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呈现的表象与精神微探

2018-12-19

山西建筑 2018年33期
关键词:表象建筑设计融合

林 业 强

(容海川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属于极具人文意味的理论构想。文化所包含的要素主要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意识、行为规律等。而地域文化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人类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不拘一格的特色地域文化演变出风格迥异的建筑形态,而信仰、规范和法令、符号、技术、语言等文化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形态。

1 深度剖析建筑设计领域关键的民族文化元素

建筑的风格特征、布局构造、基本功能等设计元素较为多样化,呈现出丰富的外在形态,但受到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工业发展水平、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国际资本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建筑个性逐步趋同化,差别仅仅流于形式,建筑设计本身缺乏精神方面的突显。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建筑领域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逐渐被消磨殆尽,个性化建筑走向瓶颈,整体城市建筑千篇一律,毫无亮点可寻。

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被无限放大的当下,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特征受到制约和摒弃,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建设逐步侧重于追求个性化与特色化,基于此,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领域势在必行。

建筑应具备契合其基本功能的个性和特色,换言之,就是要赋予建筑灵魂,使其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彰显地域特色。

2 简要分析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建筑是彰显地域性特征的重要载体,也是突出建筑内涵的主要表达工具。在传统民宅建筑中,地域性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湘西吊脚楼、客家土楼、北京四合院及陕西窑洞等。这些建筑的外在形式充分渗透了民族理念,并成为区域性文化的象征,并且也有力的印证了民族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内在关联。基于此,可以说建筑是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而地域文化又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见图1。

建筑设计对文化的直观表达是一种表象,这样的建筑也是多种多样,类别各异的,如各地具有历史品鉴价值的古迹,蕴含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扩张,使得建筑形式过于标准化,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仍有部分住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融合了标新立异的思想,或多或少的融入了传统民族文化,而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民族文化符号源于社会潮流思想和世俗文化,虽然该文化符号应用在了大同小异的建筑群体中,但仍能体现出建筑的灵魂所在。

3 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领域的具体表达形式

3.1 提取民族文化符号

传统文化符号是构建地域性建筑的重要装饰元素,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基于民族文化差异能够产生特立独行的艺术效果,通常会在房屋建筑的不同结构设计过程中,融合彩绘、雕刻、纹络图案等艺术表达形式。这里以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江南为例,其园林景观蕴含了儒释道哲学、宗教思想等传统艺术,驰名中外。苏州的留园、拙政园更是被称为园林中的“眼”,不同规格且风格多样的取景窗,将自然风光浓缩为微型景观,同时营造了开阔的视觉效果,一举两得。苏州博物馆仅与始建于明正德初年的拙政园一墙之隔,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的贝聿铭先生在设计过程中,延续了江南园林的形态,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并融合了取景窗等元素,透过取景窗,馆内的景色一览无遗。此外,馆内陈设的文物也是与内部景色交相呼应的,能够让观赏者在参观展品的过程中领略江南园林的旖旎风光。图2为江南园林取景窗展示图。

3.2 结合区域特征,提高原有材料利用率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参照地域文化特征,可以充分表达出建筑物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尊重和崇敬,与此同时也能保证建筑设计迎合居民的审美需求。另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积极应用传统资源,构建特色产业形态,例如客家围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突显了浓厚的地域特色,而且也是落后生产力与高度文明的混合体。云南的傣族竹楼,就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形态特征。而且在海口的火山村落,民众用火山石堆砌建造房屋,既体现出区域的特色,也使建筑内部冬暖夏凉,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3.3 诠释特异性文化语言

通常来说,不同建筑设计都能够有力诠释出不同的语言,且建筑设计也并非肤浅的复制和刻意的模仿,而是立足于地域文化,通过色彩搭配、材料的选择等突出文化内涵,阐释建筑语言。如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苏州博物馆,虽然其属于现代建筑,但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别样的传统文化特色,并蕴含着浓厚的江南水乡文化气息。由此可见,透过现代建筑设计展示古文化,不仅能够激发民众的情感共鸣,还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契合。

3.4 彰显地域文化的表象与精神

地域文化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领域,并非仅停留在表象,而是要将其渗透到建筑的基本功能方面,进而构建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

建筑设计与文化理念的契合,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思维。例如,在传统民宅建筑中,地域文化常常影响建筑设计材料、装饰脉络的选择,进而关乎整体建筑的视觉感官。因此,无论是现代建筑的内部构造特征,还是传统文化表达方式,都投射出古建筑的缩影。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能够赋予建筑精神层面的需求。随着地域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建筑外在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文化表达与建筑设计发生了剧烈的碰撞。这其中,地域文化能够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思维的引导和参考,以便让设计人员立足于地域文化视角,优化建筑设计,这对构建具有特色主义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又因为每个地区都拥有其特殊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的实质性差异也催化了建筑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为让建筑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要在设计环节巧妙融合地域文化元素,丰富建筑内涵,进而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3.5 建筑设计领域地域文化的深度呈现

地域文化因其深远的价值备受建筑设计领域的推崇。但现阶段地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已经逐步深化,不单纯停留在表象。单从表象上来看,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基础性能具有深远的影响,能够带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例如傣族的竹楼可以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并满足傣族人的居住需求。傣族人一般居住在素有“百泉之县”美誉的平坝地区,这里气候温和,适宜建造竹楼,且建造工艺简便,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此外,苏州博物馆虽然属于现代建筑,但其内部构造设计保留了诸多江南园林设计要素。

从精神层面来看,地域文化的相互碰撞将其精髓部分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些精神层面的展现,也进一步推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建筑设计领域,追求精神内涵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位于甘肃省的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其尽可能的避免高能耗、重污染建材的使用,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不仅为当地孩子们创造舒适安逸的学习环境,最为关键的是以此为契机,大力倡导适宜区域地理优势和文化特征的生态建筑模式,而且也迎合了当地居民的审美需求,给人以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公众的情感共鸣,促进人与建筑的精神交流。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合设计人员的主观思想情感,会直接影响建筑的风格特征和精神方向,由此可见,建筑设计人员对区域文化特征和风土人情的了解程度也体现在建筑形式表达上。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会左右区域的发展形势,而在建筑中高度融合地域文化,则可以借助建筑形式的表达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

4 结语

在国际化浪潮的影响下,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当中,能够直接影响其表象和精神,建筑与地域文化互为表达载体,充分彰显了现代化建筑体系的文化价值,确保传统文化的经久不衰。也就是说,地域文化的表象及精神的呈现全面促进了建筑行业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表象建筑设计融合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表与里
《融合》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建筑设计的困惑
透过表象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