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血宁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探讨

2018-12-26仇江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冠心病

仇江辉

【摘 要】: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含量,心绞痛的发作程度、持续时间及次数,记录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1%(P<0.05),两组比较心电图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升高血清bFGF含量,使用安全。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本研究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来自2016年5月~2018年7月我院诊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AHA/ACC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指南诊断标准。排除:脑出血、近期手术、严重创伤、感染、出血性疾患、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精神障碍疾病。选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分类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1~89岁,平均(72.4±2.3)岁,心率52~132bpm,平均(81.1±3.8)次/分,收缩压110~200mmHg,平均(145±21.3)mmHg,舒张压70~120mmHg,平均(87.6±2.1)mmHg;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4~90岁,平均(70.9±2.2)岁,心率63~110bpm,平均(80.5±2.1)次/分,收缩压90~180mmHg,平均(137±19.80)mmHg,舒张压52~110mmHg,平均(82.2±2.3)mmHg。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常规给予西药治疗,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黑龙江珍宝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2003 5ml/支)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双联抗血小板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两组14d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

按1993年卫生部制定并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指标为心绞痛、心电图 。

1.3.1 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按轻度、中度分别评定。 轻度: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为有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为无效;疼痛发作 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中度、较重度”标准)为加重。中度: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症状减轻到“轻度”标准为有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为无效;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较重度”标准)为加重。

1.3.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降低,以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标准,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25%以上者),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1.4 其他指标 细胞因子bFGF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由北京方程嘉鸿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0%(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中显效22例(73.3%),有效7例(23.3%),无效1例(3.3%),无加重病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11例(36.7%),有效15例(50%),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86.7%。治疗组心电图相应指标恢复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细胞因子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bFGF含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UA致病机制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1-2]。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开放能减轻心肌缺血、防止心肌坏死、预防和延缓缺血性心肌病和室壁瘤的形成、改善U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血管新生是UA侧支循环建立的一个机制,是血管内充分分化了的内皮细胞特有的增值、移行和重塑的结果[3]。

bFGF在动脉硬化灶中起主要作用的主要,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游走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新血管形成,修复损害的内皮细胞,已有实验表明可以促进动脉形成[4、5]。bFGF还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蛋白,防止在血管壁沉积,治疗血栓。包乌仁仁吐亚等在对冠心病猝死患者心肌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显示:对照组bFGF的IOD明显低于冠心病猝死组[6]。有研究证明,在严重的CHD患者中,MCP-1、bFGF血清浓度与冠脉侧支分级呈明显正相关, 提示MCP-1、bFGF有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7、8]。这些都说明bFGF在心肌细胞及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对动脉的硬化、细胞的合成和血管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

舒血宁注射液主要成份为银杏叶提取物,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从而抗心肌缺血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治疗UA效果明显,可使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极大改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也显著增高[9]。

本研究显示,舒血宁注射液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bFGF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

总之,舒血宁注射液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其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黄伟强,桂春,陈林林,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Angiopoi-etin-2濃度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11):8478-849.

郭完计,李晶,秦中胜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ngⅡ,hs-CRP及MMP-9相关性初探[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323-325.

李芳,张先慧等.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研究, 2007, 5(11):861-863.

Kondoh K, Koyama H, Miyata T .Conduction performance of collateral vessels induced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or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J].Cardio-vasc Res,2004,61(1):132-142.

解燕春,曾艳平等. 慢病毒介导 bFGF 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对脑梗死后动脉生成的影响.《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12(5):282-284.

包乌仁仁吐亚等 cTnI、bFGF在冠心病猝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1年01期.

胡大军,谢 勇等.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与冠脉侧支循环的关系.《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0,19(3)251-254.

方文宾,王文标等.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生成的影响因子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7):5-7.

应英明.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当代医学》,2015, 21(24):143-144.

猜你喜欢

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按摩治疗冠心病靠谱吗
冠心病会遗传吗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冠心病患者寒冷季节的自我护理
无症状不等于没有冠心病?警惕无症状性冠心病!
女性更年期患冠心病几率大
Tp—e间期延长对冠心病猝死的预测价值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