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思善疑 促深度学习
——品社学科提升学生思考力的探究与尝试

2018-12-19

成才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张洁思维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笔者结合教学做了探索,有些许体会。

一、以点带面,互相启迪,促全员思维

“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学习过程,是高效课堂的表现。”这是武汉市品社学科高效课堂标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界定。

六年级第一单元下册有一个活动“我来关心天下事”。和往常一样,在发布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前,我让学生在课本上写下自己了解到的相关新闻要点。令人吃惊的是,这届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如果按常规,让极个别同学发布新闻,其他同学听听就过去了,活动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于是,我将活动形式进行了变更:将新闻播报改为点击关键词,发布相关信息。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在学生已知的新闻中,摘取关键词,如2017年国际新闻中的“美国总统就职仪式”“金正男”“萨德”“奥斯卡颁奖礼”等等。学生在关键词的引导下积极思维,迅速建立关键词和脑海里相关信息的联系。以“美国总统就职仪式”为例,学生发布的新闻包括新总统就职典礼、特朗普为什么被称为川普、他的竞选对手、他的最新禁穆令,还有同学居然能谈到他推行的新政策,如让国会停止批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等。又如,关于“萨德”,几乎所有同学都听说过,但是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熟悉“萨德”的同学的详细介绍令很多学生豁然开朗,当介绍的部署地点有误时,又有同学予以更正;它对中国的影响,以前没有关注过,有同学已经将媒介上他人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侃侃而谈。在同学们惊叹的目光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生,介绍自己忙里偷闲关注天下事的方法与途径:平时浏览报纸看标题,头脑中列出重要的新闻方便深入了解,吃晚餐时将电视定格在新闻频道,大人谈论时事的时候,多关注多倾听多发问多参与讨论……

再比如,有时我会安排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借助课本资料以及课外积累信息,对“郑和为什么能完成航海史上的壮举?”或“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等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整理、思考、归纳。六年级每一个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拿出一份属于自己的见解!将知识碎片活化为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并感受思维带来的愉悦感,这为接下来的高质量交流提供了有效保证。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良好的静心思维氛围,相信孩子们的潜力,激励每一个孩子提出原创性的想法,我认为,这就是为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努力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土壤。

二、角色替换,比较权衡,促多向思维

品社教材里有一些纯品德教育类型的内容,极容易陷于说教境地。五年级下册的“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就是这样。作为一名资深教师,我首先想到的是切入点要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这样才有可能将课堂向纵深推进。于是,我将最新武汉新闻报道《温情纸条》引入课堂,以师生共同分段讲述的形式呈现,并将讲述和讨论相结合。

发现公司被盗,一般人往往会采取哪些措施?

我先让学生按照常理说出自己的想法——报警。

故事讲述者继续播报新闻:细心观察,发现公司的较为贵重办公用品都在,“小偷”吃了存放公司的一些食物,此“小偷”不为财来而为食来,决定暂时不报警,继续观望。第二天依然如此,第三天,在食物附近,张洁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

此时的学生已经从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警的常规思维中跳出来,开始思考:张洁为什么暂缓报警?再静心思考:如果我是张洁,我会在纸条上跟“小偷”说些什么?学生于是开始猜想或是规劝或是帮助的话语。

学生的猜想已经和真实新闻里的温情纸条的内容大体一致。

新闻继续播报:张洁和偷食的小陈在约定的地点见面,小陈聊起经历,丢钱丢身份证丢手机不能打工也无法买火车票回家,被迫和几个流浪汉四处翻墙觅食却始终不愿偷其他东西。张洁给小陈买来御寒的衣服,送他回家过年,并告诉小陈,如果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果愿意,可以到自己公司来学一门手艺。后来小陈和家人心怀感激,决定让小陈到张洁公司来,跟张叔叔好好学习手艺好好学习做人。

新闻故事讲述完毕,但是思考还在继续:相较直接报警,张洁暂缓报警改用温情纸条的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在讨论中,意识到因事而异、智慧而爱意满满的处理,会有不同的故事走向和人生轨迹,对小陈、对小陈家庭、对社会、对张洁本人以及他所在的公司,都会产生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影响,也更意识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

课堂上,学生虽然已经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我却不马上下结论,而是启发学生从不同维度去比较、去权衡、去辨析、去思考,从而学会站在多角度综合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三、跳高摘桃,挑战难题,促深度思维

《小学品社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六年级下册教材“从广交会到世博会”这一节上,有一个表格:

年份 出口额(亿美元) 进口额(亿美元)1992年 849.4 805.9 2000年 2492 2250.9 2004年 5933.7 5614.2

在平时经济新闻中经常出现的贸易顺差,学生可以理解么?我试着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表格,想想什么是贸易顺差?应该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问题,但通过仅仅两次的试错,学生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就是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否则就是贸易逆差。在此基础上,出示最新统计数据:中国2016年贸易顺差3495亿美元。学生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就,无需多言,一目了然。

“贸易顺差、贸易逆差”这样的经济术语,我既没有回避,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思考,找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准确地进行概况归纳,在感受成就感的同时,也和大家分享了智慧。

再举一个例子。六年级上册有一个小话题“公民的声音”,以“声音”为载体,帮助学生感受到公民要有民主参与意识,有权利、有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从年龄层面、从社会认知层面,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极有难度的。我设想应在无痕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自我感悟。于是,我引入了曾经震惊全国的“许霆案”。先是看视频《许霆案始末》,总长2分23秒,在1分56秒处暂停,画面定格在“2007年11月20日,一审被判无期,剥夺政治权利终生”。这时,学生在座位上不由自主地发出小声的叹息、议论声。大家对许霆案的判决结果有自己的想法。课堂上,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般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生的人,基本上都是对社会对他人造成极大危害的人,许霆显然不是。”“视频中说,广州商业银行的ATM机器出现了问题,才让许霆有机会钻空子取走不属于自己的17.5万元。为什么银行不担责,让许霆承担自己以及银行的所有的责任?”“许霆绝对有罪,但罪不至于是无期徒刑”……

我告诉孩子们,他们的想法和当时社会各界对许霆案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全国的律师、普通民众,将自己的声音在网络上汇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案件最终被改判(许霆二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案件暴露出“新时期出现新问题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案后,相关法律及时更新、及时填补空白,也促进了国家法律完善。我们刚才理性的质疑,并通过合理方式发声,这就是普通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的决策、管理、监督的一种途径。

将课本上的似乎很难理解的文字活化为生活场景,学生不仅更容易理解,而且更乐于接受。而实现这一变化的,是调动学生感观和思维,让他们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课本上的结论活化成了学生理性思维后的睿智表达。

猜你喜欢

张洁思维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IQ Test
CL Sounds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