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之光与温情之光

2018-12-27赵华

艺术评鉴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伦勃朗

赵华

摘要:光影是许多绘画大师一直所追求的研究对象。在西方美术史上,卡拉瓦乔和伦勃朗两位大师已经把光影明暗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笔者很喜欢他们的作品,因为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一个故事,像故事书一样让笔者为之着迷。光影是他们的最大特色,本文主要是从光影与明暗两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头》这两幅画的异同之处。《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头》这两幅画中光影明暗的运用不仅影响了那个时代的画家,而且使他们的优秀的东西一直流传了下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许多方便。

关键词:卡拉瓦乔 伦勃朗 《圣马太蒙召》 《浪子回头》 光影明暗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5-0029-02

一、感受《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头》

卡拉瓦乔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巴洛克风格的开启人。卡拉瓦乔的《圣马太蒙召》并没有让耶稣身处“神性”的光芒之中对马太进行蒙召,而是让耶稣站在酒窖式的黑暗之中对马太进行蒙召。身处黑暗中的耶稣与从外面射入的光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如此戏剧性的场景下我们见证了马太由罪人变成了圣徒。正是卡拉瓦乔对光线的巧妙使用,让我们看到的也许并不是简单的讲诉马太受耶稣的蒙召,而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真实事件。

伦勃朗是17世纪欧洲绘画史上用光的高手,也是荷兰画派的代表。伦勃朗的《浪子回头》对光影的巧妙运用,使整个画面产生一种震撼人的悲剧氛围,紧紧的把笔者拉到画中去,感受到自己就在画中倾听处于光照下的父子之间的忏悔与谅解,这就是《浪子回头》让笔者为它着迷的原因。

通过深入了解以后,才知道两位大师都是用“光”的高手。两幅作品带给笔者的感觉都非常的真实,好像身处在当时那个场景一样。两幅作品都巧妙地设计了光的表现与运用,暗部的大面积使用又增添了许多的神秘感。

二、对《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头》中光影与明暗手法运用的分析

(一)《圣马太蒙召》的光影与明暗使用

1.《圣马太蒙召》光影的运用特点

《圣马太蒙召》是卡拉瓦乔作于1599至1600年间的一幅表现宗教题材的作品,但卡拉瓦乔作了世俗化的处理。《圣马太蒙召》取材于圣经故事,《圣经》中的神圣场景被他描绘成了地下小酒馆的场面,在如此戏剧性的场景下我们见证了马太由罪人变成了圣徒。一道强烈的光从外面直射进来,正是由于这束光所形成的斜线将整个画面分割成亮与暗两个部分,其实这束光同样是这幅画面的黄金分割斜线。再来看一下画面正中央背对我们骑在凳子上的男子,从他的头、手臂、腿所构成的直线又是整幅画面的一条黄金分割线,这束光巧妙地将受光区这条分割线强化了。这位男子的身体微微向右倾斜,他的左半身所形成的斜线是暗部区域的黄金分割斜线,他的左边的位置是穿黄衣服的男子,光影与明暗的对比使这条斜线更加清晰明确。

《圣马太蒙召》中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部分光,有些在光照射到的地方,有些則分布在暗部。《圣马太蒙召》这幅画中的光都是非现实的,虽然这些光被卡拉瓦乔巧妙地运用得如同客观事实存在的一样,但是很多专家都不曾推导出他画中光影的来源。

2.《圣马太蒙召》明暗布局的特点

《圣马太蒙召》这幅画中,左边背景的暗部区域在画面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往后进深的暗部空间,那么整幅画面的空间会被背景的墙所封死,画面会显得平淡乏味。画面中的整面墙处在光影得暗部之中,墙上一扇打开的窗户巧妙地阻挡了光的照射,这扇窗为整个画面增加了层次感。桌子下面的暗部与画中人物的腿部的亮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姿态动作。

画面背景大面积暗部衬托亮部人物的表情跟动作,使画中的人物更加生动。暗部明暗层次的变化,使整幅画更有张力,其中的戏剧效果更凸显。强烈的明暗对比所营造的光线氛围,让人有种聚焦历史重大时刻的神圣感觉,渲染了画面在情绪、情感表现上的紧张感,更有效地传达精神、引起共鸣。

(二)《浪子回头》中的明暗与光影的运用

1.《浪子回头》光影的运用特点

《浪子回头》现藏于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浪子回头》取自圣经新约中的《路加福音》,在这个章节里,耶稣讲了三个比喻,“浪子回头”是其中的最后一个:一位老人的小儿子索要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家产,然后远走他乡,放浪形骸。最后他迷途知返,回到家中,与父亲相见。当他以为自己罪不容赦的时候,父亲用慈爱宽恕了他,他也因此获得心灵的重生。[1]

