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汴绣的现状与发展

2018-12-27陈腾

艺术评鉴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机遇发展现状挑战

陈腾

摘要: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汴绣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出的一枝艺术奇葩,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意蕴。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好的了解与传承自己优秀的文化遗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汴绣的起源与流传,汴绣的特征,当前社会形势下汴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们应该怎样推广和保护汴绣等四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汴绣 发展现状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5-0021-02

一、汴绣的起源与特点

刺绣,又称“女红”①俗名绣花或针花,是首先设定出一定的花样(一般都是图案,有的时候是文字),然后用针在底布上将这些图案或者文字绣出来的艺术。底布的材料多种多样,一般都是绸缎或者麻布等丝织物。汴绣发源于民间,因此极具民间特色。

从发展到繁荣到衰败再到复兴,汴绣用了上千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汴绣这门古老的艺术一直在艰难地发展着,以适应历史的演进,这无疑是一条遍布坎坷的漫漫征途。然而,让我们欣慰的是,汴绣并没有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越发显示出了自己的勃勃生机。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汴绣在保留自己的文化精髓同时,不断创新着自己的针法与技艺,最终,迎来了再一次腾飞的希望。

北宋的都城开封,不但是汴绣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汴绣最大的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

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又称为“汴京”,那里聚集了最优秀的绣工。北宋时期居于都城的老百姓,可以说都对汴绣情有独钟,汴绣早已经成为了普通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东西,并且也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重视。在北宋都城开封大相国寺的东边,甚至有一条专门的绣街,名叫“绣苓”,这里不仅集中了全国优秀的汴绣手工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生产交流的场所,更是一个专门经营刺绣买卖的大市场。人们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绣工创作的全部过程,同时可以把自己喜爱的物品带回家,因此在刺绣的历史上颇负盛名。

早在北宋时期,汴绣就已经与书法结合了,主要以名人画为主,多绣制山水人物,楼台花鸟等,针法细腻,不露边缝,形态娇而不冶,色彩艳而不俗。绣品既忠实于原作品,不失大师们的风格,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意蕴。首先,就整体风格而言,汴绣给人的感觉是温文尔雅的,显得特别有意境和风韵。其次,是汴绣的针法。作为一门刺绣艺术,针法的优劣可以说直接决定着作品的优劣。在经历上千年的发展之后,汴绣的针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其针法大部分也都从宋绣继承过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汴绣的针法只有十四种,因此绣制出的汴绣作品往往简洁单一,但是随着优秀的汴绣艺人的不断探索和发现以及在民间吸收了大量的养料,汴绣的针法逐渐多了起来,截止目前为止,比较广为运用的汴绣针法已经达到了36种。最后就是汴绣的传承性了。但凡一种文化,都有着自己的起承转合,所谓承,我們可以理解为是对历史继承性的发展。汴绣在中国出现与成熟的时间都比较早,因此在它的身上,凝聚着无数前人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二、汴绣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共存的,在汴绣面临了机遇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比如来自苏州农村绣品市场对汴绣市场的冲击,比如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营销手段与缺少设计创新与设计交流,再比如汴绣的发展跟不上工业文明的发展的脚步,而专业研发机构和研究人才的状况也不容乐观等。我们应该从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才状况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汴绣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一)政治环境

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已将汴绣工艺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②保护名录里,并且汴绣多次参加了国家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展出,亮相在全中国人民的面前。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了“让文化产业成为实现河南崛起的新支柱”的发展理念。在中原崛起的大的形势之下,汴绣的发展指日可待。良好的政策环境犹如温床,这样的条件与背景无疑成为了汴绣的福音。但是汴绣产业在同行业中基础并不坚固,产业链条也松散不全,影响力的范围还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同时经济效益也明显不好,因此,汴绣目前还得不到像苏绣一样的优惠政策,不能真正的高枕无忧。

(二)经济环境

目前中原地区的经济状况不景气,并不代表它不具备潜力。中原地区地处亚欧大陆板块中心,自然条件优越,土地丰饶,更是全国交通的十字路口,再加上这里钟灵毓秀,几千年来积累下的文化底蕴更是不容小觑的。而近年来河南省政府提出的郑汴一体化也为汴绣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的条件。在这样难逢的机遇下,国家应该真正落实中原地区的经济建设政策,缩小其与东南沿海的差距,只有这样,中原的经济腾飞才能指日可待。而生于中原长于中原的汴绣文化,也必将发展于中原,复兴于中原!

