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游县水稻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2018-12-19王颖张勇张晨光楼润忠许新新徐小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龙游县诱剂二化螟

王颖,张勇,张晨光,楼润忠,许新新,徐小伟

(1.龙游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 龙游 324400; 2.衢州市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 衢州 324000)

龙游县地处浙江西部,金衢盆地中部。近几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1 333 hm2左右,早、中、晚稻面积分别占24.6%、48.6%、26.8%,是典型的单双季混栽区。二化螟是龙游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4代。2015年后,由于氯虫苯甲酰胺等主治农药长期使用,造成二化螟对其抗性水平大幅度上升,加之水稻品种变更、耕作制度演替、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二化螟虫口基数显著回升,为害逐年加重[1-3]。2017年水稻二化螟发生面积44 667 hm2,防治面积46 667 hm2,一般田块造成稻谷损失3%~5%,严重田块造成稻谷损失20%以上。为此,笔者对本县水稻二化螟发生、防治的多年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近年水稻二化螟重发原因,提出了二化螟的综合防控对策。

1 近年水稻二化螟重发原因

1.1 抗药性大幅上升,冬后残留基数逐年增加,近3年增幅明显

受近年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等主治农药抗性水平大幅度上升(2017年龙游送检结果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达317.12倍)以及暖冬的影响,冬后残留基数逐年增加。根据龙游站2018年3月28日至4月16日在塔石镇大路顶村、莲塘村,模环乡坞坎村,东华街道的十里铺,龙洲街道山底村、后厅村,横山镇志棠村、腰塘村等区域冬后各类型田稻桩残留虫量基数剥查结果,2018年二化螟每667 m2冬后残留虫口基数全县加权平均为6 275头,2014—2017年全县加权平均分别为2 297、2 597、3 636、5 256头。冬后残留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近3年增幅更加明显,其中2016—2018年冬后残留基数分别是2015年 的1.4倍、2.02倍和2.42倍。

1.2 越冬代羽化蛾量多,蛾峰量大,蛾峰日长

受冬后残留基数增加及早春温度较高的影响,越冬代羽化蛾量也逐年增多,且蛾峰量大、蛾峰日长,致使一代二化螟在早稻为害逐年加重。据龙洲街道柳村二化螟性诱剂系统监测,2018年越冬代羽化蛾峰日5盘诱蛾量为239只,2017、2016年越冬代羽化蛾峰日5盘诱蛾量分别为195和90只;2018年越冬代羽化蛾5盘诱蛾量合计为3 768只,2017、2016年越冬代羽化5盘诱蛾量合计分别为2 297和1 223只。2018年越冬代羽化5盘日诱蛾量80只以上的天数为19 d,2017、2016年越冬代羽化5盘日诱蛾量80只以上的天数分别为10和2 d(图1)。

图1 2016—2018年越冬代二化螟性诱剂诱蛾量

1.3 一代、二代“中蛾量”持续时间长,田间虫态极不整齐

一代、二代二化螟羽化蛾中蛾量(5盘日诱蛾量40~80只)持续时间长。据龙洲街道柳村二化螟性诱剂系统监测,2018年一、二代羽化蛾5盘日平均诱蛾量分别为39和30只,中蛾量(5盘日诱蛾量40~80只)天数为23和7 d,2017年一、二代羽化蛾5盘日平均诱蛾量分别为27和7只,中蛾量(5盘日诱蛾量40~80只)天数分别为4和0 d(图2~3);田间虫态极不整齐,蛾、卵、幼虫、蛹并存现象十分普遍,防治难度大(二化螟田间危害率波峰对比见图4~7)。据2018年田间一代二化螟治后残留虫量剥查,二、三、四、五、六龄及蛹比例为17∶53∶16∶4∶7∶3;三代二化螟治后残留虫量剥查,三、四、五、六龄及蛹比例为52∶28∶12∶4∶4。

