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画头像为何人所作

2018-12-24唐永余

中国收藏 2018年10期
关键词:遗像李平王震

唐永余

近期,李平书后人家属无偿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了一幅其遗像画轴。作为民国时期江浙一带饶有名气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收藏家,李平书与当时多位书画名家交往颇深。所以,这件追忆故人的作品由海派大师王震创作而成,同时还汇集了众多名人手迹的题跋,使之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大增。

初看李平书遗像画轴的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画面中人物的头像与身体及背景在风格上竟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头部写照极为立体逼真,短发及胡须根根必见,面部褶皱明暗处理恰到好处,眼睛也极为传神。但人物的穿着以及背景却运用写意手法进行描绘,人物身穿长袍,寥寥数笔勾出衣纹,笔力道劲,长袍下露出赭色裤子和墨色布鞋,温文儒雅的老者形象跃然纸上。老者立于水岸松石间,松树老干虬枝,枝干奇曲,松针挺拔,干湿浓淡相宜,再衬以淡绿底色,局部以淡黄色点苔,寿石以干笔勾勒皴擦,更显坚挺,与不老松相映成趣。水岸施以淡赭底色,以淡墨写出,并加以青色、墨色苔点,水边陂石半露于水中,朵朵睡莲点缀其间,整体素雅而不失生动。

画作中的题跋解释了绘画风格迥异的原因,松间的草书题款写道:“山中独立长髯叟,指点苍松为胜友。十八公有万年寿,可与比拟三不朽。庚午九秋,平书先生遗像,王震補图并题。”钤“一亭”朱文印。

由此可知,这幅画是王震于1930年,也就是李平书逝世两年后所作,人物衣纹、松石、水岸及草书题跋正是其大写意风格体现,而工细的肖像写照却不合他的风格,一定是另有其人,正如他所言只是“补图”而已。

那么,李平書的头像为何人所作?笔者搜寻了类似风格的画作,找到了一件王震53岁自画像,题跋有:“朱君蓉庄为余写照,余补成并题”,难道李平书遗像中的头像也是朱蓉庄所作?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据王震曾孙王孝方娘公王全德回忆,在王震的朋友圈中还有一位专画头像的画家叫陈蔚章,两人也经常合作肖像画。这位神秘的陈蔚章生卒籍贯不详,画祖宗“神像”和“喜像”出身,曾画王晓籁夫妇多子多福图,此外类似风格的还有施耕尹画像、王震70岁自画像,头像作者均未署名,皆由王震补图并题跋而成。

两人都与王关系密切,朱不仅作人物,也作花鸟、山水,一般在题款中都提及姓名;而陈似乎专画肖像,除了王震,还和李秋君合作画肖像画,一般不署姓名。从人物开脸看,朱注重眼睛传神,风格以淡雅为主,更近于传统肖像画;而陈不仅眼睛传神,而且面部更加立体逼真,刻画非常细腻,风格以丰满重色为主,似乎吸收了西洋立体光影技法。从两人肖像画的特征看,笔者更倾向于李平书遗像为陈蔚章所作。

李平书遗像画轴上更为珍贵的是留有多位名人对其的追思,先后有秦锡田、沈恩孚、王念慈、沈卫、黄炎培等名家题跋。他们都与李平书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黄炎培,其为李平书后辈,以世侄相称,在浦东同乡会开展教育以及筑路等市政活动都离不开李的鼎力支持,也是参与上海地方自治的骨干。1946年,在邑庙湖心亭举行李平书铜像落成典礼,上海名流300余人出席,铜像铭文正是黄炎培所撰。

这幅李平书遗像画轴描绘了一个真实又韵味十足的人物形象,同时,诸多的题跋更让后人了解到了李平书一生始终怀揣着忧国忧民之心,为国家谋求进取之道,以无私正直之气,为民谋求幸福之法。

猜你喜欢

遗像李平王震
梦境
“要是”的作用
四季的美
第三个小板凳
“办”“为”和解
把握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
小种子的“挺一挺”
思念
爸的照片
进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