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区域卫生”在微信端的探索与应用

2018-12-24

微型电脑应用 2018年12期
关键词:静安静安区卫生

(1.上海市静安区卫生信息中心,上海 200072;2.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 200031)

0 引言

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1月9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1],国家决定开展信息惠民国家示范省市创建工作、社会保障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等11大信息惠民任务和计划,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产品营销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而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组织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2]。相比于APP,微信具备诸多优点:无需安装,扫码打开可直接进入,使用便捷;不占用用户手机内存;开发和维护成本低;借助于微信的用户和生态体系易推广。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就医讯息、导医服务、患者教育等资讯,并实现了微信挂号、微信支付等服务[3],但基于区域卫生在微信端的应用还存在空白,针对这“区域卫生+互联网”这一空白,“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探索。

静安区卫生信息化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静安区已经完成卫生数据中心、卫生专网的搭建,实现了与各区属医疗机构的网络互联互通。同时,在信息安全方面加强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强化了数据中心的容灾备份,且都通过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信息安全三级等保测评。在网络、数据中心建设完善的基础上,搭建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医疗机构间、市区两级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同时,在区域平台的基础上整合了全员人口信息库,形成了全员人口信息库、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支撑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六大业务应用。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为响应国家号召,让百姓能实实在在地体验自助就医的便捷与实惠。“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载体,在实际应用中探索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信息惠民服务,保障患者公平地享受医疗服务的基本权益,改善居民就医体验。

静安区卫生信息中心紧密围绕深化医改工作,以静安区126万常驻居民健康档案及亿级医疗数据为基础数据支持,通过对百姓日常健康保健、慢病健康管理、就医需求的调研,充分整合区域卫生平台及区域内医疗机构卫生信息资源,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等技术,在静安区现有的信息化优势基础上,将医疗服务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4]。进而确立“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的建设需求:在实现居民统一身份注册与实名认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惠民微信服务平台[5]。

“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提供了诊间、诊中、诊后的全流程基础医疗服务[6],包括:自助问诊、体质自测、预约挂号、排队候诊查询、诊间费用及医药费在线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延伸处方的物流配送查询等便利服务。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手机,登录服务平台,享受需要的服务。此外,个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保健知识、慢病动态管理、健康小工具等功能,填补了传统健康服务在用户日常健康管理上的空白,亲情账户让用户可以实时关注家人的健康状况;此平台还贴心地设计了“轻问诊功能”让居民与医生通过网络互动,做到小病不出门,大大增进了医患感情[7]。

具体实现的建设内容如下:

(1) 健康服务:①知识库,②中医保健,③孕保服务,④健康小工具,⑤健康宣教,⑥我的家庭医生。

(2) 就医服务:①预约就诊,②当日挂号,③候诊排队,④实时缴费,⑤院内导航。

(3) 个人中心:①登录/注册,②我的预约,③健康档案,④亲情账户,⑤基本信息,⑥我的候诊,⑦我的历史账单,⑧我的积分,⑨就医评价,⑩在线调查,处方延伸查询。

1 系统设计与实现

“健康静安”微信平台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服务平台应用,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系统架构

后端服务部署在互联网云端,前端应用可运行在苹果IOS和安卓平台的移动设备上,前端基于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业务应用部署,在医院端和区域平台端分别部署前置服务器提供接口服务,使云端服务器能与区域平台的健康档案服务以及医院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等联接并交换相关数据和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整合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通道[8]。

整个微信平台的服务端采用了SOA的技术方案,每一个服务部署成一个单独的Web API,增强了复用性和可维护性。每个服务采用分布式的方式部署,提高了扩展性。

在安全策略方面我们也重点进行了考虑。根据国家卫计委相关规定,不得越界采集信息,不得泄露人口健康信息。因此,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需采取严格的安全策略避免信息的超范围使用、阻止非法入侵。其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架构

移动客户端通过公共网络接入,针对敏感数据采用SSL数字证书加密,使用HTTP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防止用户敏感信息泄露。