画中描绘了离家归来的小儿子怀着愧疚与歉意跪在父亲面前,把头深深地埋在父亲怀里的画面,年迈的父亲张开双臂用仁慈与宽恕接受了儿子。年迈的父亲和归家的浪子完全处在光线的中心,使得整个画面产生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氛围,紧紧抓住观赏者的目光,让观赏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能听到处于光线下的浪子和父亲的之间的对话。伦勃朗注重聚光,突出画面的中心,并且借助聚光来隐藏其他的人物,如果不仔细看往往会忽略画面的暗部还隐藏了两个人,这就是伦勃朗用光的魅力之所在。在《浪子回头》这幅画中,伦勃朗利用光线的巧妙之处向我们展现了光线对画中那对父子起到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光线的照射作用画中的父子看上去似乎是在被动的接受一个外在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让那对父子本身变成一个发射能量的光源。换句话说,那对父子在光照射下不仅自身受到影响而且还影响画中其他人物,这就是“伦勃朗之光”的奥秘。

2.《浪子回头》明暗布局的特点

《浪子回头》在暗部和阴影的表现上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画法,利用光和影的结合使人物的背景和暗部显得“虚之有物,实则有力”“亮而不跳,暗而不漆”。[2]然后用明暗虚实结合色彩的冷暖变化使画面的暗部过渡到中间色调及亮部。《浪子回头》上微弱的明暗对比很容易让观赏者的心中产生朦胧或共鸣的感情,这种强烈的感情非常值得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与深入的研究。

3.从两幅画中体会到些什么

任何优秀的绘画作品不光只来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还来源于对绘画领域的积极投入。任何优秀的作品并非一朝一夕的历练,不仅需要画家毕生心血的投入,还需要坚定的信念。在绘画过程中,不仅要仔细观察人的外部特征,还需要准确地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喜怒哀乐,并通过造型和色彩将其生动的表现出来。绘画需要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热爱我们的生活,同时把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画中。绘画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充分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三、《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头》光影与明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头》光影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头》这两幅画中的光源都在画面之外,且都把光隐藏了起来,有时看起来像主体物自身发出的光,两幅画中的光影的运用和表现都与画中的人物结合的天衣无缝。通过对光影的巧妙处理,两幅画中的人物的动作、表情、服饰等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绘画语言,在虚实变化上,光影的力量和情感也凸显了出来。

《圣马太蒙召》中的光被处理成舞台灯光,强化了画面的戏剧感。《圣马太蒙召》中的光影与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精妙,再加上黄金分割的应用,使耶稣对马太的蒙召更具有真实感。《浪子回头》中的光是“伦勃朗之光”,指的是利用强烈的侧光照射使人物脸部的任意一侧呈现出三角形的阴影,在现代生活中这种手法经常被摄影家运用到他们的作品之中。《浪子回头》中的光影与《圣马太蒙召》中的光影相比更丰富了些,对光与影的研究更透彻。

(二)《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头》明暗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圣马太蒙召》和《浪子回頭》两幅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都用大块面的暗部来烘托被光照射下的亮部。但两幅画中的暗部并不是漆黑一片,两幅画的暗部都有微弱的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是不同层次的变化,这样整个画面的暗部就不会闷,有了纵深感和空间感。亮部和暗部的对比,使画中的人物或事物更突出。

罗丹曾说过:“运用阴暗即是使你的思想活跃”。[3]《圣马太蒙召》中左边背景的暗区使空间往后进伸,整个画面的张力加强。位于画面暗处的人物动作,因为有亮部的加入,整个画面的戏剧感增。《浪子回头》中明暗虚实结合色彩的冷暖变化,使画面的暗部过渡到中间色调及亮部。同是宗教画,伦勃朗的每幅作品都摆脱了以往的画家漆黑一片的呆板色调,他用明暗来烘托光明,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伦勃朗把画面中的明暗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他创作的工具。他的画跟卡拉瓦乔宗教题材作品中的平民性有联系,但伦勃朗的更具有精神深度。

四、结语

总之,《圣马太蒙召》《伦勃朗》中光影与明暗的完美结合使得整幅画充满了神秘色彩。大面积的阴影充满整个画面,利用暗部不同的变化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在整体的观察下,亮部与暗部的结合又非常协调统一,画面的张力非常强,给观赏者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震撼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邹湘萍.慈爱与重评论伦勃朗的宗教画名作《浪子回头》[J].悦览,2015,(05):82.

[2]伊尔·赵荣璋.谈伦勃朗绘画中的“光”与“影”[J].美术向导,1999,(03):13.

[3]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猜你喜欢

伦勃朗
对名誉最好的维护
伦勃朗的“败笔”
伦勃朗的“败笔”
探访伦勃朗故居
伦勃朗凄美之爱:她像光影萦绕一生
画中伦勃朗
每个热爱自拍的男女,都该感谢这位400年前穷困潦倒而死的荷兰天才
伦勃朗“失手”
伦勃朗的生年争议
荷兰绘画巨匠伦勃朗发明了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