饰不住她们精神生活的空虚和郁闷的心情。每幅画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及其所表达的内在含义,《簪花仕女图》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不仅揭示了古代妇女们的狭窄贫乏的生活,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束缚。《簪花仕女图》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时代特征,对唐末乃至以后各朝代的仕女画坛和佛教艺术的影响极大,是中国传统绘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幅画作。这是对《簪花仕女图》的评价赏析与认识。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的作品,那么在隋唐五代时期从哪些方面来鉴定作品的真伪呢?第一,绘画组织语言的鉴别。每个人作画都有每个人的独到之处,即使临摹再像,也总会存在差异,《簪花仕女图》的用线和细节刻画精细,每个画家社会经历不同,投入到画中的感情自然不一样,情感是独一无二的,无法替换的。第二,绘画中建筑物、服饰用品和风俗习惯的考订,我们可以从《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女子的发饰和服饰来辨别。第三,跋尾印记的鉴别,《簪花仕女图》虽然没有款识、题跋、观款,但经南宋高宗赵构收藏,画心有南宋“绍兴”连珠印、南宋贾似道“悦生”葫芦印。总之,中国书画中“鉴”与“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鉴”与“赏”都很重要,不可分离,“鉴”与“赏”构成“鉴赏”,“鉴赏”是感性和理性的调和,是感性的情感与理性的认知的结合,是“鉴”与“赏”的统一。书画鉴赏中,“鉴”是前提,“赏”是目的。

参考文献:

[1]侯毅.先秦至唐五代绘画艺术鉴赏[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倪进.中国书画鉴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3]谢稚柳.书画鉴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4]徐邦达.古书画鉴定概论[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

[5]谢稚柳.中国书画鉴定[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6]叶倩.养心斋工笔摹古:簪花仕女图[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簪花仕女图中国书画
《洪福绵绵》《唐代仕女图的现代再设计》《梦》《夜》《解忧杂货铺》《勤俭节约—节约用纸》
张充和欲扔进纸篓的《仕女图》
浅析古代男性簪花风俗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画选
常州留青竹刻中的“黑白灰”研究
宋代走俏“花美男”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岳世清作品选
宴会簪花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