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也要纠正“四风”

2018-12-26张涛

金融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四风基层干部精力

张涛

年关岁尾,扶贫检查陆续开展。在检查中,一些地方要求对非贫困户家庭,只要居住的是瓦房,都要提供户说明及佐证材料,包括家庭人口、住房信息、收入情况等。一些老人与子女分开独居,则需要提供老人与子女的赡养关系证明,把子女的房子拍张照片,证明有赡养能力。村里老宅长年废弃,举家搬到城里的家庭,也要提供在城里购买商品房的房产证明、购买轿车的入户证明、务工收入证明等。

对于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曾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绣花”功夫,需要一针一线,精细入微。不过, “绣花”功夫必须下对地方,找准对象,不能舍本逐末,做无用功。现在,不少农村存在“空心村”现象,有的群众户口都迁到了城里,老家的房子长年无人居住。对于这些明显收入较高、不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的群体,再花力气去调查其家庭收入状况,甚至要求给住的房子、开的车子拍照片,对于扶贫工作本身并无太大意义。

日前,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精准扶贫,同样也要纠正“四风”。给无人居住的空宅写情况说明,要求独居老人的子女证明“我妈是我妈”,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看似工作做的很细,材料文图并茂一应俱全,却是花拳绣腿,并没有实际价值,反而浪费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一些群众不愿透露收入和住房情况,认为涉嫌个人隐私。有群众质疑, “这是查户口,还是搞经济普查?”。

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是前提,需要确保应进必进,尽可能降低贫困人口漏评率。不过,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防止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摸排疑似贫困户,应围绕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收入户等重点群体,而不应单纯看住的是楼房还是瓦房,也大可不必搞拉网式普查,对明显收入较高的家庭反复调查。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扶贫检查的科学评定。在考核中,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比对,对贫困人员实施全面真实地识别与评估。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一旦发现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没有纳入贫困户,追究相关人员的失职渎职责任,从而倒逼基层干部尽职履责。

精準扶贫的“四风”问题并非个例。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一些地区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扶贫领域的一些做法,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干扰了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检查评比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工作,但次数过于频繁、操作与实际脱节、问责压力过大,导致扶贫检查在基层走了形、变了味。基层干部大部分精力用在扶贫“虚功”上,反而少有时间为贫困户解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实打实的下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功。对此,有关方面应切实采取措施,完善扶贫体制和考核机制,引导地方和基层干部将精力用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解决扶志扶智问题,少一些“纸面功夫”。

猜你喜欢

四风基层干部精力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要严管更要厚爱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
“精力”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