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胃健中汤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2018-12-25范明明刘佳鑫薛英华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消化性

范明明 刘佳鑫 薛英华 白 妍

(1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综合内科,哈尔滨,150000;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00)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严重者甚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癌变等后果[1]。西医常将质子泵抑制剂(PPI)作为临床首选药物。埃索美拉唑属于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但消化性溃疡通常反复发作,部分患者未达到理想疗效。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便血”等范畴,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而致脾胃受损,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烧心、食欲不振等,多以益气健中、清热燥湿为主要治疗原则[2]。本研究探讨清胃健中汤辅以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5.92±6.53)岁;疾病类型: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复合性溃疡8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5.88±6.45)岁;疾病类型:胃溃疡32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复合性溃疡7例。2组患者主要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黑龙江省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伦理审批号:伦理审查科研第2015003号)。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3],并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溃疡直径<20 mm。患者及家属均有意愿参与本研究,且对其内容知情同意。中医诊断标准为《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辨证分型为肝胃积热型,主症为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苔黄厚腻,次症为身重困倦、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脉滑。

1.3 排除标准 内窥镜证实为愈合期及S期瘢痕期患者;由胃泌素瘤引起的消化道溃疡者;有过敏性疾病及过敏体质或精神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等。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餐前0.5 h服用,20 mg/次,1次/d;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于餐后服用阿莫西林胶囊(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63),1.0 g/次,2次/d;克拉霉素片(江苏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13),0.5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胃健中汤:白及20 g,佛手15 g、蒲公英15 g、法半夏15 g、代赭石15 g、黄连10 g、黄芩10 g、厚朴10 g、藿香10 g。辨证加减:食欲不振者,加用神曲15 g、焦山楂12 g;胀痛显著者,加用玄胡15 g、鸡内金10 g、沉香6 g,水煎服;大便干结者,加用火麻仁15 g;精神倦怠者,加用太子参30 g、炒白术12 g。水煎,1剂/d,分2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1 d、治疗结束后1 d上午9-10时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肠激素指标水平,包括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及胃泌素(G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全自动分流分析仪检测血流变学指标水平,包括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4]将疗效分为3个等级,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且经钡餐检查龛影消失或胃镜检查溃疡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经钡餐检查龛影有所缩小或胃镜检查溃疡面积部分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且龛影、溃疡面积未见缩小。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5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46/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2组血清GAS、MTL、SS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AS、MTL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SS水平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中的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见表3。

2.4 2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见表4。

表2 2组血清GAS、MTL、SS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慢性复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颇为复杂,主要发病原因为消化酶腐蚀机体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进而损伤黏膜组织,同时其与胃酸、胃蛋白酶的异常分泌亦密切相关[5]。西医主要采用埃索美拉唑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为治疗手段,虽有不错的近期疗效,但病情迁延难愈,复发率高。中医学认为,脾胃失衡、脾不运化易致饮食伤胃,胃机阻滞,病久气滞血瘀,伤脾胃之阳,久成溃疡。有学者[6]指出胃为阳土,阳气隆盛,临床以湿热之证为多见,联合清胃健中汤可更好抑制胃酸分泌,修复损伤的黏膜屏障。

清胃健中汤方中黄芩、黄连,具有苦寒降泄、驱除湿热之功效;蒲公英能发挥清热解毒、健脾和胃作用;佛手、厚朴和代赭石为疏肝理气、降逆和胃之要药;法半夏辛温开结;藿香能有效化湿醒脾;白及能有效敛疮生肌。以上诸药配伍,共奏清胃宽中、理气降逆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7]表明,黄连可明显抑制机体胃酸的分泌,提高胃黏膜功能,同时改善胃黏膜血流供应;黄芩和蒲公英均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而缓解病情复发;厚朴亦能减少胃酸分泌,同时有效抑制胃溃疡的持续进展;佛手和代赭石可明显增强胃蠕动功能,加快胃排空;白及能保护胃黏膜功能免受损害,促进溃疡部位的快速愈合;藿香能舒挛解痉,同时加快胃肠动力。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说明联合清胃健中汤可明显改善患者胃黏膜循环功能,修复损伤的胃黏膜屏障,加速溃疡愈合,同施明生[8]研究相似。消化系功能指标的异常波动常提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为GAS、MTL和SS等异常[9]。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胃肠素指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更为明显,说明清胃健中汤辅以埃索美拉唑能够提高患者体内SS水平,减轻肠胃炎性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同时,消化性溃疡的持续进展常伴有hs-CRP、

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失衡,且会损伤机体血液循环系统,使血供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hs-CRP、IL-6和TNF-α水平等炎性因子水平,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度[10]。

综上所述,采用清胃健中汤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维持正常的胃肠功能,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消化性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