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紫草油治疗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

2018-12-25常锦萍李建设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紫草红斑葡萄球菌

常锦萍 李建设 田 涛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开封,475000)

尿布皮炎(Diaper Dermatitis,DD)又称红臀、尿布疹,多由于患儿大小便后,未及时更换尿布或尿布透气性差使臀部皮肤长时间浸渍在尿液等湿热环境及尿液中产生的氨和细菌共同作用于皮肤所形成[1]。轻者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严重者可出现糜烂、渗出及溃疡,导致局部疼痛,常引起患儿哭闹、拒乳、进食。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出现脓疱、溃疡,甚至引发败血症[2],危及患儿生命。DD作为婴幼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已成为社区和儿科门诊、病房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探讨能够治疗婴幼儿D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的方法,是本次研究的目的。我院使用复方紫草油治疗婴幼儿DD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D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中位月龄5.5(0.5~12)个月,轻度25例,中度18例,重度7例,其中对中重度DD患儿创面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菌检发现,继发白色念珠球菌感染共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例,绿脓杆菌感染2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中位月龄5.5(0.6~12)个月,轻度27例,中度16例,重度7例,其中对中重度DD患儿创面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菌检发现,继发白色念珠球菌感染共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4例,绿脓杆菌感染1例。2组在性别、月龄、DD程度、细菌培养结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确诊婴幼儿DD为长期使用尿布的婴幼儿臀部出现红肿或糜烂、渗液甚至溃疡[3]。按照《儿科学及护理》将DD分度为:轻度:仅限于皮肤潮红;中度:除局部潮红外,伴有丘疹及轻度糜烂;重度:皮炎区域广泛渗出、糜烂[4]。

1.3 纳入标准 1)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婴幼儿DD的诊断标准;2)患儿性别不限,月龄≤24个月;3)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用药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受试者在研究前1周内皮损区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等外用药物,使用过同类产品,口服过抗组胺药、抗生素或其他抗炎药物;2)除尿布区外合并有其他皮肤疾病明显影响疗效评价的皮肤病患儿;3)早产儿及营养不良患儿;4)既往被诊断为有心脑血管、肝、肾和内分泌、免疫、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儿;5)对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6)正参加或3个月内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的患儿;7)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入选者。

1.5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做好日常皮肤护理,选择透气性好的帮宝适牌尿不湿。勤换尿布,大小便后要用温水洗净患儿臀部等红肿部位,并用软绵布轻轻吸干水分,保持臀部干燥洁净,渗出较多者,加用氦氖激光照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复方紫草油(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4385)涂抹,以无菌棉签蘸取药液涂擦,轻轻涂抹创面,顺序由内向外,涂抹部位应大于创面边缘1~2 cm;对照组常规涂抹氧化锌油(本院自制),3次/d,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轻度DD患儿于治疗2 d内进行复查,中度DD患儿于治疗4 d内进行复查,重度DD患儿于治疗7 d后进行复查,复查时观察指标如下。

1.6.1 皮损面积评分 对中重度DD患儿进行皮损面积评分,评分标准改良依据《实用新生儿护理学》[5]:0分(无皮疹破溃脱皮);1分(小于1/3皮疹破溃脱皮);2分(1/3~2/3皮疹破溃脱皮);3分(大于2/3皮疹破溃脱皮);4分(糜烂面小于1/3或表皮脱落小于1 cm×1 cm);5分(糜烂面1/3~2/3或表皮脱落小于2 cm×2 cm);6分(糜烂面大于2/3或表皮脱落大于3 cm×3 cm)。

1.6.2 红斑消退时间、糜烂消退时间 观察患儿在治疗期间皮损情况,并记录其红斑、糜烂消退时间。

1.6.3 创面细菌培养结果 对院外发生中重度DD患儿在入院就诊1 h内取样,进行细菌培养。方法如下,用一浸透无菌生理盐水的消毒棉签在患儿皮损明显处约5 cm直径的圆形范围内涂抹取样,乙醇灯下置于无菌试管后封口,并送我院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在患儿复诊时再次取样行细菌培养,比较治疗前后细菌培养结果。

1.6.4 观察治疗期间患儿的症状、体征有无变化,以及有无不良反应出现。

1.7 疗效判定标准 以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分法来评价。治愈:创面完全消退、局部组织完全修复,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细菌培养阴性。显效:创面结痂无分泌物,创面缩小>60%,细菌培养阴性。有效:红斑、丘疹减退或消失,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大,细菌培养阴性。无效:皮肤潮红,创面无变化或加重,细菌培养阳性[6-7]。痊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儿治疗前后疗效评价 观察组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中重度DD患儿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治疗后创面痊愈,细菌培养结果转阴;2例绿脓杆菌感染患儿,治疗后创面结痂无分泌物,创面缩小>60%,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转阴;2例白色念珠菌感染患儿,其中1例治疗后红斑、丘疹减退或消失,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大,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转阴,另1例治疗后细菌培养结果仍为阳性。对照组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治疗后红斑、丘疹减退或消失,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大,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转阴;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1例绿脓杆菌感染患儿、3例白色念珠菌感染患儿均在治疗后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仍为阳性。见表1。

2.2 2组患儿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比较 2组患儿治疗前皮损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 d、7 d后,观察组患儿皮损面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疗效的评价[例(%)]

表2 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比较分)

2.3 治疗前后红斑及糜烂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红斑消退时间和糜烂消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红斑及糜烂消退时间比较

2.4 不良反应 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DD是婴幼儿的常见皮肤病之一,其病因主要包括刺激因素、感染因素、喂养因素、尿布材质因素、疾病因素等。婴幼儿发生DD一般在3周龄至24个月,在9~12个月为发病高峰期[9]。据报道[10],国内外新生儿DD的发病率为14.1%~35.1%,黄疸患儿光疗期间DD的发生率为46.8%,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的DD患儿高达92.4%。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10]。DD多发生在婴幼儿皮肤与尿布相接触的肛门周围、臀部、会阴部、阴囊、下腹部和大腿内侧等部位[11]。

DD在中医范畴中属“红臀”“赤游丹”。中医辨证认为,红臀由湿毒之邪入侵,郁而化火,蕴积肌肤所致[12]。故在治疗上以清热燥湿、泻火凉血、解毒透疗为主[13]。复方紫草油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痛的功效,是根据明代著名的儿科专著《幼科金针》(秦景明撰)的紫草润肌膏化裁而来。药物成分为紫草、冰片、忍冬藤、白芷等,辅料为麻油。紫草性苦寒,归心包络、肝经,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神农本草经疏》称为“凉血之圣药”,是方中主要成份。对于治疗温病发热斑疹、黄疸、烧伤、湿疹、痈疡之具有湿热症候均有疗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紫草分解的主要成分紫草醌和乙酰紫草醌,在局部应用可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14]。同时,紫草所含的紫草素及其衍生物还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皮肤真菌等起到抑制作用[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DD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4 d、7 d后,观察组患儿皮损面积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在皮损愈合方面,观察组红斑及糜烂消退时间小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外用复方紫草油与外用氧化锌油比较,复方紫草油治疗DD疗效更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紫草红斑葡萄球菌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木星的小红斑
小儿红屁股涂紫草油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不同市场紫草相关质量的比较研究
HPLC测定滇紫草及其两个近缘种中乙酰紫草素的含量
黄连紫草凝胶质量标准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