图2 2017—2018年一代二化螟性诱剂诱蛾量

图3 2017—2018年二代二化螟性诱剂诱捕量

1.4 一代蛾尾峰、三代蛾高峰明显,世代进程加快

受暖冬及早春温度较高影响,2018年二化螟越冬代蛾高峰比2017年提早15 d(图1)。2017、2018年二化螟在早稻上的一代蛾尾峰明显,且蛾量大于前峰,该尾峰主要为害单双混栽区的单季稻田,对一些习惯防治一次或还来不及防治的单季稻田块为害十分严重(图7),2017、2018年二化螟在早稻完成了2个完整世代(图2)。2017年二化螟三代蛾高峰明显且量大,在连作晚稻完成第4个完整世代趋势明显(图4),直接加重四代二化螟在连作晚稻上的危害,致使部分未防治或防治不适时的晚稻田块受害严重(图6)。

图4 2016—2017年三代二化螟性诱剂诱捕波峰量

图5 2016—2018年二化螟早稻田间危害率波峰量

图6 2015—2017年二化螟连晚田间危害率

图7 2015—2017年二化螟单季稻田间危害率

1.5 水稻品种多,栽培方式多样化,生育期参差不齐,桥梁田多,寄主丰富

据龙游县种子站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龙游县种植的水稻品种多达50个以上,水稻品种繁杂,生育期参差不齐,桥梁田增多,二化螟食料丰富。从5月下旬至9月中旬几乎都有处于分蘖期和破口期等生育期的水稻,极有利于二化螟成虫产卵和幼虫钻蛀为害。此外,粗秆杆大穗型超级稻品种的推广,栽培方式多样化,单双季稻混栽,移栽稻、直播稻、抛秧稻、再生稻并存,进一步加重了二化螟的发生与为害。

2 二化螟防控对策

2.1 加强行政推动,做好宣传发动与技术培训

2017年龙游县府办公室下达《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水稻二化螟防控工作的通知》龙政办发【2017】34号文件,开展二化螟“灌水杀蛹”现场电视宣传,重点抓好二化螟“灌水杀蛹”技术措施普及。同时召开龙游县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控技术培训会,进一步落实二化螟综合防控关键技术措施。

2.2 加强虫情发生动态监测,及时预警精准施药

在完善和规范龙洲街道柳村、湖镇王家二化螟性诱剂观察场系统观察的基础上,2017年新增塔石泽随二化螟性诱剂观察点,同时新增3台宁波纽康数字化监测仪器,2台北京依科曼闪讯TM二化螟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不断提高害虫监测信息化水平,推进区域化预报进程,为二化螟准确预报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3 加强区域综合防控,多种技术措施并用

2.3.1 灭茬翻耕、灌水杀蛹,降低虫口基数

提倡低茬收割,晚稻收获时尽量降低稻桩高度,开展稻桩粉碎,减少越冬虫量;根据区域二化

螟性诱监测情况,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高峰期,对冬闲田、绿肥田进行翻耕,将残留稻桩、稻草翻入土中,并灌水淹没保持7~10 d,杀灭越冬代虫蛹,降低虫口基数。

2.3.2 种植香根草诱集,减少大田落卵量

在稻田机耕路两侧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丛间距3~5 m,诱集二化螟成虫产卵,减少二化螟在水稻上的着卵量。

2.3.3 连片布置性诱器

从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开始,全程应用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大面积连片使用,平均每667 m2安置1个性诱捕器,每个性诱捕器间距25 m左右,采用外密内疏的布局方法,区域内非稻田同样放置;诱捕器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高于地面50~80 cm;选用持效2个月以上的长效诱芯,及时更换诱芯。

2.3.4 合理调整防控策略,科学精准用药

根据区域不同虫口基数制定不同的防控对策,重点区域重点防控。虫口基数高的单双混栽区域双季稻防控对策:狠治一代二化螟,重视四代二化螟防控;虫口基数高的单双混栽区域单季稻:重点抓好二代二化螟前后峰2个关键点的防控,降低三代二化螟虫口基数。选择对口药剂,严格控制施药量和施药次数,同时加强药剂轮换和混配用药,延缓二化螟的抗药性产生。

猜你喜欢

龙游县诱剂二化螟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龙游县冬季雾霾污染过程中碳质气溶胶特征及区域传输分析
稻田耕沤对早稻一代二化螟防控效果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平湖市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与教材“对话” 让复习 “精准”——从回归教材视角谈高三数学复习“五部曲”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