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建设前景研究与分析

2018-12-19王岩嵘

教育界·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倡议一带一路

王岩嵘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新时代国际间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人文先行,语言先行”则对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背景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紧抓发展机遇,同时认清面临的挑战,找准应对措施,进行专业建设转型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英语专业;建设前景

一、引言

2013年9月及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作为国家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西连欧洲经济圈,东接亚太经济圈,贯穿整个欧亚大陆,能够满足沿线各国的发展需求,为沿线各国提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平台,也是中国提升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汇通思想、融合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与沿线国家人民实现“民心互通”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内诸多专家呼吁,“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要“语言铺路,语言人才先行”。高等学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英语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任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新机遇”,同时也需要正视严峻的生存挑战。

二、专业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对高校英语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将面临重要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英语专业建设以开放的国际视野,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提升英语人才的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国际化进程。

(一)学界专业理论研究指导

2016年4月16日,国内外外语专家齐聚北京,在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提出了构建《國家外语人才培养:标准、指南与评价》的设想,以此来引领未来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会专家在大会上阐述了自己对《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国家标准”“学校标准”及“行业标准”三者关系的认识,并特别指出高校外语类专业应注重复合型人的才培养,使学生中应该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次论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高度契合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的趋势和潮流,为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桥梁作用

推进中国和平发展,既需要与各国经贸合作的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促进。习近平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强调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历史不同,风俗各异。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国家对英语及其他语言类专业的导向也由原来的“引进来”转型为“走出去”。对外交流合作需要更多高端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一带一路”倡议在人才需求以及专业应用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语言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应当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服务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在此过程中,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应当充分发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作用,抓住此次英语专业转型建设的重要契机,使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在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异彩纷呈。

(三)“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一带一路”以中亚地区为中转站,将中国和欧盟国家联系起来。此项倡议的提出将大力推动沿线国家间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届时,中国及国际人才市场上势必会对具有较强专业特长、较高综合素养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有较大需求,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这必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将会推动中国与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国家与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大幅度增加,而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流需要以从畅通的语言沟通为开端。但结合具体的环境,各国间的往来又不仅局限于语言,需要在语言交流之外促进参与双方业务的开展,所以,复合型人才要求的提出,为英语专业从传统的语言文学逐步向“多元化、应用型”方向转型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推行英语专业“多元化”“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采用“英语专业平台+应用方向”的总体专业建设规划,在完成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人才培养质量“国标”的要求的同时,通过应用类方向课程教学打破英语专业的传统“单一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经贸流通、工程建设等领域胜任教育与翻译、国际贸易实务等工作。

三、专业建设面临的生存挑战与应对措施

新时期英语专业建设中传统、单一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及经济发展对复合型、外向型高级语言人才的需求,因而必须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在目标导向、需求定位、资源建设方面尽早实现战略转型。当前英语专业建设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尚未完全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单一,人才培养数量较多,但缺乏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使得英语专业一度成为“红牌”专业,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

(一)转变专业建设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以“引进来”为导向的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而学习语言,目标功能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中国不仅错失了向世界展现国家软实力的机会,而且在部分国际事务中处于被动或劣势地位。同样,以服务“内需”为目标的英语专业建设也割裂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得英语专业的教与学仅仅以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服务国家建设和满足个人发展为目标,忽略了英语专业建设发展中的“外向型”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内需”过剩而复合型英语人才 “产能不足”的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规划的提出,在為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英语专业转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更加重视全球化进程中语言在助力中国“走出去”,向世界展示国家软实力、构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考察以英语为对象的外语能力在涉外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平衡国内与国外、战略与实际、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英语教育与国内外经济发展需求的对接,不仅要满足内需,提升全民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而且要以“外需”拉动“内需”,促进英语专业的转型发展。

(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要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有效实施,英语类人才的培养是必要条件,而英语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则是重中之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校英语专业仍然受到语言类专业“工具性和实用性”这一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将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之上,缺乏人文知识的传递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上述两种原因导致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不高,高端英语类人才普遍匮乏。对此,高校必须结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研究,更加注重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在加快英语高等教育学科转型的同时,结合市场对多元化的英语人才的需求,开展跨文化、跨学科的英语教学与研究,还要加大英语专业人才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力度,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为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因此,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必须认真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所需高级外语类人才必备的能力及素质,重新规划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方案,另一方面,要更加积极地探索多元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尽早实现英语专业人才由“语言型”向“专业型”的转型,进一步探讨“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要培养通晓国际规则,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作为国际合作新方向,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科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载体,应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遵照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探究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为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9-13.

[2]魏晖.“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9-13.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倡议一带一路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