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2018-12-21邓权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问题

邓权斌

摘要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农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型工程;农村水利;建设特点;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9-0223-01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境内河流较多,属金沙江水系,径流总量14.98亿m3,河流总长度315.9 km。有三级支流小坝河、大桥河、过境河金沙江和二级支流鲹鱼河,还有小支流多条如黄坪河、淌塘河、岩坝河等。在凉山自治州境内有白河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等,会东县以鲁南山为界,西南为鯵鱼河,东北为大桥河,西有小坝河。小型水利工程如河流、沟渠、小水库、塘坝、引水闸、桥、涵、抽水站、排水沟和排捞站等发挥着航运、蓄水、排涝和恢复河道行洪等重要作用,有利于改善当地河流小气候、美化生态环境、灌溉农田,减少洪灾影响,减少环境污染。现对会东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1 建设特点

1.1 提供公共服务

修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尤其是防洪工程,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效益显著。

1.2 非价格性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上属于公益性项目,这类项目主要是创造社会效益,投资较大、经济效益低或回收周期长,无法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进行衡量。因此,投资商不愿意投资,只能靠政府财政拨款,并负责工程的管理[1]。另外,农业灾情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减灾的效益上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价格机制在这类项目中无法发挥作用。

1.3 不具有消费排他性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不仅让群众享受到了防洪保护的利益,而且工程建设带来的好处影响整个区域,对他人的收益不发生影响。受益者得到应有的利益,且不会相互干扰。

2 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参与程度低,水利机构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农民知识和文化的限制,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不高[2],农民不具备管理农村水利工程需要的知识,不关心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决策,更不知道管理組织和成员如何产生。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组织大多由上级安排,很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农民未认识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自身生产息息相关。

2.2 运行资金不足,运行不合理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往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维护管理重视不够等问题,很容易形成“1年建设3年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资金来源单一,主要靠政府灌溉水费收入,而且支出较多,如电费、折旧费和水利工程维护费等,收入和支出的比例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农村水利机构的运行和管理,降低了农村水利机构工作者的积极性。另外,农村水利设施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轻维护的现象,工程交付使用后承包商不愿意承担维修职责,没有在制度上形成责任主体,导致维修责任缺失。

2.3 管理效率不高

管理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管理组织不健全、运营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等方面,常导致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正常工资不能及时兑现。一些农村水利工程没有开展多种经营方式,一些小型工程甚至荒废,还有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没有落实管理机构,由乡镇水保站代为管理,有的渠道由农民自主季节性管理。

3 对策

3.1 全民参与,明确产权,实施管理体制改革

农民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主体,依靠农民力量、尊重农民意愿,是发展水利事业的基础。为了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政府要在资金补助、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明确所有权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核心[3]。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应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不同工程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农民自用的微型工程,采用自建、自用和自管的方式;对于小型公共工程,采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体制;对于受益农民较多的工程,按水系、渠道等形式组建用水协会新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实行河长制,由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和管理。

3.2 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加强经营管理

采用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方式,确保投资渠道多元化。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水利机制改革。调动广大水利机构职工的积极性,解决其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用水协会自主管理,或聘用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或通过承包的方式管理,不改变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可以解决工程维护管理差、管理职责不明的问题[4]。

3.3 依靠科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一是加快水利信息自动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二是以水定产,合理配置灌供水资源,根据水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三是多管齐下,加大节水管理力度,大力推广田间节水技术,在灌区大面积普及管灌、滴灌和喷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另外,采用工程、农艺、化学控制和生物技术等节水措施,改善自然条件,保护生态环境[5-7]。

4 参考文献

[1] 杨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河南农业,2016(8):61-62.

[2] 徐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320.

[3] 白善广.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40-341.

[4] 孟海燕.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地下水,2018,40(1):81-82.

[5] 李冬晨.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191-192.

[6] 杨明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8):221.

[7] 马春生.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2):235-236.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问题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