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读四品一写”教学法例谈

2018-12-24王文晓王东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贝尔曼常春藤叶子

王文晓 王东波

“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有人这么评价欧·亨利的那片常春藤叶。是啊,那片叶子,孤单却又坚强;那个故事,让人心酸又震撼。这么好的文章,教师绝不应该去肢解,而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就是所谓的“五读四品一写”。“五读”就是慢慢读,细细读;“四品”——品美的人性,品奇的構思,品巧的语言,品生的真谛,“一写”——写我心中的叶子,让学生真正地有所读,有所思,有所悟。

一读品人物——老人冒雨作画,平凡彰显高尚

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穷困潦倒的失意老画家,卑微到甚至有些令人讨厌。然而当他了解琼珊的病情之后,竟然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一句“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足可以看出那猥琐的外表下的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

“锯齿型边缘已经枯黄”的最后一片藤叶却“顽强的挂在离地面二十英尺高的一根枝上”。这片常春藤叶子是老贝尔曼在寒冬冒着雨画上去的。老贝尔曼死了,他却用整个生命换来了他曾经苦苦追求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带给琼珊生的希望。

二读品构思——峰回路转之处,又见柳暗花明

“欧·亨利式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更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体悟他的层层铺垫,处处伏笔以及结尾处的峰回路转,豁然开朗.

琼珊生命垂危,丧失信念,藤叶若落尽,生命便终结,从一百多片数到十、九,再数到六、五,最后只剩下一片,读者怎能不紧张?然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风吹雨打必定要凋落的那最后一片藤叶竟奇迹般地傲然地留在了藤枝上,琼珊也因此绝处逢生。

作者并没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地清清楚楚,而是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只通过苏艾的转述,平淡无奇地说了一句:“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小说便戛然而止,“最后的常春藤叶”也真相大白。正因为这构思的巧妙,读者的心灵得到巨大的震颤。

三读品语言——幽默中含心酸,眼泪中有微笑

欧·亨利“含泪的微笑”的语言特点也是小说语言中的经典。教师可以精选语句让学生鉴赏,也可以让学生赏析自己喜欢的段落,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如“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秋季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采用幽默、风趣、、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浓浓的悲剧氛围,却又染上一层淡淡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稍显俏皮的描写中去感悟内在庄严的情感,在生动活泼中给人以生命的启迪。

四读品真谛——一个绿色精灵,却是生命图腾

“我用攀爬的勇气证明我的寻找和态度,我直言宣告我需要的依赖,证言是绝对的依靠,因为常春藤的体质,常春藤的意志,独立又绝对的依附。”

这真的是常春藤的物语,更是常春藤的宣言。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来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最后的常春藤叶》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管是飞黄腾达还是潦倒失意,即使身处逆境,我们也要互相帮助,也要勇于自救。只有这样,生命才有意义。

一片永不凋零的绿叶,一个小小的绿色精灵,却是生气盎然的生命,让我们永远记住的那一抹绿色吧!

五读写感悟——拿起笔,写我心中的那片叶子

读写同行,这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最好的途径,同时通过练笔,学生可以更为深刻的理解文章。

结尾处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在情节结构中留下了一大块空白。使得小说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通过文章的学习,请你补充这一段。

当然,有人说,每一片秋天飘落的叶子上都会铭刻一段故事,或凄美、或感伤,都得由自己去读。所以也可以让学生提笔写些自己那片有故事的叶子。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阅读教学,但由于体裁、内容的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在教授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品读最值得揣摩,最耐人回味的那一部分,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把他写下来。

王文晓,山东荣成市第二中学教师;王东波,山东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贝尔曼常春藤叶子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最后一片藤叶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