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研究

2018-12-27高华

科技资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新时期高职院校

高华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与办学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因此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成为指导高职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管理的主要机制。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主要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模式固化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高职行政管理模式的缺陷,提出新时期高职行政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 高职院校 行政管理模式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b)-0109-02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需要通过高效行政管理内容与管理制度的提出,才能解决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难题。因此本文主要进行高职行政管理内容、管理模式与考核机制的创新,从而提升高职行政管理的效率。

1 高职院校存在的行政管理问题

1.1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效率的低下

各个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才能完成行政管理工作的建设。从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方面来看,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这导致行政管理事务效率的低下。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部门职责与权限的分化,在遇到行政管理难题的时候,各部门会存在程序移交或责任推诿的情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着大量的行政难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与数量较大,行政管理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事务的决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行政管理又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与变化。因此多种行政管理因素的综合,导致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效率的低下。

1.2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另一个问题,在于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这是导致行政管理与学术研究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高职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指的是行政管理凌驾于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之上,使得学校各项决策逐渐固化与形式化。行政管理权力泛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教师或教授在行政管理中的参与度较低,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开始挤压教育教学,最终造成教育与学术在高职院校权利中的从属地位。而在教师参与到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后,其也会受到行政系统的限制,产生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的官僚思想严重,其不仅要控制学校的行政管理权,还想要对高职院校其他活动作出干涉。因此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导致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學之间的冲突。

1.3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化与服务意识缺失

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很多教师承担着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因此当下高职行政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而且从行政管理人员准入门槛方面来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准入门槛低,在面对大量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下,这些管理人员很难完成规定的行政管理任务。与此同时,大多数行政人员的“官本位”思想过于突出,其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只是完成相应的管理任务,这也造成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服务的缺失。在高职院校的某些行政部门,常常会由于利益或职责的纠纷,而产生人为设置障碍或工作推诿的问题。其对教师与学生反映的行政管理问题较为漠视,在工作内容与执行方面的公开程度低。

2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源分析

2.1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制的落后

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通常由领导主导,致使高职行政管理常常凌驾于教育之上,这就使得高职行政管理存在一系列的体制限制。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主要存在着行政管理官僚化、职责权限划分不清和管理协调性不强等问题。通过以上行政管理机制的分析,可得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官僚化,会严重影响行政管理决策的执行。而高职行政管理职责权限的划分不清,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管理的混乱。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职称评定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并没有相应的管理要求、职责权限的划分。因此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常常出现行政事务的受贿与营私,行政管理过程中组织与管理的内耗问题严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协调性较低,也是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由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各部门的分散化,各个行政管理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在某些管理决策方面的意见不统一。因此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制的落后,使得高职行政管理的运行效率与协同性较低。

2.2 高职院校行政绩效考核制度的缺失

高职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另一问题根源,在于高职院校行政绩效考核制度的缺失。当前高职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主要以考勤与任务达成等作为主要绩效标准。这种粗放化、缺乏明确目标的绩效考核模式,使得高职院校行政考评沦为一种形式。因此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绩效考核,大多以任务达成情况与关系的亲疏,进行相应绩效考核内容的制定,这也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与效能的低下。

3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3.1 协调行政管理权限与教育教学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要建立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间的协调关系,才能完成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责权限的划分。第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活动,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理论知识与思想政治观念传达的活动。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中,应制定一套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来摆脱行政管理部门的限制。第二,针对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官僚化”的情况,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权限,以及对行政人员的管理内容进行完善,最终实现行政管理权限与教育教学的协调。因此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要实行行政管理权限、学术研究的分离,才能杜绝行政管理干预学术事务问题的发生。

3.2 制定科学化与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机制

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泛化的情况下,高职应根据教师与学生的行政需求,制定科学化与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机制。首先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方面,需要设置层级化的行政管理机构,并制定具有广泛互动的行政管理制度与管理内容。例如: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应构建以领导为中心,以教师为主要群体的评价体系,从而完成对教师公正的评定。其次要制定明确的行政人员管理机制,通过自治与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设置,来树立行政人员“服务式”的管理理念,以实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高效运转。

3.3 实施多样化的行政绩效考核机制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工作成绩的好坏,需要通过严格的行政绩效考核来得出。因此高职院校在行政绩效方面,应制定多样化的行政绩效考核机制,来完成对行政人员多方面素质的考核。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行政管理的岗位差异,设置细化的职责权限考核机制,从而达成对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惩罚或激励。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管理的行政绩效考核中,高职院校应划定高、中、低的考核等级,以及制定严格的考核惩罚与激励机制,来完成对行政人员的专业管理。

4 结语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涵盖对一切日常事务的管理,其能够对教师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产生影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过于官僚化,上下级在处理行政事务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机制,由此造成高职行政管理效率的低下。因此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要制定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权限、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才能完成对日常事务高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燕雅.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行政人员的工作管理效率[J].科教文汇,2015(16):76.

[2] 边蕾.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激励现状研究——以内蒙古S高职为例[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4):110-112.

[3] 邱情瑜.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问题剖析与改革[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4):51-53.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新时期高职院校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