(三)人才状况

然而就汴绣领域来说,人才的数量并不容乐观。2007年1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活动展开调查,全国共有166位民间艺术家获得此称号。就汴绣领域来说,只有王素花③老师获得这一荣誉,因此,汴绣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但是我们不能自暴自弃,因为汴绣的历史悠久,并且在北宋年间便已在民间形成了气候,因此,流落在民间的艺术家还是为数不少的。再加上随着汴绣的品牌推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这一艺术,其中不乏天资卓绝者,亦不乏勤奋刻苦者。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相信,汴绣人才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三、汴绣的推广与保护

汴绣应该怎样推广与保护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品牌意识

“工厂会生锈,包装会过时,产品会失去实用性,但是伟大的品牌可以经久不衰。”④由此可见品牌的重要性。没有品牌,商品就无法占据市场的主动位置。

我们要与时俱进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对汴绣的宣传力度。虽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它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时代了。一件再完美的商品,如果不能做到广为人知,那么它依然无法属于大众,汴绣同样适用于这个理论。

(二)政府的支持

据调查,目前开封市还没有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汴绣专业,更不容乐观的是甚至连开封本地人都无法说出汴绣的有关知识。试问,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传统都不能保护不能理解,那么历史怎能不离我们越来越远?当一个民族遗忘了自己的历史的时候,我们还怎么指望它能够拥有未来?

由此笔者认为,在河南省的各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专门的汴绣专业势在必行。因为一旦汴绣加入了教育的范围,无疑就像一股新鲜血液,不但能够为教育带来新鲜的生命,同时也会提高汴绣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三)加大博物馆建设的力度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历史浓缩物。因此,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情形下,政府出面建立一些汴绣博物馆,是十分可行的事情。在国内,这种专题博物馆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值得借鉴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苏州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就是乡政府为民间艺人开办的第一个艺术馆。联系到汴绣艺术,如果能借鉴诸如苏州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建立起开封汴绣博物馆,那么无论是从提高全民素质、从刺激旅游业来讲,还是从傳承与发展开封汴绣艺术方面来讲,都是很好的方法。虽然汴绣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相信借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汴绣博物馆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只有政府、企业、个人以及汴绣本身一起努力,才能真正的保护与推广汴绣艺术。

四、结语

文化需要传承,艺术需要推广,汴绣的复兴不能仅仅停留到口头上,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不仅是对前人的交代,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了解汴绣,热爱汴绣,真正使它融入中原的血脉,融入到我们博大的中原文化之中,使之随着时代一起成长。

夜郎自大和妄自菲薄都是不对的态度,我们要看清局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着实事求是与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汴绣技艺,善于抓住机遇,同时勇迎接挑战,给美丽的汴绣一片美好的明天。

注释:

①“女红”:与“女工”谐音。“红”为“工”的异体,颜师古注曰:“红亦工也”。潘建华:《女红 中国女性闺房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③王素花,女,河南省商丘人,河南巩义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封卞绣传承人”。

④贝斯贝广告公司座右铭。[英]马修赫利:《什么是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文献:

[1]潘建华.女红中国女性闺房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潘嘉来.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林锡旦.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5]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6]刘波.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6.

[7]周旭.中国民间美术概要[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8]邵晓铮.中国刺绣鉴赏宝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9]郭松针.中国传统女红图谱[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10]李宏.绣品鉴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机遇发展现状挑战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