2 建设亮点与成效构

2017年“健康静安”被列为本年度静安区政府实事项目,并已经提前完成项目目标;2017年4月,“健康静安”项目被评为上海市(区、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2017年8月,“上海市静安区全力打造‘健康静安’信息惠民应用”案例入选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经验交流稿,刊登于《卫生计生工作交流》(第83期),供全国各省市学习借鉴。

2.1 特色亮点

2.1.1 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通过“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可促进提升医疗服务资源等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开放性。利用移动互联网,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有序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1.2 促进灵活移动的就医服务

可以足不出户在线与我的家庭医生进行咨询互动,并且能够针对相关问题及时在线解答,以及提供预约就诊。家庭医生通过家庭医生工作平台将签约的门诊患者转入试点的二、三级医疗机构。提高了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全面有效的减少了居民在院排队预约挂号的繁琐过程及等待时间,居民满意度明显提高,如图3所示。

2.1.3 高效便捷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

居民通过“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就能轻松查阅个人的健康档案详情,例如:查询门诊、住院等诊疗记录,65岁老年人体检报告等体征数据,检验检查报告等内容,不用为查找辖区内各个医疗机构的就诊病情以及体检报告等,整理收纳各种繁琐的就诊单、报告单。并且可以通过把家人加入“亲情账户”,及时关注家人健康状况,轻轻松松帮助家人管理健康。

图3 家庭医生互动界面

2.1.4 基于全程健康管理服务的功能延伸

除此之外,微信平台还配合医改,提供了居民端直接通过“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在手机端实时查阅最新的处方物流状况以及处方详情的功能,解决了居民不知道自己的药品配送到了哪里、需要不停地去社区询问医生的问题。基于孕保系统,微信端也在迭代开发面向孕产妇的孕保服务,提供了预约建小卡、产检提醒、预约产检、产检报告查询、健康指导等便民功能。

2.2 应用成效

“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依托健全的区域信息化基础,通过标准规范逐步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全面提升了区域内的信息化水平。

2.2.1 社会效益

通过“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新增就医途径,让挂号和预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居民在家就能快捷的线上查询自己的账单和检查报告,免去就诊期间在医院内奔走往返排队之苦,提高居民的就医体验。居民在家指尖上就能跟医生沟通,完成咨询轻问诊。通过居民在手机端的就诊评价,为卫生监管提供真实有效的重要数据。

2.2.2 经济效益

通过使用“健康静安”,促进区域卫生资源及配置优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健康管理效率;通过居民的满意度评价提高卫生监管效率,节约居民就医时间成本;通过”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为居民提供高效的健康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个人医疗费用支出。

3 总结

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医疗服务是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时下,建立微信平台服务公众号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医患双方共同的选择,它使“医疗即服务,服务常在身边”成为可能,大大提升了医院服务和管理水平。至于如何让这个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将持续提升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通过门诊大厅、就诊台、义诊活动、线上线下发布文章、易拉宝、宣传册等方式,引导居民使用“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

第二,进一步建立相应的就医规则和制度,让居民规范使用此平台,促进医疗资源更合理有效的利用。针对居民在“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挂号预约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段就诊,就诊序号过号现象频发,影响了医院现场就诊秩序的现象,需要建立相应的就医提醒规则和黑名单制度。

第三,进一步保障用户的隐私与信息安全。在开展微信医疗服务工作中需要从制度、技术和监督三个方面入手建立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保障。首先是与相关公司签署保密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其次是在技术方面,确保核心数据信息掌握在医院方,并对隐私信息进行匿名和保密处理,做好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的部署;最后是加强监督监测[9]。

第四,进一步整合医疗数据,将患者的个人数据逐渐从临床信息转变为健康、基因组学信息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实现健康医疗价值的最大化[10]。

“区域卫生+互联网”在微信端的应用与探索,不仅提高了健康管理效率,更建立了一个灵活的、以居民为中心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同时也优化了医疗资源,拉近了医患距离,响应了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号召,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惠民、便民落到了实处。

猜你喜欢

静安静安区卫生
上海市静安区启慧学校:少先队教研常态化
上海市节能协会与静安区发改委联合举办节能宣讲进社区活动
深海漫过赤地雪
曹静安
漫画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列静安区2016年度经济贡献二百强企业第57名
卫生歌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